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港珠澳大橋通車三月 睇橋帶升三地旅業

2019-01-24
来源:香港商报

 

  港珠澳大橋通車滿3月,吸引大批市民及內地旅客前往「朝聖」。「大橋效應」帶動本港旅遊業增長。 政府新聞處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黃雪峰、林駿強、萬家成報道:全長55公里、總投資逾1000億元人民幣的港珠澳大橋於去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至今剛好屆滿3個月。大橋通車後,吸引大批市民及內地旅客前往「朝聖睇橋」,早在首個周日就創下人流高峰。隨着旅客人數不斷攀升,東涌一度出現迫爆情況,港府其後採取多項措施有效疏導人流。香港旅議會指,「大橋效應」帶動了旅遊業增長,惟大橋旅遊配套措施一定要跟上。

  港珠澳大橋創奇迹

  港珠澳大橋是連接大嶼山、澳門和廣東珠海的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大橋2009年12月15日動工,2018年5月23日完工,同年10月24日9時通車。落成後的港珠澳大橋是現今世上最長的沉管隧道及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不僅是中國新的地標性建築之一,更被譽為世界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及「現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橋包括一條長約6.7公里的海底隧道及4個人工島。其中,海中橋隧主體工程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出資建設;海中橋隧工程香港段由香港方面建設,三地口岸和連接線由三地各自建設。在大橋啟用後,穿梭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交通時間將減至約一小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成為現實。

  深受三地市民歡迎

  大橋開通後,一直深受港澳市民及內地旅客歡迎。通車後的首個周日(10月28日),大橋香港口岸就創下7.8萬出入境人次高峰,人流量超出特區政府當初預期,港澳口岸甚至出現逾千人排隊輪候「金巴」的盛況;踏入第二個周日(11月4日),香港口岸出入境旅客進一步增至102919人次;到了11月17日(周六),出入境旅客人數再創高峰,錄得103231人次。

  內地旅客主要透過報名旅行團,目的是親睹港珠澳大橋的宏偉。據本港旅議會紀錄顯示,去年12月首三個星期(12月1日至16日) ,有約960個內地旅行團經港珠澳大橋來港,較11月同期的約580團增加65%。踏入今年1月,首星期(1月1日至8日)已有約2500個內地訪港旅行團登記,當中約4%(即100團)經港珠澳大橋來港,而由其他口岸入境經大橋離境的則有1080團,佔總數約四成。在「港珠澳大橋效應」下,旅議會預料今年春節期間,每日平均會有140至150個內地旅行團訪港,按年增加5%至10%。

  東涌擁堵及時解決

  由於不少內地旅行社開辦「大橋一天團」,因此多數情況下會安排旅客到鄰近的東涌購物及遊覽,導致附近地區人流爆滿,對區內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些許影響。針對上述問題,三地政府與旅遊業界經過商討後,隨即推出多項改善措施,當中包括廣州市旅遊局於11月中發出《關於規範港珠澳大橋組團遊的緊急通知》,要求旅行社盡量不安排周末出行,而沒有出境旅遊資格的旅行社則不可經營出境旅遊業務。其他措施還包括額外增加「金巴」數目、實施「金巴」車票限售、優化機場巴士路線、在大橋香港口岸增設攤檔等。

  這些措施很快便發揮了作用。據入境處資料顯示,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12月1日出入境77769人次,較前一個周六(11月24日)的84341人次下跌約7.8%。到聖誕節假期(22日至26日),錄得5494426人次經本港各口岸出入境,當中港珠澳大橋及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兩個相繼啟用的大型基建項目,共吸引近80.5萬人次使用,佔總出入境人次的14.6%,充分反映兩項基建逐漸成為市民及遊客出遊的選擇。

  東涌B6綫巴士站。資料圖

  旅遊配套何時跟上

  日前,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接受本報訪問表示,港珠澳大橋自去年10月開通後,11月份內地旅客人數已較前年同期錄得上升,證明「大橋效應」有助帶動本港旅遊業增長。

  雖然「大橋一天團」至今熱潮未減,惟黃進達擔心「大橋效應」或難長期維持,因港珠澳大橋始終是基建工程,並非旅遊景點,旅客不能停留遊覽。他還提到,珠海口岸人工島已預留地方設置旅遊配套,希望能夠盡快與內地相關部門商討細節;同時,他希望港府亦考慮在香港口岸人工島設置旅遊配套,長遠提升對旅客的吸引力。

  【业界声音】大橋車流緣何遜預期?

  港珠澳橋通車以來,出入境旅客人次雖然理想,但整體車流量卻遠遜預期。

  根據2008年可行性研究報告,車流量原先估計為每日9200至14000架次,即每小時383至583架次。而據大橋管理局資料顯示,去年10月24日開通當日早9時至晚10時,大橋收費站總車流僅2305車次。在開通首個周六(10月27日),總車流僅約2700車次,翌日則稍增至3120車次。踏入11月,車流稍有上升,3日上午8時至4日上午8時,總車流為3704車次,4日上午8時至5日上午8時則有4225車次。不過,11月車流整體未如理想,基本維持在3000車次水平。

  另據運房局表示,截至去年12月23日,大橋收費站總車流累計達208658車次,日均車流量為3365架次。即使按最低目標車流量9200架次計算,日均車流量只達初期估算最低流量的36.6%。

