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2

首次以日本古籍为出处 日本新年号出炉:令和!

2019-04-01
来源:观察者网

  当地时间上午11时40分(北京时间上午10时40分),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召开记者会,宣布新年号定为“令和”,成为自“大化”以来,日本历史上第248个年号,该年号将于5月1日新天皇即位时进行更换。

  日本现任明仁天皇将在4月30日“生前退位”,皇太子德仁将于5月1日即位新天皇,当日零时开始正式启用新年号“令和”。自此,始于1989年1月的“平成”时代,仅剩1个月便将退出历史舞台。

  新年号公布的前一天,安倍晋三在东京就决定新年号一事对记者表示,“希望听从各方意见后,再进行决定”。菅义伟则在广播节目中称,“希望能够选出一个符合新时代的年号。我希望(这个年号)能够深深地扎根于日本人的生活当中”。

  安倍:新年号蕴含心灵靠近诞生文化之意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记者会上称,新年号“令和”“蕴含人们的美丽心灵相互靠近,文化诞生并成长的意思”。

  安倍就新年号“令和”出自《万叶集》表示,“是象征我国丰富的国民文化和悠长传统的日本古籍”。

  安倍还称,“希望和国民们一起,建设对年轻人而言洋溢希望的日本”,透露选定该年号是意识到了年轻人。

  安倍强调:“通过对和平时期的感谢,我方重申,我们决心与我国的人民一起为充满希望的未来开辟道路。”他还表示,希望下代日本天皇的年号“将被人们广泛接受并扎根于日本人民的生活中”。

  据悉,新年号出自《万叶集》,引用了“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佩后之香”一句。

  安倍晋三今日阐明新年号含义,并首次通过首相官邸官方账号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现场直播,此举被认为是符合新时代的宣传手法。

  创下4个首次

  据环球网报道,日本新年号“令和”创下4个首次:

  第一,日本宪政史上首次因天皇“生前退位”而进行的改元。战前,日本年号是以天皇为中心决定的,1979年出台的《元号法》规定由内阁负责决定。遵照这项法律,此次是继1989年1月的“平成”之后,第2次由日本内阁决定。不过,与因昭和天皇驾崩而变更年号不同,因天皇“生前退位”而变更年号在日本宪政史上还是首次。

  第二,首次在新天皇即位前,由现任天皇签署政令公布新年号。1日上午,日本内阁决定新年号“令和”,现任天皇签署政令后对外公布。在新天皇即位前公布新年号的做法史无前例,此前还曾遭到坚持“一世一元”的保守派的猛烈批评。不过,为了避免变更年号带来的不便,日本政府还是决定提前1个月公布,让各界有所准备。

  第三,首次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自645年日本启用首个年号“大化”以来,过去247个年号中辨明出处的均出自中国古籍,多数是《四书五经》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献。比如“昭和”出自《尚书》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平成”出自《史记》的“内平外成”和《书经》的“地平天成”。因为此前负责选择年号的专家多由通晓中国古典文化的学者担任。

  在这次新年号的评选阶段,有呼声认为,应该站在日本传统文化的立场上,从日本古籍中选取。日本政府对此回应称,此次正式委托提案的专家包括日本文化、中国文学、日本史学、东洋史学等领域的有识之士。

  第四,首次通过网络现场直播。1989年改元“平成”时,时任日本首相竹下登的讲话由时任官房长官小渊惠三代读,并通过电视转播。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这次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仅亲自发表讲话,阐明新年号含义,还首次通过首相官邸官方账号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现场直播,此举被认为是符合新时代的宣传手法。

  创下4个首次的日本改元引发外界关注的同时,也带动了日本各界对新纪元的期待。《日本经济新闻》认为,新年号有望给日本的政治和外交带来转机。安倍政权如何度过与重要政治日程重叠的改元元年,关乎着下个时代内政外交的路线方针。启用新年号的日本,政治经济氛围恐怕发生巨大变化。

  年号典出何处?

