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5

中国首颗私人卫星发射:花费500万,仅有鞋盒大小

2018-02-06
来源:成都商报

   花500万发射一颗私人卫星 “可不是拿着钱打水漂玩”

  如今,拥有私人飞机对于一些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你听说过私人卫星吗?

  近日,我国国内首颗私人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卫星的拥有人称,它不仅可以和别的卫星肩并肩,而且未来还可能开直播赚钱。这是怎么回事?

  “风马牛一号”

  长度仅有30厘米, 相当于一个鞋盒的大小

  重量不到4千克

  主要搭载了4K全景摄像头,可以呈现360度太空高清照片

  入轨后将每天过境中国三次

  向地球实时传输音频和图片内容

  一个鞋盒的大小

  2月2日下午15点51分,我国首颗私人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发起者、御风资本董事长冯仑说,希望用它来实现卫星和手机互动娱乐的结合,探索媒体的新玩法。

  2日下午发射的火箭一共运载了七颗卫星升空,其中的“风马牛一号”就是国内的首颗私人卫星,它的长度仅有30厘米,相当于一个鞋盒的大小,重量也不到4千克。“风马牛一号”主要搭载了4K全景摄像头,可以呈现360度太空高清照片,卫星入轨后将每天过境中国三次,向地球实时传输音频和图片内容。

  投入在500万以内

  作为卫星研发团队的一员,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北介绍,“风马牛一号”的研制、发射和后期运行维护几方面的费用,总投入在五百万元人民币以内,“大量的小卫星实现一个大卫星的功能,这种业务要求我们用实验室或者作坊一个个的产品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方向一定是把它做成标准化、体系化、平台化、批量化。”

  怎么才能实现商业收入?

  “卫星直播”

  通过卫星直播获得收入,是这颗私人卫星的商业模式之一。比如直播陨石或者某个天文现象,采用收费的方式向付费用户开放,实现盈利。

  卫星发起者冯仑希望通过“风马牛一号”来实现卫星和手机互动娱乐的结合,探索媒体的新玩法。其他想法也足够脑洞大开,比如将逝者的DNA信息存入卫星发射到太空中,甚至发射一个智能机器人到月球上,取回月球上的土壤。

  冯仑说,作为企业,可不是拿着钱打水漂玩的,“如果你能够创造出原创内容,比如卫星直播,如果一颗卫星在天上能够直播(2月1日)的赤月,肯定会有人付费去看,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效益。”

  不过,冯仑表示,此次发射的卫星将主要用于公益和教育,主要是作为尝试探索,在未来后续的卫星上再考虑实现商业化盈利。

  怎样才有资格拥有私人卫星?

  首先要专业

  怎样才有资格能发射一颗私人卫星呢?其实审批工作并没有限制发射的主体,这次“风马牛一号”的审批也只用了半年多时间。首先要拥有能研发出符合技术标准卫星的专业团队,然后将卫星需要搭载的功能上报相应主管部门审批,再找到发射服务方付费,安排火箭上的位置,最后在气象等因素都合适时,按计划完成发射。

  据了解,目前国内约有三四十家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民营企业,但真正能制造卫星的企业只有不到十家。本次发射的卫星的研制方就是一家私人企业: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的翎客航天。

  民用商业航天要“飞”了?

  门槛会降低

  在我国,虽然目前各项航天发射还基本上是政府主导,但政策已经逐步向民营企业放开。2018年预计将是航天产业的一个风口。

  随着国内军民融合的提出,航天产业逐步进入政策密集期,火箭和卫星领域开始向民营资本放开,已有多家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迅速崛起。

  去年年底,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举行A轮增资签约仪式,与8家社会投资机构(含部分民营社会资本)签订协议,募集资金12亿元。目前,国内多地也都在鼓励发展航天产业。而在北京,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发区将对民营航空航天产业中的领军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目前该开发区已有多家民营航空企业落户。

  而“风马牛一号”的成功发射,将从应用层面探索卫星应用的商业模式与应用场景,并将卫星应用于教育、媒体、公益等多个领域,对于未来航天商业的发展颇具意义。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付志恒表示:“过去卫星被称作皇冠上的明珠,现在已经进入平民时代了,国内来讲目前还未看到商业航天公司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未来国家肯定会出台更多鼓励的政策来支持商业航天的发展。 ”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航天商业发展起来,意味着大家参与其中的门槛会降低,无论是进入这个行业工作还是参与航天发射,机会都会增多。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