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83

前4月中國對外投資增長34.9% 主要流向制造業等四大領域

2018-05-18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曆經喧囂與嚴冬之後, 中國的對外投資正迎來一輪高質量的恢複性增長。

  5月17日,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前4月,中國累計實現對外投資355.8億美元,同比增長34.9%,保持著“六連增”的態勢。分析認為,中國已經進入資本淨輸出國階段,過去由發達國家主導的跨國投資正在轉變為由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雙輪驅動,最明顯的就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後者在綠地投資、工程承包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對外投資的行業結構也在持續優化。1-4月,對外投資主要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采礦業、制造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分別為28.5%、16.2%、14.9%和6.5%。房地產業、體育和娛樂業對外投資沒有新增項目。

  地域結構上,東部地區是對外投資的主力:前4月,東部10省市對外投資186.3億美元,同比增長50.5%,占地方對外投資的74.6%;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的對外投資占全國總額的比例也高達30.5%。

  對外投資“六連增”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2018年1-4月,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44個國家和地區的2459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355.8億美元,同比增長34.9%,連續六個月保持增長。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記者,2016年12月到去年10月份之間,中國對外投資出現了大幅下降,在較低的基數上,中國的對外投資有恢複性增長的需要,“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恢複,而是在剝離了一些無效投資、虛假投資、去除一部分泡沫之後,實現的更高質量的增長。”

  2016年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創下了1701.1億美元的紀錄,白明表示,此間出現了一些非理性投資的勢頭,相關部門加強了監管之後,數據出現了較大波動——2017年中國對外投資1200.8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9.4%。

  白明強調,加強監管是為了規范對外投資,推動高質量的“走出去”,並不意味著政策方向的逆轉。

  5月17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曉紅也向記者指出,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從資本流入國變為資本淨輸出國,“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將成為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十三五”時期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將進入一個黃金時期。

  其在《“十三五”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戰略研究》中建議,中國應強化投資戰略布局,以“一帶一路”倡議為重點重塑對外直接投資新格局。“一帶一路”倡議橫跨歐亞大陸橋,覆蓋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的65個國家和地區,人口和GDP分別占世界比重的47.4%和27%,投資市場空間巨大,這為中國對外投資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市場空間。

  商務部數據顯示,1-4月,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倡議沿線相關國家的新增投資合計46.7億美元,同比增長17.3%。在“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288.3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7%;完成營業額242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54%。

  白明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沿線的投資與對歐美的投資不同,後者主要側重於並購,而前者則側重於綠地投資。並購往往是一次性的,數額較大,而綠地投資則是一點一點地去投,數字上往往沒有並購那么大。此外,由於“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法律法規等軟硬件環境尚不完善,在這些地方的投資往往更為慎重。

  他認為,由於正處於建設初期,相對於直接投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的工程承包當下具備巨大的發展空間。

  上述研究指出,當前首先應加大“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投資,通過建設國際大通道中的通路、通訊、通航和通商等“主幹道”,加快軌道交通、信息通信、能源電力、裝備等制造和服務走出去步伐。其次,要逐步形成面向“一帶一路”倡議、輻射全球的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網絡,為企業投資搭建重要平台。通過積極商談與沿線國家雙邊投資協定、自貿區建設等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房地產業、體育和娛樂業無新增項目

  商務部數據顯示,前4月,對外投資行業結構持續優化,非理性投資得到有效遏制。1-4月,對外投資主要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采礦業、制造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分別為28.5%、16.2%、14.9%和6.5%。房地產業、體育和娛樂業對外投資沒有新增項目。

  2017年8月,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和外交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了鼓勵類、限制類和禁止類的境外投資類別。白明表示,此前國內遏制非理性投資出台了部分臨時性措施,但隨著上述規范意見以及《企業境外投資管理辦法》的出台,“鼓勵發展+負面清單”的管理方式正在完善,常態化管理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

  王曉紅的研究指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領域共涵蓋三大產業19個行業大類,但主要集中在租賃和商務服務、金融、采礦、批發和零售、制造等五大行業。

  其表示,目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生的一個重大轉變在於,過去側重於資源獲取性的投資,現在行業結構發生了調整優化,依靠技術驅動,尤其是新興服務業的投資在加速成長,先進制造業的投資、裝備制造投資增速也非常快。

  在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方面,王曉紅建議,制造業一方面要推動傳統制造業對外投資,形成以我主導的全球產業鏈和創新鏈;另一方面,積極推動核電、通信、航天、飛機、汽車、高端裝備等一批具有技術優勢的產業加快全球布局。服務業上,應鼓勵企業在發達國家設立研發總部、設計中心及科技園區,獲取世界前沿技術創新成果與科研信息,加快培育軟件、通信、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企業的國際市場開拓能力,推動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准在境外推廣應用。

  從地域結構上看,商務部數據顯示,東部地區仍為對外投資主力:1-4月,東部地區10個省市合計對外投資186.3億美元,同比增長50.5%,占地方對外投資的74.6%;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對外投資108.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4.2%,占全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30.5%。

  “東部地區的相關產業有三個流向:一是就地轉型升級、向高處發展;二是向中西部地區走,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以及中西部基礎設施的完善,在國內拓展空間;三是到海外發展,沿海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正在流向東南亞等地區。”白明指出,應當處理好沿海產業向中西部遷移與向海外發展的關系,同時在“走出去”過程中,應當保持中國在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即便走出去,也要“離土不離根”。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