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记者朱辉豪报道:為期2天的中美經貿磋商結果備受全球矚目,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昨日發佈的公告稱,中美經貿磋商就部分問題達成共識,雙方同意建立工作機制保持密切溝通。接受本報采訪的專家認為,中美之間的經貿分歧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只有通過建立長期的對話機制,才有可能逐步解決長久以來累積的結構性問題,雙方需要為此共同努力。
官方媒體報道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總統特使、財政部長姆努欽率領的美方代表團就共同關心的中美經貿問題進行了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的討論。
雙方均認為發展健康穩定的中美經貿關係對兩國十分重要,致力於通過對話磋商解決有關經貿問題。
雙方就擴大美對華出口、雙邊服務貿易、雙向投資、保護知識產權、解決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等問題充分交換了意見,在有些領域達成了一些共識。
雙方認識到,在一些問題上還存在較大分歧,需要繼續加緊工作,取得更多進展。
雙方同意繼續就有關問題保持密切溝通,並建立相應工作機制。
建立對話機制十分必要
對於此次中美雙方經貿磋商的成果,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貿易和投資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去年中美爆發經貿摩擦以來,此次算是雙方第二次坐下來談判,本身算是一個進步,這是解決中美經貿摩擦問題的一個很好途徑。從結果來看,中美雙方在一些領域達成了共識,這是值得肯定的。鑒於中美經貿摩擦隨著時間的演變產生的複雜性,雙方長久以來在此問題產生的分歧很難通過一兩次的談判就有完滿的結果。所以,雙方建立了工作機制保持密切溝通,也表明雙方還是願意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這種協商不會是短期的過程,而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美國需要重新考慮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適應中國經濟的崛起。”王海峰說。
貿易逆差難短時間解決
據悉,在此次的談判過程中,美國貿易代表團在文件中要求中國立即降低貿易不平衡程度。包括美國代表團要求中國在2020年前將中美貿易順差縮窄2000億美元;要求停止對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涉及的行業進行補貼等要求。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搞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無異於修建自我隔離的圍城。
上海世界觀察研究院院長馬曉野對本報表示,在經貿問題上,中美之間的分歧仍然很多,一方面是目前管理雙邊貿易的機制基本已經過時,雙方在經貿問題上均存在誤判,在互相理解上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是,美國急切要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有點不切實際,美國對華的巨大貿易逆差短時間內很難縮小,雙方需要通過不斷地談判來解決。
【又訊】在這次磋商中,中方就中興公司案與美方進行了嚴正交涉。美方表示,重視中方交涉,將向美總統報告中方立場。
聯發科發言人顧大為昨天表示,聯發科已穫得台灣地區相關主管部門批准的向中興通訊出口貨品的許可證,公司與中興通訊之間的出貨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