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社團組織千名港青考察大灣區 首批6月出發到9城市交流

2018-05-23
来源:香港商报

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前排左十)、中联办副主任陈冬(前排左七)、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前排右八)及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主席梁亮胜(前排左八)在启动礼上与嘉宾合照。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馮煒強報道:廣東社團總會舉辦「尋找家鄉的商機—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千人考察團」,邀請逾千名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交流。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考察團啟動禮上表示,大灣區建設將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促進產業多元發展。而特區政府亦有推出資助項目,讓青年了解內地不同省市的職場文化和就業前景,建立人際網絡,擴闊視野和規劃未來。

  廣東社團總會昨日舉辦「尋找家鄉的商機—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千人考察團」啟動禮,出席嘉賓包括: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中聯辦副主席陳冬、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梁亮勝及部分大灣區內地城市官員等。

  張建宗在致辭表示,國家即將頒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為大灣區的未來發展勾畫藍圖。大灣區建設將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促進產業多元發展,包括創新科技和創意產業。

  張建宗:大灣區助港青向上流

  他指,國家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促進香港同內地加強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發揮內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優勢,這將給予創意無限的年輕人更多元的創業、就業的機會。

  張建宗又指,特區政府致力為青年人創造發揮空間,為他們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包括推出「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及「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資助非政府機構舉辦青年交流和實習項目,讓他們了解內地不同省市的職場文化和就業前景,建立人際網絡,有助他們擴闊視野和規劃未來。預計在2018至2019年,兩項資助計劃將惠及19000名青年,當中包括約5200名香港青年將到大灣區的城市交流和實習。

  他又補充指,隨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蓮塘/香園圍口岸等各項大型跨境基建相繼落成,香港與大灣區城市的距離將大大拉近。大灣區幅員大,貼近龐大的內地市場,加上三地將共同推進建設青年創業就業基地,匯聚年輕人才,將為青年人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張建宗昨日更是負傷出席活動,左腳需戴上腳托,他指,是運動過度而拉傷小腿。據悉,他是在山頂官邸附近行山時拉傷。

  梁亮勝:已有1200人報名

  廣東社團總會主席梁亮勝表示,考察團將分批到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交流,與內地青年企業家及創業青年交流創業心得,以及人生發展路向。現時已有1200人報名參加,預計首批考察團會在6月出發。他說,年齡介乎18至35歲,有興趣深入了解國家及大灣區發展的本港青年都可參加。他補充指,由於活動以尋找商機為主題,希望更多大學生參與,尤其是對內地發展不熟悉的年輕人。

  大專生指大灣區具發展機遇

吴生及吴太表示支持子女参与加深认识内地活动。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馮煒強報道:有團體舉辦大灣區青年千人考察團,邀請逾千名香港青年到大灣區交流,市民反應踴躍,大會亦公布已接獲逾千人報名。有出席啟動禮的應屆大學畢業生認為,內地在創新、科技方面比香港優勝,有意留在大灣區發展。有家長表示,會鼓勵子女參與,希望他們能透過活動增值自己,未來在祖國發揮所長,為國效力。

  內地創科比香港優勝

  團體舉辦大灣區青年千人考察團啟動禮吸引不少大學生到場支持,剛畢業目前從事編輯的甘小姐表示,舉辦大灣區交流團很有意義。她認為,香港青年有需要認識內地發展,包括時事等,對自身事業發展相當重要。她又指,內地在創新、科技方面比香港優勝,希望考察如騰訊等內地科技企業巨頭,了解其企業文化,她亦有意留在大灣區發展。

  另一位就讀科技科目的畢業生張先生稱,目前大灣區有很大的發展機遇,認為年輕人可以「試一試」、「闖一闖」。他指出,由於香港較少科技企業,他不少同學亦有「難搵工」的情況,而大灣區除了有數間科技巨頭外,不少城市更設有生態基地、科技園等,相信機遇亦會較多。

  父母支持子女參加交流團

  帶同一對14及18歲的子女參加活動的吳生吳太表示,會鼓勵子女參與交流團,希望他們能透過活動增值自己,吳太稱,「我們都是中國人,希望未來能在自己祖國發揮所長,為國效力」。

  從事美容行業的梅先生表示,隨一系列交通基建的落成,大灣區將成為一小時生活圈,有利香港人到內地工作,他指,內地在醫療、美容方面已很先進,有意到內地了解相關行業情況,而自己亦會視乎收入及居住環境而考慮在大灣區工作及生活。

[责任编辑:鍾智维]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