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古人怎样过端午节?

2018-06-19
来源:团结网

  

 

  端午节到了,你是否感受到了一些节日气氛:街上开始有卖香囊的、卖粽子的、卖艾草的;有的小孩手腕和脚腕上还出现了五彩线绳;另外,你的同事或朋友可能打算趁着端午节假期,去外地看看“划龙舟”比赛。所有这些,是我们现在过端午的一些习俗。那么,古人是怎样过端午的?

  端午节时正值五月初五的仲夏,天气湿热,毒虫侵袭,瘟瘴之气始作,人体很容易生病,所以,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端午节的各种活动,都以避邪、辟兵、禳毒、驱鬼魅为目的。

  

 

  据《梁书·宗测传》记载,南齐人宗测,每年在五月初五日出门采摘人形艾草,制成艾绒,用来治病。此外,古人还以艾草、菖蒲或榕枝,用红纸配上蒜头、石榴花等植物花朵,编织成人形或剑型的“艾人”、“蒲剑”,插于门楣或悬于厅堂之上,以防蚊虫叮咬,并祈祷消除毒灾。

  香囊是古人在端午节必做的一件事,香囊内有艾草、菖蒲等香草,还有朱砂、雄黄等物,再包以丝布,配上五色丝线而制作成。

  

 

  另外,古人在端午节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酒是由菖蒲和雄黄等物泡制而成的,虽然古人明知雄黄有毒,但他们认为喝了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这是“以毒攻毒”。在戏曲《白蛇传》中,白素贞就是喝了雄黄酒而现出了原形,吓死了许仙。

  

 

  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流行,主要用于南方祭祀水神。那时的粽子叫作“角黍”,是用菰叶将黍米包裹成角状,投入水中祭祀水神用的祭品。在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后,“角黍”则逐渐成为祭祀屈原的代表物之一。后来“角黍”才逐渐发展成为用芦苇叶包裹糯米制作我国端午节食品——粽子。但端午吃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则是在西晋,记录于周处撰的《风土记》中,当时煮粽子是“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之”。在东晋时,人们爱食用添加了中药的“益智粽”。在唐代,粽子用米最为讲究,粽子已成为白莹如玉、形状多样美食。宋朝时,粽子的花色品种更加丰富,形状和内馅都有了很多创新,还出现了“蜜饯粽”。到了明、清时期,粽子则成了寓意吉祥的佳品,读书人吃枣粽,谐音为“早中”,吃包成细长如毛笔的粽子,谐音为“必中”。

  古人最初的端午节赛龙舟或源于吴越人祭龙的“龙子节”,有祈龙降雨的意思。后来又有了“斗龙舟以祛瘴疠”的意思。接着,古人又赋予赛龙舟更多的意义,如怀念屈原、纪念伍子胥、越王勾践和曹娥等人的意义。

  其实,有宗教和娱乐性质的“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后来,古人“赛龙舟”的活动就渐渐转化为一项大众性的娱乐活动。到了宋代,端午节赛龙舟更为流行。到了清代,端午节“赛龙舟”已经十分广泛,在乾隆年间(1736年),台湾甚至也开始举行“龙舟竞渡”比赛。

  在古代,五月被称为“恶月”“凶月”“毒月”。从我们现代人看来,这些都是封建糟粕,应当去除,但古人却深信不疑。还有,古人有“五月躲五”的习俗。古人以五月初五为“九毒日之首”,民间有“躲端午”的习俗,即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

  来源 团结报团结网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