首页 > > 83

市民眼中的「一地兩檢」

2018-01-04
来源:香港商报

  《中產有政器》作者 黃炳逢

  近日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一地兩檢」的安排,香港市民使用高鐵往返香港和內地又前進了一步,只待香港本地立法通過。對於坊間的一些反對聲音,香港大部分人都不以為然,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地兩檢」確實讓大部分市民多了一個方便往返內地的選擇,盡快享受到龐大交通基建投資的成果,促進香港和內地的經濟融合,使市民更能掌握內地發展的機會。這些好處,就是反對「一地兩檢」的人也無法否認,只能以大部分市民都不一定理解的法律問題來爭辯,站在自己所代表的利益來考慮。試想如果是殖民管治時代會有這樣的障礙嗎?當年麥理浩的十年建屋計劃還會取得所需的土地嗎?凡事都以陰謀論來看待牽涉香港與內地關係的事,凡事都只跟反對聲音起舞,事實證明只會原地踏步,裹足不前。只要本公心,政府應該勇往直前。

  符合市民利益

  提到法律的爭議,許多香港市民都有個疑惑,為什麼連不同的國家也可以透過各種方式來達到交通上的互聯互通,怎麼香港在「一國」的情況下就不能更容易地解決「兩制」的法律安排問題?香港大部分市民不是那麼糊塗,為反對而反對,爭議的背後大家都知道什麼人有什麼政治文章。凡是促進香港與內地更緊密融合的,都會有人以各種各樣的理由來反對,就像國家破天荒在香港設立故宮博物館分館一樣,只要翻看反對者一直以來對兩地融合的態度和言論,就不言而喻。市民不是沒有政治智慧,只是沉默大多數少有公開發言,讓小部分所謂民意代表佔據輿論空間,政府反而要翻過傳媒的壁壘。反對者如果是真正想解決法律問題,而不只是一味反對政府提出的方案,應該早就提出各方可接受的方案來達至「一地兩檢」,而不是拖延、拖延、再拖延,否則市民大眾只能把反對行為視為政治秀,沒有多大的切身意義。利用「一地兩檢」會犧牲「一國兩制」和基本法這種言論,來要求市民放棄眼前的重大經濟民生利益,實在是危言聳聽,顯然不符合市民的根本利益。這讓我回想上次政改方案沒有通過的遺憾,讓幾百萬市民在特首選舉時損失了自己珍貴的一票。這種情況不應該在高鐵「一地兩檢」再出現,否則,損失的又是香港市民。當然,某些所謂法律權威的言論也會引起部分人不安,但大部分市民還是期待高鐵「一地兩檢」的落實,為自己提供更多交通選擇。不要像貪心小狗故事裏的小狗一樣,為了水中虛幻的倒影,而損失了自己嘴裏實實在在的那塊肉!

  應從常識來判斷

  市民大眾在無從分辨法律爭議時,除了看看法院或相關司法、立法機構是否已經判定,當然可以參考專業界別的意見,如果代表不同政治光譜的法律界人士眾說紛紜,自己又不能作出專業分析,不妨先撇開那些只有專業人員聽得懂的法律名詞,以常識和自己的智慧來判斷。深圳灣口岸實施了「一地兩檢」多年,成效有目共睹,絕對不是法律上的技術問題能抹煞的。有時候大家不在意,以為某些法律權威的言論就代表了法律,如果是這樣,律師在打官司時就不用服從法庭的判決了。在訴訟裏,律師代表相關的利益方,大家以不同法律觀點在法律框架內各自陳述、舉證,由各級法官或陪審團作出判決。社會事務牽涉的法律觀點在法院或司法、立法機關沒有判定時,都是可以爭辯的。所以大家在聽取法律專家的意見時都是在參考,不要產生錯覺,以為某某法律權威所說的就一定是對的或錯的,特別是複雜而富爭議性的社會政治議題。

  在「一地兩檢」的法律爭議上,各有各的說法,政府採用現有的「三步走」,看來已經兼顧中央和本地的考慮,而中央是採取最不拖延的辦法來進行,尊重本地立法程序。中央對香港的苦心,大家應該有所體會。事實上,如果相關法律爭議在香港引起司法覆核,也要通過法院的判決,如果最終全國人大通過人大常委會行使被動或主動的釋法權,結果也只會一樣。如果中央不希望市民盡快享受基建的成果,大可迴避口實,等事情被拖延,到時候損失的是香港寶貴的發展機會和時間。

  我年事已高的母親和外國的親戚朋友們,熱切期待高鐵在「一地兩檢」的情況下盡快開通,舒舒服服地到內地旅遊,一嘗高鐵的世界效率。不少外國和內地的朋友對於香港在落實高鐵「一地兩檢」時,面對這樣的挑戰和拖延也莫名其妙。現在各國爭相與中國互聯互通,這等連通兩地的龐大基建,已經讓人羨慕不已,如果因為法律上的技術問題而糾纏,顯然不符合廣大市民的利益。如果說擔心這樣會破壞「一國兩制」及基本法,更是杞人憂天。相信如果真有破壞「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事情,市民大眾會按照實際的事件和個案作出獨立判斷,活在當下,不是某些所謂權威可以隨便對將來作出虛無的假設,將所謂風險無限放大。香港人重視法治,社會也要按照每一件事情的本質作出綜合平衡的考慮,否則必然故步自封。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