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874

填海造地 明日大嶼無可能蝕本

2018-11-07
来源:香港商報

中環眾多地皮都是填海而來,不填海又如何滿足未來香港商業和住宅用地的需求? 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鄺偉軒、呂婉玲報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讓全城憧憬香港會因而再次騰飛。多名經濟專家學者認為,構思中的「東大嶼都會」不僅製造就業機會,還將吸引優質人才來港,引領香港繼續成為國家商業中心。專家又認為,「明日大嶼」沒有蝕本可能,散布淘空庫房的政客,只是懷有政治目的,藉此恐嚇港人。

  商業土地極短缺限制發展

  當前香港的商業活動,高度集中在中環、灣仔及東九龍等地,推高了寫字樓和商舖租金呎價;加上甲級寫字樓供應嚴重不足,若不另覓商業用地,勢必阻礙企業落戶香港,削弱香港的長遠競爭力。據發展局與規劃署早年估算,於2023年,香港商業核心區的甲級寫字樓料短缺517萬平方呎;至2033年短缺334萬平方呎;及至2041年短缺將暴增至1141萬平方呎。

  面對上述困局,林鄭當刻提出「明日大嶼」願景,為長遠解決香港商業發展樽頸提供了契機。香港中文大學亞太所經濟政策研究計劃主任、第八至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羅祥國認為,林鄭提出在中部水域填海,剛好鄰近當前香港的核心商業地段,為駐在西九龍和香港島的商家搬至該處,提供了誘因。

  羅祥國認為,開發棕地牽涉地產商、鄉事派以及物流商等持份者的利益,難以擺平。此外,由於現時棕地集中在元朗和粉嶺,即使改劃為商業用地,亦難以滿足本港商業用地需要。他認為,任何經濟活動都要有新土地,若港府大規劃填海,有利為新造土地作整體規劃,香港若要繼續成為商業中心,填海很重要。

  今日商業中心皆由填海而來

  觀乎香港今天的商業中心,全部是由填海而成。今天香港兩大「地標」、位於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及西九龍的環球貿易廣場(ICC),皆於1990年代開展「玫瑰園計劃」期間填海而成,上述兩幢商廈今天獲大量外資和中資金融機構進駐。由此可見,若沒有填海,香港的金融活動,將會大為減少。

  反對「明日大嶼」計劃的其中一個論點是擔心天災風險增加。中文大學滬港發展研究所所長宋恩榮早前在報章撰文指出,若當年的港英政府因為害怕水浸風險而沒有進行觀塘、荃灣、啟德機場、九龍灣、葵湧貨櫃碼頭、沙田、大埔、屯門等地的填海,就沒有今天的香港。他更反問:「為何回歸後的香港人會變得如此目光如豆及不思進取?」

  填海與開發棕地無衝突

  獨立經濟學家巫伯雄指,填海造就基建,若果大規模填海落實,可增加就業機會,從而提升生產力。他認為,現時土地供應不足,居住環境狹窄,難以吸引高質素人才來港;若土地供應增加,可提升市民生活質素,吸引高質素人才來港。

  縱然「明日大嶼」為香港的經濟及樓市長遠皆帶來正面影響,但香港仍有聲音指,「明日大嶼」願景是「倒錢落海」,甚至指控港府此舉是淘空香港庫房。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強調,填海與開發棕地沒有衝突,香港經濟的制約在於不夠土地,惟有靠填海才可滿足商業土地需求。

  原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第九至十二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則認為,香港要發展,就要有土地供應,強調「東大嶼都會」不會「推冧」樓市,若要為香港長期打算,則起碼要作前期研究。

  38名香港經濟學者昨日發表聯署聲明,力撐「明日大嶼」願景。聯署聲明指,人工島帶來的財政收入,單計算賣地已可回本;而工程費用可以在未來二、三十年攤分,每年不過數百億元,以港府的財力是綽綽有餘,就算超支仍有足夠安全空間。聲明指,「明日大嶼」不但是可負擔方案,更是上佳投資。

  土地價值幾何級數上升

  對於「明日大嶼」願景是「倒錢落海」之說,有份參與聯署的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雷鼎鳴早前在報章撰文反駁指,「倒錢落海」之說只是經濟文盲才會用,又指坊間輿論指填海成本逾萬億元是「誇大」及「無中生有」。同樣有份參與聯署的羅祥國亦指,坊間反對填海的言論是恐嚇香港人,懷有政治目的。

