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将于2月6日交付验收

2018-02-05
来源:香港商报网综合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2月6日交付验收。图为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东人工岛出入口邓媛雯摄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2月6日交付验收。图为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东人工岛出入口邓媛雯摄

  【香港商报网讯】“美,太美了,港珠澳大桥真是太美了。”4日,受邀参加“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景观设计暨工程美学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嘉宾们参观了港珠澳大桥,忍不住发出赞叹。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基建項目港珠澳大橋預計今年年中通車,內地有關部門周日(4日)邀請專家學者和嘉賓參觀大橋。內地中新網引述高級工程人員透露,大橋主體工程將於明日(周二)交付驗收。

  当天,专家学者们一行先是乘船从海上远眺港珠澳大桥。远眺中的港珠澳大桥像一条巨龙绵延驰骋在仃伶洋海面上。

  随后专家学者们一行在东人工岛登上港珠澳大桥,倾听了大桥建设者的介绍,并乘车参观港珠澳大桥的主体工程。

  “从工艺、设计和施工来看,港珠澳大桥达到了各方面的要求,说明中国人可以做很好的(桥梁)工程了。”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表示,其虽然不是第一次参观港珠澳大桥,但是每次参观感觉都不一样。

  “每次上港珠澳大桥都心情澎湃,大桥实在是太美了,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香港人来多了解港珠澳大桥,不仅仅是看到大桥的表面,还要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各种创新精神。”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总干事林沛德女士表示。其在去年11月和12月共组织了近40位香港名校校长前来参观港珠澳大桥,“每次参观都看到了大桥点滴的变化,都能有不同的感悟,这真是很值得我们骄傲的大桥。” 林沛德女士自豪地说。

林鳴(左一)透露,大橋主體工程將於明日(周二)交付驗收。圖:中新網

  作为建设者,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对即将交付验收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更有感觉。“后天(2月6日)就要交工了,交工意味着工程完工。最近我们的团队一方面为即将完工而高兴。但是更多的是不舍,是与七年人生的惜别。”林鸣说出了众多大桥建设者的心声。

  內地有關部門周日(4日)舉行「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景觀設計暨工程美學研討會」,邀情專家學者參觀。大橋施工單位、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表示,「後天(2月6日)就要交工了,交工意味著工程完工」,形容「是與七年人生的惜別」。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鄧文中則表示,「從工藝、設計和施工來看,港珠澳大橋達到了各方面的要求,說明中國人可以做很好的(橋樑)工程了。」

港珠澳大橋預計今年中通車。資料圖

  港珠澳大橋曾被英國《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東連香港,西接珠海、澳門,是集橋、島、隧為一體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超過5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20年。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抗7级地震寿命120年

  一桥跨三地,唇齿更相依。

  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在风大浪急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的施工现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前所未有。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自2003年前期筹备工作开始至今,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为主线,200多家科研单位、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围绕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共开展科研专题研究300余项,终于托举起这座世界级工程。

  目前,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全线贯通。记者实地探访了这座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国家支撑,科技先行

  港珠澳大桥集结了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开展科研专题研究300余项。

  “大桥通车后,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将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这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站在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珠海段入口处,苏权科自豪地告诉记者。

  造桥架梁,一直是珠江两岸人民的梦想。但要跨越几十公里的南伶仃洋海域,谈何容易?

  “世界上几个有名的跨海通道工程,如美国切萨皮克跨海工程,长度19.7公里、海上人工岛面积3.2万平方米、海底沉管隧道3.3公里;韩国巨济岛—釜山连岛大桥,长度8.2公里、没有建造人工岛、海底隧道3.7公里。我们的港珠澳大桥,跨海段长度有22.9公里,还要建设两个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海底隧道长度达5.9公里,难度可想而知。”苏权科介绍。

  更何况,这还是在淤泥深厚、海洋腐蚀环境严峻的外海施工。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保的要求更加严格。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是建设者面临的严峻挑战。

  根据规划,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苏权科说,经过综合考量,港珠澳大桥的最合理方案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这一航段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侧建起人工岛。

  “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当时对我们来说都是 超级难题 。南伶仃洋是外海,环境敏感点众多,如果采用国外技术,要三年才能建成人工岛,一是工期太长,二是会对海域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海底沉管隧道的关键技术一直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合作,代价都非常高昂。何况有的技术还面临着国际封锁,花钱也买不来。”苏权科说。

  从前期项目的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开展科研专题研究30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逾百项、发表论文逾500篇、创建工法逾40项。

  自2010年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启动了“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涉及大桥建设各项难点,以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科技攻关支撑起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也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了引领作用。

  岛隧工程,全球首创

  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是世界首例深埋沉管,沉管隧道首次做到无一处漏水。

  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我们首创了外海深插超大直径钢圆筒快速筑岛技术,仅用了221天就完成两岛筑岛,缩短工期超过2年,还实现了绿色施工。”苏权科介绍,采用传统的抛石填海、围堤筑岛技术,工期长达3年,会对周边环境及航道产生极大影响。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 相当。”

  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

  “要让这些管节在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 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课题研究负责人徐国平介绍,在水下近50米建设深埋沉管隧道,在国际上也被视为“技术禁区”。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是世界首例深埋沉管。“传统沉管隧道都是 浅埋 ,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出现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徐国平说,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

  “沉管隧道建成后,会不会渗水是成败的关键。因为33个管节之间有大接头,每个管节又有7个小接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剪力键的结构、止水材料的性能以及地震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隧道漏水。”徐国平说,为了攻克这些难题,他们与多个单位合作攻关,就连制作止水带的材料也用了两年多时间自主研发。“国外类似沉管接头的正常漏水率是5%—10%,半刚性结构改善了沉管结构的防水性能,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首次做到了无一处漏水。”

  精品大桥,百年工程

  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寿命长达120年。

  作为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这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苏权科说,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更让人惊叹的,是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无论大小,包括上千吨重的桥墩、桥身和100多米高的桥塔,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样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密安装。

  “港珠澳大桥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 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 的理念。”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表示,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船舶4000多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采用了这种全新的大桥建设模式。“海上组装可以降低海上恶劣气象条件对施工的干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岸上预制则让大型成套设备、先进生产工艺有了用武之地。”

  苏权科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国家的整体科研和装备实力到了这一步,做这样的整体设计是不可想象的。”

  港珠澳大桥要做精品工程,设计寿命达到120年,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海工环境下,钢桥面疲劳开裂和混凝土海蚀早期破坏是行业通病,要建成一流工程,必须借助科研的力量来攻克这两大行业痼疾。”作为港珠澳大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之一——“混凝土结构120年关键技术”的负责人,王胜年带领团队进行攻关,从理论、技术、材料、工艺等多方面着手,作出了适合港珠澳大桥的耐久性设计。

  港珠澳大桥也是绿色工程。施工之初,最让人揪心的白海豚仅有1400头;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增加到1800头。“这也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子课题,我们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合作,组建团队,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对海域内1000多头白海豚进行了标识,并摸清白海豚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余烈说,出海时能看见白海豚,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工人们既期盼偶遇白海豚,又会刻意避开,让它们少受干扰。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