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多牛传媒以2000万美元现金、外加价值4000万美元公司股票的支付方式,购入人人网。后者作为Web2.0时代SNS社交产品的最典型代表,以这种方式宣布离场。
人人网落幕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错失移动端兴起风口、目标受众过于狭窄、团队管理运营等问题。但根本来讲,作为一款社交类产品,人人网因无法继续满足用户使用需求,而被新生事物逐渐替代。一款款社交产品的逐渐演变,折射用户需求的演变,以及社交类产品核心特质。
提及中国社交产品,是如今互联网大佬们都曾经小试锋芒的领域。第一种类型当数BBS。第一个BBS站点为曙光站,系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于1994年5月开通。这个名字或许过于陌生,次年,马化腾在自家搭建慧多网深圳站点,起名为Pony-soft。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内社交圈层处于蛮荒状态,知名的猫扑、天涯、豆瓣、ChinaRen,以及腾讯、网易、新浪相继诞生,“灌水”、“潜水”、“隔壁”、“菜鸟”等术语随之流传。
再之后,中国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以六度空间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化网络SNS,正在大洋彼岸,被Friendster与Myspace推动演进。
2005年,学成回国的王兴与校友上线模仿Facebook的校内网,其后被陈一舟的千橡收购并更名为“人人网”。2008年3月,定位白领圈的开心网成立,创新上线的朋友买卖与争车位应用,使其产品发生社交裂变,并在一年后注册用户量突破1500万。新浪朋友、搜狐白社会、淘宝淘江湖、阿里人脉通、QQ校友也相继诞生。2009年11月,QQ上线空间功能与农场游戏,迅速压制住开心网与人人网。
第三波转折发生在2009年年末,新浪上线微博,抢占舆论高地,晚了八个月的腾讯微博追赶得身心俱疲,最终于2014年发布官方公告称,当时的网络媒体事业部(OMG)进行调整,微博产品运营团队与新闻团队整合。而腾讯微博进入维持运营状态,被战略性放弃。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国内社交产品一路演进过程可以看出,社交是中国互联网迭代最为频繁的领域,一方面因为社交本身是所有用户的强需求;另一方面,之前每代产品均存在未能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点,因此才会被后来者替代,未来,社交产品仍将不断迭代下去。
社交产品也在新的细分领域。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字节跳动党委书记、副总裁张辅评透露,截至2018年10月,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DAU)已经突破2亿,月活跃用户(MAU)突破了4亿。为阻击抖音,腾讯重启微视产品,并投入30亿元补贴。
除了社交产品激烈的外部竞争,即便在腾讯集团内部,也会对社交产品的定位再思考。
2014年,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汤道生曾对微信与QQ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区分——业务方向上,微信主打服务,QQ主打营销;用户关系上,微信在深、QQ在广;商业策略上,微信克制保守,QQ丰富、多元,更加激进和开放。
根据腾讯最新财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0.82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0.5%。而QQ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03亿,比去年同期下降4.8%。
刘兴亮称,微信占据成年人社交圈层,而青少年为躲避长辈,以及习惯于QQ空间社区模式,较为集中于QQ平台之上,这一点也恰好满足“不同时代、不同产品,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特点。
天奇阿米巴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魏武挥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判断社交类产品的生命周期,首先要区分社交和社区的不同。在他看来,社交类产品偏通信向,比如微信早期版本就集中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包括桌面QQ、MSN,乃至阿里旺旺,都是通信向。但如果社交类产品用户黏度高,而不配合社区运营,一般难以成功。例如MSN社区味道很淡,旺旺则更甚,仅仅是买卖双方的沟通工具。而社区类产品,核心是“主题式聊天”。如当时BBS热帖,基于某个特定主题,可以“盖很多层楼”,实际今天的微博仍有很强的“BBS盖楼属性”。有聊天主题存在,社交切换就容易很多。因此,具备社区特性的社交产品,具备更多机会。
把握社交与社区属性,成为产品定位的关键,典型案例便是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魏武挥称,新浪微博并非社交产品,它曾尝试过转型社交,但彼时QQ过于强大,遂放弃,以社区性为主线发展至今。同时,腾讯微信也很难打败微博,因微博的社区导向是一种公共舆论场,远不同于微信朋友圈的私密性,满足用户另外的社交需求。
再如之前较为火热的子弹短信,曾一度被外界猜测是否会取代微信,在魏武挥看来,其过于侧重通信而无社区特性的模式,并不容易成功。独立IT分析师洪波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并非是再做一个即时通信工具的最好时代——在PC互联网时代,没有第二个QQ;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不会出现第二个微信。
简而言之,下一个真正的社交巨头,只会出现在下一代网络关系与载体中。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