  另外,「明日大嶼」的收支方面,同樣是香港各界關注焦點。麥萃才認為,「明日大嶼」無可能蝕本,若土地分為商業及住宅形式售出,肯定會大賺。巫伯雄亦認為,「明日大嶼」非一朝一夕完成,其市場價值及效益遠高於開發成本,相信填海後的土地價值會以「幾何」級數上升,回報相當可觀。

  學者觀點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所經濟政策研究計劃主任、第八至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羅祥國:

  大規模填海有利港府整體規劃,穩定地創造土地供應;若香港要繼續成為商業中心,填海很重要。

  前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第九至十二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

  「東大嶼都會」不會「推冧」樓市,香港要發展,要有土地供應。若要為香港長期打算,起碼要作前期研究。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

  填海為增加土地供應的其中一個方式,與開發棕地沒有衝突。制約香港經濟在於不夠土地,唯有靠填海才可滿足商業土地需求。

  獨立經濟學家巫伯雄:

  填海造就基建、增加就業機會、提升生產力。若土地供應增加,可提升市民生活水平,吸引高質素人才來港。

  各地填海規模遠比香港大

  環顧全球,沿海城市靠填海擴大城市規模是慣常做法,香港以外眾多的地區填海造土地,例如新加坡、日本、澳門、深圳等。新填出來的土地可安置更多人口,興建大型基建和商業地標,有助經濟蓬勃發展。

  面積比香港還小的新加坡,多年來便積極以填海擴大土地面積,由當初獨立時只有580平方公里,經大規模填海後,已擴大至現時720平方公里,增加了面積約25%,是全球填海造地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政府每10年檢視一次填海方案,現時最新的填海計劃是在濱海灣、大士港口、裕廊區等地方動工,目標於2030年把全國面積擴大至777平方公里。

同樣地小人多的新加坡,填海規模比香港大得多。 資料圖片

  有「全球最佳機場」之稱的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超過一半面積是由填海得來,而在樟宜機場的擴展計劃中,亦由填海來帶動。再者,填海後落成的濱海灣金沙及濱海灣金融中心,為新加坡帶來了旅遊及金融業方面的經濟貢獻。

  澳門六成土地由填海而來

  在填海造地方面比新加坡更甚者,要數香港毗鄰的澳門。其實現時當地超過60%的土地都是從填海而來,民間有一句話謂:「澳門人創造澳門。」過往,青洲、黑沙環、新口岸、南灣、澳門國際機場等多地透過填海誕生,澳門面積得以大幅擴張。時至今日,澳門的填海工程依舊未有停下,新城區填海計劃納入「澳門五年(2016年至2020年)發展規劃」內,5幅新填海地段總面積約350公頃。

  鄰近香港的深圳市,去年公布了《深圳市城市建設與土地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在2020年前,在深圳填海約28平方公里(2800公頃),以配合大灣區發展,填海活動正在熱烈進行。

  除了地少人多地區需要填海造地之外,為推動城市發展,日本很早便有填海活動,近年的大型填海工程,則包括1966年起動工的神戶港灣,以及1972年開始的神戶六甲人工島計劃。前者共花15年經營,後者需時長達20年,兩者皆有商住及物流方面的建設。

  香港基層市民住劏房慘不忍睹

  其實香港自19世紀中以來已經開始填海,港島中環和上環等商業核心地帶,從前都是一片海洋。資料顯示,現時香港約72平方公里土地為填海新增地,佔全部面積約6.5%,與新加坡及澳門相比,香港填海規模其實算很少。然而,香港解決土地困境的迫切程度遠超新加坡和澳門。事實上,現時本港公營房屋短缺,大量市民輪公屋、住劏房,可謂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上樓無望的基層市民怨聲載道,極需新土地建屋。此外,至2030年,估計香港人口將超越900萬。

  當然,事情總有兩面,填海帶來的環薄爭議,是多個地區皆需要面對的。不過,動輒誇大其詞恐嚇市民,聲言填海會耗盡香港財政儲備的做法,並不能使市民信服。

  權衡多方利弊,汲取各國經濟,填海仍舊是本港解決土地困局良策。東大嶼都會計劃,日後有望打造成第三個商業核心區以及新市鎮容納眾多人口,對香港未來發展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鍾智维]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