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金墉閃辭能否倒逼世行改革?

2019-01-14
来源:香港商报网
 
  「加入私營機構的機會出乎我的意料,但我的結論是,這是我能夠對氣候變化和新興市場基礎設施赤字等重大全球問題,產生最大影響的途徑。」世行行長金墉上周突然宣布辭職後,對自己即將轉戰的新領域進行了簡要說明。但與其稱之為說明,不如說是感慨更貼切。距離第二任期還有3年多時間便提前辭職,金墉這一在世行史上史無前例的舉動實令業界震驚。惟震驚之餘,人們強烈感受到的卻是「特式」政策下,全球經濟治理面臨的危機與無奈。
 
  受制特式理念 世行舉步維艱
 
  金墉的辭職聲明非常耐人尋味:在很「官方地」讚揚了世行並表示自己很榮幸擔任行長後,話鋒隨即突轉,強調「隨全球貧困人口的訴求提高,氣候變化、流行性疾病、饑荒、難民等問題的規模和複雜性日益增長,世行的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對於接下來的去向,金墉雖強調加入私營機構比較意外,但就明確強調「這是我能對氣候變化和新興市場基礎設施缺口等重大全球性問題產生最大的途徑」。這裏的「氣候變化」和「新興市場基建缺口」兩大關鍵詞,不引發外界聯想到特朗普已無可能。
 
  只要回顧特朗普上任後的表現,就不難看出世行工作的舉步維艱。在氣候和能源政策方面:金墉積極推動綠色能源項目融資,大幅削減對煤電投資的支持,特朗普上任後卻把重振本國煤炭業作為優先事項。在貸款和發展方面,金墉認為世行的主旨是消除世界貧困,特朗普政府去年卻一度拒絕為世行增資,前提是世行須要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收入較高發展中國家上調借款利率。在難民問題方面,世行鼓勵世界大國加強對脆弱國家經濟的扶持,並為接收難民的國家提供免息貸款等優惠政策,但特朗普政府卻對難民豎起了高高的隔離牆。
 
  雖然在一系列問題上都盡量避免與特朗普政府發生直接衝突,但金墉的辭職無外乎宣告:世行的全球治理因為擁有一票否決權的老大,正遭遇嚴重危機!
 
  失信國際社會 美潛規則臨考
 
  世行自二戰後成立以來,美國一直都是該機構的最大股東,由美國提名行長候選人也順理成章成為「潛規則」——75年間行長一直都由美國人擔任。對美國來說,金墉的辭職肯定利於華府選擇更佳人選操控該機構,特別是在特朗普耿耿於懷的如何影響發展中國家取得優惠貸款方面。但是,實現這些利好的前提是美國這次依然能夠像往常一樣,成功推動美國人接任世行行長。惟問題在於,能否繼續如願?
 
  在「特式」理念的推動下,美國多次退出國際多邊機構和條約已招致世界各國的不滿和批評,包括其盟友在內。同時,隨新興經濟體日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力撐多邊體制的國家也在積極推進藉由擴大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表決權的方式,尋求國際機構的變革。在特朗普已失信國際社會的背景下,美國再想將本國人「安插」進入世行勢必面臨很大挑戰。
 
  在金墉宣布辭職兩天後,世行10日宣布了新行長遴選流程,計劃今年4月春季會議前選出下一任行長。不過最新消息仍不太妙。《金融時報》報道稱,特朗普長女伊萬卡已躋身美國計劃提名的新任世行行長名單中。相對於低調的特朗普夫人梅拉尼婭,伊萬卡更被坊間視為真正的美國「第一夫人」。這不但因為她是特朗普集團的執行副總裁,還因為她多次代表美國政府執行外交方面的事務。有人說,伊萬卡之所以成為世行行長候選人,與她2017年與世行合作的一項計劃有關。當年伊萬卡成功推動制定的一項女性創業計劃(為小企業主提供逾10億美元融資),曾得到金墉的大力支持。但金墉也因此被貼上「討好」特朗普、以爭取美國對世行投資的標籤。
 
  遴選公開透明 打破慣例難期
 
  根據世行公布的遴選流程,新行長人選對所有世行成員國開放,並將遵循公開、擇優和透明原則。2012年世行行長遴選時,除美國提名的金墉外,還有來自尼日利亞和哥倫比亞的兩名候選人,這是世行首次出現美國提名人選與其他國家候選人同台競爭的局面,但最終結果並未打破慣例。2008年金融海嘯後世行曾通過增資和投票權改革,提升了發展中國家在世行的總投票權,但一些主要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仍然被明顯低估,美國對世行重大事項依舊握有一票否決權。
 
  值得注意的是,世行本次在新行長遴選條件中特別提出,下一任世行行長必須「堅定承諾和贊賞多邊合作」。面對自己定下的遴選標準,不知世行執董們是否真能做到嚴格遴選人才?
 
  金墉走了,世行能否藉由行長遴選順勢推動自身改革仍是難以樂觀的未知數。
 
  香港商報評論員 魏煒婷

 

[责任编辑:李振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