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伍敬斌、實習記者何文鑫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周一發布數據顯示,4月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48.52億美元,環比減少179.68億美元。這是過去15個月中,中國外儲第二次出現月度下滑。這一結果並不讓人意外,在此之前已有許多分析認為4月外儲將會有所下跌,原因是美元升值和美債價格下跌。不過,另有專家認為,中國創匯能力有所下降,才是外儲下降的主要原因,美元和美債的因素影響有限。從2017年開始人民幣匯率由降轉升,到今天這個位置,已讓外貿企業受壓嚴重,外貿企業訂單利潤降低,是影響中國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原因。
外匯收入降低或是主因
中國外儲在2017年1月降至3萬億美元附近,此後連續12個月小幅上升。今年2月,外儲下降了約270億美元,而此次公布4月的外儲,是過去15個月中第二次出現月度下滑。有不少分析師認為,美元升值、美債價格下跌可能是導致中國外儲下滑的主要原因。
據悉,4月中下旬以來,伴隨美元指數持續上升,人民幣等非美元貨幣承壓走跌。截至4月境內最後一個交易日(4月27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官方收盤價報6.3439,較上月末下跌694基點,跌幅達1.11%,歐元、日圓、英鎊等非美元貨幣分別下跌1.55%、2.62%和1.71%。另外,4月24日,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關鍵心理關口3%,進一步加劇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推動美元走強。4月,美元指數累計上漲2.06%,創2016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截至上周五收盤,美元指數報92.5793,基本抹平年初以來的跌幅。
中金公司分析師劉鎏認為,4月以來,美元升值給外儲估值帶來負面影響;德國商業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周浩亦認為,4月美元走強,在估值上影響外儲;此外,美債最近表現不好,也可能影響外儲的賬面價值。
不過,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影響外儲的因素主要還是外貿形勢和外匯收入。近來,人民幣升值的趨勢給外貿形勢帶來的不樂觀情緒較多,很多外貿企業的損失相對比較大,外貿企業訂單的結果是沒有利潤,這是影響中國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原因。至於美元和美債,這兩者對中國外儲的影響其實比較有限,即便美元現在走到92,那也只是與年初持平,事實是美元長時間徘徊在89左右,升值幅度並不大。而對於美債來講,不能拿着短期的價格去權衡美債的收益率。
人幣開放十分迫切
譚雅玲表示,她從很多外貿企業得知,中國外貿企業能夠承受的人民幣匯率是6.5至6.6之間,而目前的人民幣則高於6.4。2016年之時,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2017年要破七,結果人民幣不降反升,使得外貿企業壓力很大。從4月的外儲來看,下降並不是很多,前十個月外儲都在上升通道中,到近兩個月增速減緩,再到4月的降低。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到,外儲的增量主要取決於中國的創匯能力,其次則要看人民幣匯率的拿捏,如果國家要撐實體經濟,顯然人民幣匯率下降會比較有利。不過,目前評估匯率的人士中,金融行業的人士較多,從實體經濟角度說話的人太少。
她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仍然會呈現雙邊波動,如果美元貶值的訴求沒有放棄的話,人民幣或將繼續有升。中國雖無必要故意將人民幣貶值,但是站在實體經濟的角度來說,貶值是有意義的。不過中國的市場偏好仍然是人民幣升值,只是盯住美元而忽略了其他貨幣組合。
在博鰲論壇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開放原則,譚雅玲認為在所有的開放中,人民幣開放是最迫切的,如果不站在實體的角度看問題人民幣的漲和跌都是沒有意義的。
4月境外投資者淨買入664億元國債
【又訊】昨日,中央結算公司數據顯示,4月份境外投資者淨買入664億元人民幣中國債券,增持幅度創歷史新高,且總持有量創下1.15萬億元的歷史高位。
當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收盤報6.3649,較上一交易日跌60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63個基點,報6.3584。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521。
近期美元指數呈現持續上升態勢,業內人士分析,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整體上仍然將保持雙向寬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