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個稅修法徵求意見昨截止 近13萬條回應 多籲調高起徵點

2018-07-29
来源:香港商報

  一些研究認為,結合收入支出情況,個稅起徵點應提高至7000-8000元。 網絡圖片

  【香港商報網訊】昨天是《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對外公開徵求意見最後一天,截至當天共收集意見近13萬條。修正案在網絡上引發了極大熱議,其中,提高起徵點的呼聲較高,也有人希望適當降低綜合收入的最高稅率。對於專項扣除項目的具體內容和實施方法,專家也提出一些詳細意見。

  專家籲披露起徵點測算過程

  中國人大網6月29日公布《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全文,並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此次個稅改革是中國個稅法自1980年出台以來的第7次大修,短短一個月時間,收集了接近13萬條意見。

  此次修法,降低中低收入者稅負無疑是一大亮點,《草案》將起徵點從3500元/月提高至每月5000元(6萬元/年)。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這一標準綜合考慮了人民群眾消費支出水平增長等各方面因素,並體現了一定前瞻性。按此標準並結合稅率結構調整測算,取得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的納稅人,總體上稅負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稅負下降明顯,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曾表示:「個稅起徵點上調至5000元,受益的將是工薪階層,特別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和核心二線城市工作的工薪階層。」個稅起徵點的提高,最直觀的是廣大職工到手工資增加。

  《草案》公布後,網絡上提高起徵點的呼聲越來越高,多數網友都認為起徵點應該大於5000元。有評論說,「個稅免徵額5000真的是太少了。我房租一個月就3300,每個月個稅860,過得真不容易。」顯然,網友期盼提高起徵點的背後與其所在城市的綜合生活成本過高不無關係。

  中新經緯網援引機構數據指,對2010年到2017年全國城鎮非私營職工綜合收入及支出兩項增速進行測算,免徵額至少同步增長至7000元才算合理。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賈康認為,「這樣的利益訴求側面反映了社會壓力,但在中國完成社會轉軌的過程中,情緒化的聲音往往蓋過了理性聲音。他還表示,個稅起徵點的設定,是相關部門根據稅源進行精密測算得出的結果,他建議以聽證會的方式將測算過程披露出來,避免議論紛紛。」同時他認為,徵求意見過後,個稅起徵點有機會比5000元再高一點。

  期待綜合稅制再降稅負

  此次個稅改革還大幅度降低了工薪階層的稅率,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從原來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8萬元的部分」,擴大到「低於30萬元的部分」,30%、35%、45%這三檔較高稅率的級距保持不變。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孫玉棟分析稱,提高個稅起徵點減輕了中產工薪階層的經濟負擔,是真正發揮稅收調節貧富差距功能措施之一,對於調節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幫助,涉及到工薪一族的稅收負擔一定是有所下調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訂邁出了綜合稅制第一步,把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四項勞動所得都納入綜合徵稅範圍,並適用3%到45%的七檔超額累進稅率。

  不過,綜合來算這對勞務報酬、稿費等收入較高的群體來說,可能意味?要多繳稅了。北京智方圓稅務師事務所董事長王冬生曾建議稱,勞動所得不應成為個稅調節的重點,應適當降低綜合收入的最高稅率。綜合考慮個稅的調節重點,結合周邊國家最高稅率,可以考慮降低到40%或35%。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個稅法修正案討論小組成員王長勇表示,「我們小組提交了6點意見。建議降低個稅的最高邊際稅率至30%,提高免徵額至8000元,擴大各檔稅率的級距,將勞務報酬等所得減除20%的費用後再納入綜合所得,全面降低稅負、簡化稅率」

  有觀點指簡化稅制會更有效

  在提高起徵點,擴大低稅率級距的同時,《草案》新增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5項專項附加扣除。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對此表示,此次新增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一方面能夠有效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也能兼顧公平性。除此之外,還可以合理引導租賃需求。在大力發展租購並舉的背景下,通過稅收調節,可以實現多渠道保障租賃人群的自身權益。

  但也有網友指出,目前來看,此類專項扣除對於有房一族和已婚人士來說受益更大,而無房、無孩的單身人群則無法享受。網友戲稱,這次個稅改革頗有收「單身稅」的意味。

  王長勇提出,贍養老人應該納入到專項附加扣除範圍。專項附加扣除採用標準扣除方法,而不能採用憑發票、按項扣除的機制。繼續教育、大病醫療等項目,無法標準化扣除,可以採用憑發票、按「項」扣除的機制。

  中匯稅務事務所則建議,將當年未抵扣完的專項及專項附加扣除費用予以以後年度遞延抵扣。只允許其在專項附加扣除費用發生當年度扣除的規定並不合理,並不能真正達到此次個稅修正的減負目的。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坦言,與其引入很複雜的專項扣除項目導致徵納成本很高且漏洞很多,還不如簡化稅制,照顧特定群體的目標通過財政支出政策實現可能更有效率。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