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5

618电商大促 4种消费陷阱要提防

2018-06-15
来源:潇湘晨报

  6·18临近,各种促销、发红包、中奖等活动逐渐多了起来。丰富的让利活动给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同时,也给不良商家可乘之机。今年的“6·18”要警惕哪些陷阱?“剁手党”如何才能放心地买买买?

  长沙的袁女士去年“双11”在拼多多上以49.9元拼团了一床“百分之百好羊毛被”,但她却发现这床羊毛被有股羊膻味,检测发现产品质量没有达标。

  前不久,深圳市民罗女士被告知快递丢失了,理赔钱款需通过微信来支付。罗女士点击了对方发来的链接,填写银行卡账号和密码,随即,银行卡被转走一万余元。

  ……

  一年一度的“6·18”电商年中大促已拉开帷幕,是市民朋友“囤货”的重要时机。然而,以往数据显示,电商大促后的半月内往往是消费者投诉的高峰期。不仅商家的促销存在“套路”,还有不少诈骗分子也瞄上了消费者的“钱袋子”。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就此发出消费预警与消费提示,让我们看看有哪些陷阱要提防。

  陷阱一

  部分预售商品不能退换

  案例:

  张女士大促前在某化妆品网络旗舰店预付30元订购一套护肤品,付尾款时由于商家不提供包邮,她提出退订商品。商家却表示,退订可以,但预付的订金不予退还。

  预售成为电商引导消费、缓解系统压力的促销手段,然而部分“预售”商品也有猫腻,存在不能退换、订金不退等。

  解读: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在网上选购预售商品时,最好点开细则仔细阅读,或提前咨询店家是否能退换商品。别图一时便宜,上了商家的“套”。

  陷阱二

  先涨价后降价

  案例:

  据央视报道,一名网友称自己在一家箱包旗舰店看中一款双肩皮包,起初卖298元,“双11”期间调价到539元,双11当天售价又降为485元。

  据了解,大促期间先涨价再降价的情况并不少见。虽然早在2015年10月,国家工商总局就开始施行《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提到拟对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等6种不正当手段促销予以禁止。然而,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7年“双11”网络购物商品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报告》显示,在“双11”整个体验周期内,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的情况较为突出。

  解读:

  姚建芳提醒,在“6·18”电商大促期间,消费者需擦亮眼睛,货比三家,对于心仪商品,关注平时销售价格,与促销价格进行对比,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以防落入商家的价格陷阱。对于商家先涨后降等行为,积极向平台和监管部门举报。

  陷阱三

  低价拼团或藏猫腻

  案例:

  长沙的袁女士去年11月8日在拼多多花了49.9元团购了一床“百分之百好羊毛被”,但却有一股羊膻味,拆开看,内芯有多种黑色杂质。湖南省纤维检验局检验师提取样本后发现,填充物大部分都是粗毛,按羊毛被的执行标准,粗腔毛率不能超过百分之五,这床羊毛被没有达到产品质量标准。

  “6·18”也成为社交拼团用户的狂欢。社交拼团往往打着熟人经济、亲情友情牌,但部分拼团平台也充斥着质量差、以次充好、服务差的问题。

  解读: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6年调查显示,拼多多在全国投诉量跃居行业第一,高达13.12%。2018年2月,中消协也通报拼多多存在售假行为,而售假产品集中在运动鞋、箱包、化妆品等领域。

  陷阱四

  不是所有红包都能点

  案例:

  南京的蔡先生点开红包,网页跳转到中奖页面。蔡先生按照提示在手机上操作,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可每次点击领取2000元的时候,网页就卡住不动。他重复操作了7次,不一会儿,手机收到银行发来的消费短信,提示他的借记卡被转钱7次共700元。

  红包是电商大促的标配,“6·18”也不例外,红包、代金券满天飞。然而,除电商平台外,一些不法分子也打起了“红包”的主意,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发布红包恶意链接,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甚至偷走用户的账户资金。

  解读:

  长沙市电商协会相关负责人提醒,小心这几种红包诈骗,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分享链接可抢红包不要信、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高额红包不可信、拆红包要求输密码不可信。

  本报记者丁蓉长沙报道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