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至正国际金秋拍卖会66件作品1.34亿元落槌

2018-08-28
来源:香港商报网

  李可染作品《雨后夕阳图》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易小婧报道:25日,汇集众多名家精品的至正国际金秋拍卖会在深圳瑞吉酒店举行,66件瓷器书画作品以1.3432亿元落槌,成交率高达百分之百,其中李可染作品《雨后夕阳图》以3050万元成为全场价格最高的拍品。

  至正国际金秋拍卖会由中国拍卖协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拍卖协会秘书长郑晓星执槌,据了解,郑晓星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拍卖师之一,曾主持过1000多场拍卖,有“中国第一槌”之美誉。而此次上拍的拍品,大多首次“现身”深圳,其中的明清官窑瓷器均从欧洲征集而来,主要是荷兰著名收藏家的藏品,件件都是匠心之作,弥足珍贵。而书画作品则大多出自名家,包括中国近现代大师级画家张大千、李可染、黄宾虹、傅抱石、徐悲鸿、刘海粟等,均为收藏拍卖市场上的热点。

  “文化+金融”模式改写了200年来艺术品拍卖历史

  至正文博集团董事长吴福庆表示,凡经深圳至正国际拍卖并有记录的艺术品,都可与相关金融机构对接提交申请,享受拍品成交价60%的贷款,艺术品爱好者和投资人可通过再次拍卖变现获利,也可长期持有,保值升值。至正“文化+金融”从征集、鉴定、评估、拍卖,到银行放贷,都有一整套直接、高效、透明、安全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将在深圳进行实践总结后,向全国推广。主办方在拍卖会结束后向记者透露,当天已有五位买家现场预约了艺术品抵押贷款服务。

  据了解,“艺术品与金融接轨”即将艺术品变成一种投资品,实现金融资本与艺术品收藏、艺术品投资的融合,使得艺术资源变为金融资产。早在10年前,至正文博就开始积极创新探索,敏锐地提出艺术品与金融接轨的设想,并与花旗银行亚洲区有关官员、相关金融机构单位领导进行深入探讨。2017年9月10日,至正在深圳敲响了艺术品与金融接轨的“第一槌”,改写了200多年来艺术品拍卖的传统历史。

  艺术品金融化为收藏者投资人开辟了新天地

  此前,在至正国际金秋拍卖会启动仪式的专题演讲上,郑晓星与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单国霖,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刘军分别围绕主题讲述了艺术品与金融接轨的现实意义和前沿观点:刘军表示,“艺术品金融化在西方金融界有悠久的历史,1744年成立的苏富比拍卖行,从成立至今的274年的历史,其本身也是艺术品和金融不断对接的历史过程。”在郑晓星看来,广东的艺术品收藏市场非常庞大,只是没有在拍卖市场体现出来,“至正文博集团通过艺术品+金融的模式,能够揭开广东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天地,将大大促进珠三角地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单国霖则认为,这种模式保证了收藏者、投资人、金融机构以及拍卖公司三方互惠互利,这也是从事多年艺术品鉴定的专家共同的心愿。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