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前路茫茫 台民最憂

2018-01-22
来源:香港商報

  作者:平凡

  由於特殊的台海關系,兩岸種種都會被放大對比,從經濟競爭力到民眾生活水平,從政治文化到官員清廉,從整體素質到個人習慣,總能成為兩岸民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近幾年,陸盛台衰成了對比的主旋律,台灣已不僅僅是被趕超,更大有被大陸甩開之勢。這不,這幾天兩岸網絡又熱起來了,這邊大陸各省市陸續發布2017年GDP,台灣被四川、湖北、湖南趕超幾成事實,甚至不及河北(還未公布),兩岸排名從2016年的第6瞬間調至第9;那邊北京平均薪資4.48萬元新台幣(9900元人民幣),超過台北的4.35萬元;還有,有台商一針見血的指出,台灣人均GDP遠比大陸高,但生活水平卻低,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口少但富人多,大多人都是被平均,無法體現真實生活水平。但大陸完全不一樣,在14億龐大的人口基數面前,一個馬雲,一個王健林,一個許家印的產值,如泥牛入海,滴水落洋,人均GDP更能反映生活水平。

  台民優越感沒了

  其實,曾經錢淹腳目、稱霸四小龍的優越感碎一地,才是台灣民眾真正的失落所在。大陸的崛起對台灣的沖擊,很大程度上在心理層面,所以才會形成坐井看天、意淫小確幸的台民扭曲心態。

  不過,相較於被趕超的事實,未來的不確定是台民更大的擔憂。大陸發展正處於穩定、高速的繁榮期,經濟結構更加合理,就業保持穩定,居民收入連年增長,居民消費加快升級,創新創業熱潮湧動,單位GDP能耗下降,綠色發展初見成效。而台灣則像是不進則退的停滯期,甚至步入日落西山的衰退期,零售業、服務業、觀光業蕭條,產業結構轉型效果不佳、新興產業則未成形。未來幾年,兩岸經濟總量的差距將持續拉大,將會有更多的省市GDP趕超台灣,而兩岸人均GDP將逐漸縮小,大陸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是可以預見的事情。尤其是在互聯網、高科技、金融、尖端制造業等領域,大陸已遠遠將台灣拋開,如移動支付、高鐵、航空、造船等等,兩岸已不是一個等級,而知名大企甚至世界500強,大陸企業佔比已較幾年前翻了幾番。

  而從更長遠的來看,同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進出口、消費、投資,大陸消費升級,內需強勁,更是全球最熱投資地;反觀台灣,內需持續疲軟,而民間投資和外資投資未見反彈之勢,這種內部動能差距,決定大陸經濟在很長一段時期都將好於台灣。而這種差距還將引發一系列的轉向,比如外資從台灣轉向大陸,台灣人才因島內低薪而西進大陸,則加速陸盛台衰。

  當局執政無能

  當然,台灣民眾的擔憂,很大一部分因島內政治。眼看著經濟民生持續失色,貧富差距拉大,台當局卻依舊停留在意識形態斗爭,熱衷於「去中國化」、清算對手的惡斗把戲,加上民粹、環評等限制,令台灣未來更加迷茫。反觀大陸,不僅經濟持續強勁,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大大改善,環境、食安、社會風氣等更有質的改善。另外,大陸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過30%,超過美歐日總和,還以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帶動全球發展,更肩負推動完善全球治理、國際扶貧、維護世界和平等重大責任。

  其實,香港經濟也在面臨大陸省市的強力競爭,甚至已被深圳趕超。但不同的是,深圳非常謙虛和清醒,在很多方面與香港還有著不小的差距。而香港同樣清醒的看到,背靠祖國是最大的商機。巨大市場,高速增長、惠港政策,加上一帶一路、十三五規劃等商機,都是香港經濟發展重要的動力。相較之下,民進黨當局不斷切割與大陸的關系,企圖脫離大陸走向世界,但從新南向效果方知方向錯誤。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在兩岸吃瓜民眾議論、調侃時,台當局或許更應該深思,如何點亮台灣?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