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巡灣區觀風知浪起

2018-05-0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關乎香港未來的經濟命運,這是商界早已洞悉的共識。但香港能否早日融入,單靠特區政府和商界努力并不足夠,還需要立法會的緊密配合,不拖后腿,才能夠在大灣區中把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因此,32位立法會議員日前的大灣區五市訪問之行,有何成果,極受關注。

  綜觀這次訪問,從整個行程以及事后各方反應看,可說相當順利和成功。難得的是,所有參與的議員都遵守規矩,沒有人如以往「長毛」般刻意做些「出位」行為來轉移視線,令行程「失焦」。此外,每個議員表現得都很認真,反映出他們的務實,這正是社會各界所樂見。

  安排乘高鐵有心思

  訪問團三天之內先后走訪深圳、東莞、中山、佛山和廣州,壓軸節目是回程時在廣州南站乘坐高鐵到深圳北站,再轉返香港。這個安排很有心思,因為團員中有九位是屬「泛民」陣營的,包括了三個政黨的黨魁或召集人,他們經過這次訪問和親身感受后,在審議高鐵「一地兩檢」草案和討論兩地經濟互動時,取態方面會產生什麼變化,大家都拭目以待。

  不少評論認為,訪問主題固然在於大灣區,目標也在於推動大灣區的發展,但此次立法會議員集體內訪的成果及其意義,不僅於此,對香港未來政局的走向乃至社會的凝聚共識,也有正面意義。對此,筆者十分認同,尤其部分「泛民」議員過往甚少踏足內地,也一直對內地抱有負面的態度,相信經過這次大灣區之行,他們對內地情况或多或少會有新的觀感。

  「透過考察,深深看到大灣區各方面近年的改變,特別是政策、人才規劃和創科發展,作為香港立法會議員,有需要了解有關情况,促使政府作政策回應。考察團同時看到香港有很多機會和挑戰,亦很清楚見到香港『一國兩制』優越性,對大灣區發展是十分重要,包括本港法治制度、專業人士誠信等。港人要作貢獻,要先維持香港『一國兩制』,這亦是與中央最配合的政策。」

  泛民議員反應正面

  「與廣東省副省長歐陽衛民會面后,深明要堅守『一國兩制』、香港價值、制度和法治,這是香港的優勢,才能發揮香港在大灣區的作用;若不守住的話,香港在大灣區和國家發展大局中都不會有作用。」

  「大灣區重點發展所在,已講得好清楚,就是與國際接軌。香港正正在這方面有優勢,特區政府要確保香港國際優勢、優越性,包括法治、知識產權、資訊流通,令國際投資者視香港為到大灣區發展的第一選擇,再輻射至整個大灣區。」

  上述三段話,是傳媒引述其中三位隨團議員對今次參與大灣區之旅的回應。單看內容,很多人可能以為是建制派議員說的,其實全部都是出自「泛民」議員之口。這些「泛民」議員能夠放下政治成見,以香港社會利益與發展機會為念,嘗試理解與認識大灣區,對社會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

  期待立會新氣象

  眾所周知,立法會近年「拉布」成為常態,以致「內耗」不絕,嚴重阻礙社會的發展。若有留意,「拉布」者來來去去其實只是一小撮「凡事必反」的個別議員,其他「泛民」議員尽管不一定認同他們的「抗中亂港」行為,但基於政治考慮,不願公開唱對台,結果長期被「騎劫」,迷失了方向,脫離了社會現實,成為「拉布」者的幫凶,令市民越來越失望。

  古語有云:「觀風知浪起」。從訪問團「泛民」議員的話中,可反映他們經過今次親身考察,已開始認識到大灣區的發展正蓄勢待發,明白到香港不能再蹉跎歲月,必須配合國家政策,善用「一國兩制」優勢,才能乘着這股東風,破浪前進。相信只要他們願意繼續與內地接觸,把自己心理上兩地之間的高牆拆除,今后在議會內務實議事,為香港未來前景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不再被「逢中必反」的小撮人牽着鼻子走,立法會將有一番新氣象。

  當然,不能期望一次的內地訪問便可立即帶來巨大改變,共識需要逐步凝聚與建立。不過,這次大灣區之旅,可說是邁開重要一步,令人看到了許多積極正面的意義。公眾也殷切期待,日后立法會能減少不必要的政治爭拗、不同黨派的議員能摒弃成見,共同努力推動香港融入大灣區和國家發展大局當中。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