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4

美媒:虽然中国科技进步快 但美国鹰派夸大了威胁

2018-08-27
来源:网易科技
   (原标题:The U.S. is overly paranoid about China’s tech rise)
 
  美媒:虽然中国科技进步快 但美国鹰派夸大了威胁
 
  网易科技讯 8月27日消息,日前经济学家胡祖六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虽然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美国在科技领域仍是无可争议的全球领导者。对于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科技超级大国的担忧被过分夸大了,大多没有根据。
 
 
  以下是文章部分内容:
 
  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嘲笑中国糟糕的模仿水平,而现在却开始担心中国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技术强国,并将其视为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一个主要威胁,尤其是华盛顿鹰派。
 
  但对中国技术崛起的担忧大多是没有根据的。从根本上说,中国就像世界上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一样:仍在努力缩小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巨大技术差距。
 
  在这场竞赛中,中国无疑比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中国的科技产业增长速度更快,在全球范围内超过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众多制造业领域——尤其是消费电子、钢铁、造船、高速铁路系统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生产者。在消费互联网和金融技术等领域,甚至可以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目前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然而,像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和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等美国鹰派人士指责称,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任何进展,都是中国窃取美国技术的结果。考虑到中国近几十年来在科技领域的巨大投资,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数据,中国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2015年为409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21%)。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而从2010年到2015年增长了近14%。与此同时,美国的研发徘徊在4%左右。对于一个人均收入仅为美国六分之一的国家来说,中国的研发投资反映了一个真实而持续的国家承诺。
 
  与此同时,中国大幅扩大和改善了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STEM毕业生群体之一。归因于在研发和人力资本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中国能够收获一些创新的早期成果。中国目前在新专利申请规模中居世界首位。作为第一个在一年内获得100万多件专利申请的国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记录所谓的反映“非凡”创新水平,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占全球总量的近40%,超过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总和。
 
  中国还大幅增加了风险投资,支持新兴技术的商业化。尽管美国吸引了全球最多的投资额(近700亿美元),但中国的风险资本投资额从2013年的约30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340亿美元,从占全球份额的5%攀升至27%,是所有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中国的创业生态系统既广阔又充满活力:它成功孵化的独角兽科技企业比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都多。
 
  美国批评人士常常声称,中国的工业政策是中国在科技领域占据优势的背后原因。事实上,几乎没有一家业内领先的中国科技公司是国有企业或是国家支持的受益者。譬如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均为如此,它们都是由聪明、敢于冒险的私人企业家创立和领导的,就像硅谷的同行一样。很明显,许多中国科技初创企业获得了美国的风险投资。中国科技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也对美国初创企业进行了大量投资。遗憾的是,由于美国政府对中国越来越多疑,这种良性的双向风险资本流动现在正处于危险之中。
 
  尽管中国的创新和进步令人印象深刻,但现在就断言中国已经赶超美国科技产业还为时过早。古板的企业、僵化的学校制度,以及各种各样的严厉限制,继续扼杀创造力,并限制中国实现其全部创新潜力。
 
  尽管中国凭借其庞大的工程人才储备和国内市场规模,在半导体、制药和商用飞机等“战略性”行业处于有利地位,但迄今为止仍然落后。尽管中国政府在过去40年里投入了数百亿美元,但仍未能发展出本土芯片产业。
 
  尽管中国是“世界工厂”,生产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众多设备,但中国90%的芯片仍从外国进口,其中主要来自美国。中兴事件清醒地提醒人们,中国在关键技术方面仍存在弱点。
 
  尽管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美国在科技领域仍是无可争议的全球领导者。美国拥有世界上大多数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它在研究和发展方面投入了最多的公共和私人资金,吸引最多的风险投资,授予最先进的学位,提供最先进的商业、金融和信息服务,是从制药到半导体在内的知识密集型高科技领域最大的生产者。
 
  对于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科技超级大国的担忧被过分夸大了。不幸的是,这种偏执狂占据了美国保护主义政客和鹰派人士的头脑,并已经影响到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
[责任编辑:李振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