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推動灣區教育合作

2019-03-04
来源:香港商报

   蕭楚基

  中央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標誌大灣區建設踏上新台階。香港教育界應充分利用本地和內地的不同優勢,達致香港與內地教育界互利共贏的局面。本文將由幼兒教育到專上教育的「縱面」,以及由學生到教師的「橫面」兩個方面,闡述香港與內地教育界於綱要中的合作空間。

  綱要指出,到了2035年,大灣區將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屆時基本實現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因此,香港教育界的眼光不應只集中在本地,而是要放眼大灣區。將來無論是學生抑或教師,到內地接受教育或任教絕對會是一個可行的選擇。而本港和內地的科研和學術交流,也只會越來越頻繁。

  合作辦學育人才

  筆者先從「縱面」闡述香港與內地教育界的合作空間。大專教育方面,綱要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鼓勵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鼓勵探索開展相互承認特定課程學分、實施更靈活的交換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轉化等,並支持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香港擁有多所世界級的優質大學,其中三所大學更躋身全球大學排名前50位,足證香港的大學在學術領域已獲國際肯定。目前部分香港的大學已在內地城市合作辦學,累積了十分豐富的經驗,相信對提升香港及內地高等教育水平絕對有正面作用。

  此外,綱要推進粵港澳職業教育於不同方面的合作,創新內地與港澳合作辦學方式,支持各類職業教育實訓基地交流合作,共建一批特色職業教育園區。將來港人和內地居民互相跨地域就業也將成為新趨勢。澳門的旅遊業優勢、香港的金融服務業優勢,及內地的創科和工業優勢,均有助培育不同方面的人才,因此香港職訓局轄下機構、文憑課程以及其他成人教育課程,與澳門及內地的職業教育機構絕對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在中、小學及幼稚園方面,綱要鼓勵粵港澳三地中小學校結為「姊妹學校」、研究探索三地幼兒園締結「姊妹園」。筆者相信透過粵港澳三地幼、小、中學的相互交流,能有效拓闊本地教師和學生的視野,並借鑒其他地區的教育優勢,以提升本地教學質素。近年香港積極推展STEM教育,而內地學校則強於國文及數學教育等,相信兩者有極大互補空間。而香港的辦學團體也可考慮到內地開設提供本地課程的港澳子弟學校。

  內地就學教學更便利

  至於「橫面」方面,綱要對香港學生到內地就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持回鄉證在內地就讀的學生,可享有與內地學生相同的交通、旅遊門票等優惠。為方便到內地就業的港人子女於內地就學,鼓勵廣東建設港澳子弟學校或設立港澳兒童班,並提供寄宿服務,若將來選擇回港就讀,也不必擔心銜接問題;若港人子女選擇於內地繼續升學,則會透過擴大內地學位供給,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順利參加高考,並研究賦予港澳居民子女在內地接受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權利。

  在教師層面,綱要研究開放港澳中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到廣東考取教師資格並任教,為香港教師提供更多的就業選擇。雖然目前內地教師的薪酬普遍低於香港教師水平,但筆者認為,隨着國家高速發展,香港和內地教師的薪酬水平會逐漸拉近,個人的發展和晉升機會亦會更多;此外,香港大部分教師均擁有崇高的教育理念,又怎會囿於地域的限制?相信將來會有越來越多香港教師到內地任教。

  正如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回應傳媒提問時指出,局方正與內地討論香港合資格人士到內地任教,及港人子女在內地就讀政策的詳細安排;局方亦與本地的辦學團體探討在內地設立港人子弟學校的意向。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充滿挑戰的國際大環境下,香港所有教育持份者必須牢牢抓緊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為香港和國家構建更好的未來。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