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丹
陳丹丹小姐攜福袋,為独居長者送上關懷和問候
【香港商報网讯】記者 李苑立报道:十二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十一屆中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經緯集團主席陳經緯先生之女陳丹丹,成長於香港在加拿大留學八年後回國發展,被其父親派到上海從事房地產開發工作八年。在這八年裡,她和同事們堅守在工地上臨時搭建的辦公室裡,全程參與並主導完成了6000個住宅單位的建設。她也從一個懵懂女孩成長為極具實幹精神的企業家。
2010年,她在父親的鼓勵下,參與創立「香港中國商會」,出任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青年委副主席,並當選廣東省政協委員。在社會事務中,如魚得水,迅速打開局面。
八年後的今天,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頒布,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通車在即,在新的征程中,她又有哪些構想與行動?這自然成為廣大青年關注的焦點。
創辦香港中國商會搭建交流橋樑
「應該說上海的八年歷練讓我迅速成長的同時,也為我打開了一扇更為寬闊的窗口,深入瞭解內地社會的方方面面,為之後我投身社會事務和公益活動,提供了寶貴的力量源泉。」憶及當年上海灘的經歷,陳丹丹感觸頗深。
参与創辦香港中國商會是她人生中第二次重要的角色轉換。對創會初衷,她告訴記者,一方面是幫助國內企業透過香港,面向國際尋求更廣闊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為港企和國際企業來國內發展,尋找機會和提供便利。創會八年來,香港中國商會在項目對接、投資拓展、資訊交流、人才培訓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獲得業界高度認可,迅速成長為本港主流商會中的佼佼者。
「對於商會的角色與責任,我把做成粵港超級聯絡人作為人生目標。」陳丹丹說。
與此同時,她還受邀擔任了數十個其它社會職務,服務於更多的社會公益平臺。比如在擔任廣東省政協委員的頭五年,她提交提案超過50份,被譽為「提案王」。去年她提交的《關於加強粵港澳青年智庫建設,深化粵港澳青年交流合作的提案》榮獲年度優秀提案獎。
2016年1月1日,由陳丹丹發起創辦的陽光天使義工團成立。兩年多來,陽光天使義工團已經開展了十多次社區活動,讓受惠的家庭和長者達到上萬人次。
融合跨入新時代機遇挑戰同樣多
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等跨境交通即將開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倒計時。既有企業家的敏銳,又有社會活動家的觸角,陳丹丹對這些新機遇十分關注。
她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極具活力的創新精神、成熟的資本市場和完備的產業體系,是充滿科技創新吸引力的港灣。隨著大灣區建設的推進,香港的發展將不再局限於自身的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大灣區的6,600萬人口將成為一個整體市場。大灣區所產生的規模效應和乘數效應,將使粵港澳再度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這對於兩地年輕人來說,無疑是絕佳的機遇期。
在她看來,以往談及大灣區融合,多以障礙角度看大灣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但若以將該地區打造成全球經濟發展動力引擎角度看,這些障礙反成為發展創新科技的重要制度優勢,可以吸納全球頂尖創新人才在「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的「一小時生活圈」內尋找到最大的自由和創新活力。
「香港在發展創新科技上已經蹉跎了十幾年的好光陰,當前廣東自貿區開放升級以加快發展高質量經濟,制度優勢正是香港最大優勢,香港應主動對接內地自貿區開放新方向,在服務內地產業上找到優勢互補的新商機。」陳丹丹告訴記者,今年初,她藉助廣東政協平臺向廣東省委省府提出書面建議,將已經設立近兩年的暨南大學經緯粵港澳經濟研究中心,升級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研究院,以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使之為香港融入大灣區提供有影響力的高端智庫。目前,研究院的籌備建設正在積極有序的推進之中。
「與家父陳經緯先生那一代具有開拓創新的前輩們相比,現在的年輕人擁有的條件要好得多,但現在商業規則更完善、資訊傳播更充分,面對巨大機遇的同時,也要看到挑戰和競爭比幾十年前更加激烈。
為此,她有針對性地提出,大灣區首先要保護好知識產權,讓港澳臺僑的創業者的才智貢獻有所保障,增強創業信心。
牢記自身責任幫助青年成才
作為一名港青,陳丹丹也十分關注青年事業。從2016年4月開始,她開啟了個人事業的第三次轉型——由香港中國商會牽頭推動,經緯集團聯合多家海內外華僑華人商協會,成立了「紫荊谷創新創業發展中心」,專注年輕人創新創業。目前,經緯集團已捐資2.4億港幣,分別在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外交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12所頂尖高校,累計開班29期,輔導近兩千年輕人推出創業項目近300個。
「紫荊谷」項目已進入第二個階段,開始在上海、成都、北京為優秀創業項目落地提供孵化和加速服務。項目的第三個階段,啟動首期百億基金也在進行中,為有潛力的初創企業提供後繼成長支援。陳丹丹談及這些規劃,信心十足。
她說:「剛出校門時,父親常對我說『責任創造價值、使命催人奮進』。這句凝聚著父親人生閱歷和智慧的諍言。父親年青時,受條件所限未能如願接受更多學校教育,當他赤手空拳創業開始又歷經艱辛,因此當他有所成就時,就把回饋社會、提攜後輩當成了自己畢生的責任。我們全力以赴推動紫荊谷項目,也是為了實現他的心願——扶助更多有志于創業的年輕人。創新創業的過程很艱辛,但假以時日,我相信這些年輕人當中必定能湧現出一批奉獻社會的傑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