  業界慣性影響整體車流

  港珠澳大橋車流量不似預期,香港陸路客貨運輸業議會主席蔣志偉坦言,業界對此亦「大跌眼鏡」,惟相信與澳門物流區未知何時開放及「業界慣性」有關。他指,特區政府一直有與業界溝通,並推出多項措施配合業界需要,對業界幫助很大,但當司機進入內地口岸時卻遇到不少難題。

  蔣志偉解釋,貨主運送貨物到內地時均需委託過關公司,惟由於內地口岸的陸路貨運過境檢查較海運嚴厲,曾有司機向他反映即使是「空車」,也會被內地海關人員扣留四五小時進行檢查,貨主普遍不敢貿然轉換新關口,因此導致大橋車流量未如理想。他希望內地政府能在過關流程方面加強與業界合作,吸引更多貨主採用大橋過關。

  【议员建议】善用口岸資源 優化通車規則

  港珠澳橋開通至今3個月,大橋積極效應有目共睹。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離島區議員周浩鼎指,這個國家級工程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東涌區內旅客人數亦有紓緩,惟希望當局做好迎接農曆新年人流高峰準備。他建議大橋香港口岸上蓋用地應發展成購物城、休憩娛樂等用途。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認為,香港與內地須進一步做好通報等工作,令內地團不再「井噴式」經大橋到港,並希望可放寬大橋有關旅遊巴士安排。

  本港口岸可發展橋頭經濟

  周浩鼎指出,大橋香港口岸發展其實有所滯後。微觀而言,香港口岸旅檢大樓仍有6個舖位丟空,他建議商家善用這些「吉舖」用作零售用途。宏觀來說,整個香港口岸上蓋用地絕不應「曬太陽」。

  周浩鼎。資料圖

  周浩鼎稱,如果口岸上蓋用地加以善用,能發展出極具規模的「橋頭經濟」,既可做旅遊消費用途,又可建立大型休憩設施。他還舉例說,該用地若建成大型購物城,讓遊客購買日用品等產品,就可疏導東涌人流。至於大型休憩設施,則能讓遊客「打卡到此一遊」,這樣遊客就未必湧到其他社區遊覽。

  他還直言,有關做法其實不難,「只在乎政府做不做」。為此,他促請政府盡快重啟相關規劃安排,並相信大橋配套問題可一步步解決,發揮更大作用。

  旅遊界冀港府放寬跨境巴

  旅遊界議員姚思榮指,大橋開通3個月來,總括而言運作順利。開通初期,大橋的確出現交通及安排難以預料的情況,幸好現在有關情況已回正軌。他明言,香港與內地方面通報做得很好,內地來港旅行團安排亦明確地交予本港旅行社、導遊處理。內地方面還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廣州市旅遊局發出促請旅行團避開周末人潮高峰的緊急通知、設有登記制度以杜絕非法旅行社到港、內地遊客限購大橋穿梭巴士「金巴」車票,等等。


姚思榮 资料图

  接下來,他期望政府可放寬大橋跨境巴士安排。目前,大橋香港口岸路段只予「金巴」,希望可進一步讓直通旅遊巴士恢復行駛,這樣市民既不必到口岸找「金巴」,也能更放心地從大橋到達珠海等地。

  此外,隨大橋運作陸續暢順,姚思榮希望可將旅遊業界現時三日的預報時間放寬,甚至是取消,讓業界得以安心帶團。

  國家文旅部回函工聯會 規管旅團 遏制亂象

  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吸引大批旅客慕名而來,惟因部分內地旅行團管理混亂、無牌經營,亦無按香港法例進行接待,一度造成大橋交通混亂,對附近居民亦造成較嚴重影響。有見於此,全國政協常委、工聯會榮譽會長林淑儀和全國政協委員、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去信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反映情況並提出改善建議;有關信件於上月獲確切回覆。

  工聯會昨公布,林淑儀和黃國於信件提到,大橋開通後,有內地旅行團以自由行之名逃避規管,沒有由持牌香港旅行社接待,明顯違反國家及香港相關規定。這些涉嫌無牌經營的旅行團更肆意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接載團員,令大橋車輛不勝負荷造成混亂,假日情況尤其嚴重,過於集中的人潮也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秩序。

  旅客於東涌等候巴士往返香港口岸。記者馮俊文攝

  有效遏制無證非法經營

  雒樹剛回函指,就以上問題,文化和旅遊部專門派工作組赴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開展實地調研,深入了解情況,並與廣東省有關方面研究提出對策建議,並採取相關措施:

  第一,要求廣東當地和周邊省份旅行社合理安排旅遊線路,優化旅遊產品結構,倡導旅行社盡量組織安排兩日以上旅遊產品,規避周末、節假日高峰期。

  第二,督促旅行社守法經營,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旅行社條例》和港澳地區法律法規,確保落實委託香港當地旅行社安排接待,同時加強對領隊的培訓教育,提醒遊客自覺遵守香港地區法律法規和當地習俗。

  第三,加大旅遊執法力度,開展經大橋旅遊團隊專項整治工作,嚴厲打擊非法經營旅行社業務和非法從事領隊、導遊業務行為,同時做好疏導旅行團及散客工作。

  第四,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與香港旅遊事務署、香港旅遊業議會以及澳門旅遊管理部門就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在遊客管控、互利共贏、文明旅遊、聯合執法等方面加強溝通交流,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雒樹剛表示,經各方共同努力,經港珠澳大橋赴香港旅遊的團隊人數趨於平穩,無證非法經營現象亦得到有效遏制。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