  “令和”出自《万叶集》卷五“梅花诗卅二首并序”的序文部分:“天平二年正月十三日,萃于帅老之宅,申宴会也。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珮后之香……”

  整篇序文均以汉语文言文写成。作者被认为是公卿大伴旅人,写于天平二年(730年)。日本学界此前就认为“梅花诗卅二首并序”在构成和语句上,从王羲之《兰亭序》和王勃、骆宾王等初唐诗序中所学甚多。

  “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一句在中国作品中有类似表达。汉代张衡所写的《归田赋》中有“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薛元超在唐高宗时期(7世纪末)所写的《谏蕃官仗内射生疏》中有“时惟令月,景淑风和”的句子,这篇文章收录于《全唐文》。

  本次明仁天皇确定提前退位后,日本国内就出现了希望新年号能首次出自日本古典的声音。共同社称政府收到的候选中包括出自日本古典的方案。但日本古典中常会摘录引用中国古典,共同社和《朝日新闻》此前都认为,本次很可能出现“中日双重出典”的情况。

  日本古典研究者介绍:“日本古典中有很多由汉语文言文写成的作品。究其根源都来自中国古典。越是有格调的语言表述,这样的倾向越强。”

  例如奈良时代编纂的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被认为有很多出自中国《昭明文选》。以文言文书写的《古今和歌集》序文“真名序”中也有很多引用自《诗经》和《昭明文选》。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文学专家E氏对NHK表示,从日本典籍中找很困难。他也认为日本典籍要引经据典的时候肯定会使用中国典籍,并不能简单地说“这就是从日本典籍中来的”。E氏自己与皇室有关系,老师市古贞次还参加了上一次年号拟定。

  不过NHK报道也提到,有政府人士表示:“要从日本典籍中寻找,并不是现在刚提出的。当然会很困难,但好好找终究是找得到的。”

  但从学者的角度而言,硬要分出个中国典籍还是日本典籍似乎并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日本文学研究资料馆馆长罗伯特·坎贝尔的发言很有代表性:“东北亚是一个汉字文化圈。年号出自中国典籍还是日本典籍,事情不能对立地看。”

  年号如何选出?

  本次新年号的公开选定工作开始于3月14日。菅义伟3月24日公布,从日本文学、中国文学、日本史学和东亚史学四个领域中选出多位学者,于3月14日委托其草拟新年号候选名单。每位学者大约草拟2至5个备选年号,同时还会附上意义和出典。

  4月1日清晨,菅义伟首先听取内阁法制局长横畠裕介的意见,遵从相应原则,从十几个的大名单中选定数个作为最终候选范围。上一次改元选出三个,NHK据相关人士透露,本次最后候选有6个。

  政府选定年号遵守以下几个原则:1.意义美好,符合国民理想;2.两个汉字;3.好读好写,属于日本“常用汉字”,单字最多12至15画;4.避免与此前使用过的年号和谥号重复;5.避免社会常用词,如不和常见人名、地名和企业名重复。

  目前,日本网络上兴起很多新年号票选人气榜。政府人士称,名列榜单前几位的也要避免。

  此外,日本常常使用年号的首字母缩写,如明治(Meiji)缩写为M,大正(Taisho)缩写为T,昭和(Showa)缩写为S,平成(Heisei)缩写为H。新年号会避免首字母出现M、T、S、H四个字母。


  如今网络时代还坚持印刷号外的日本媒体(Twitter 图)

  菅义伟选出最终候选范围后,在当地时间9时30分左右于首相官邸举行各界专家恳谈会。政府向专家展示最后名单并征求意见。恳谈会进行约40分钟。

  菅义伟在3月2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当天的讨论会议已确认专家恳谈会成员名单。但为了不给专家个人提前带来困扰,具体名单将留待4月1日公布。

  专家组共有9人,包括日本新闻协会会长白石兴二郎、日本广播协会(NHK)会长上田良一、日本民间广播联盟会长大久保好男(以上代表传媒界)、日本私立大学联合会会长镰田薰(教育界)、前最高法院长官寺田逸郎(法律界)和前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榊原定征(经济界)。

  此外,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以及两名女性——直木奖得奖作家林真理子和千叶商科大学教授宫崎绿也名列其中。

  各家专家恳谈会现场,左侧为各界专家,右侧为政府人士(NHK新闻报道截图)

  恳谈会于当地时间10时8分结束。菅义伟将恳谈会结果向安倍汇报后,赴众院议长公邸听取众参两院正副议长意见。

  左侧为众参两院正副议长,右侧为官房长官菅义伟(NHK 图)

  10时41分,菅义伟回到首相官邸准备参加全体阁僚会议。会上全体阁僚磋商后,最终召开临时内阁会议决定新年号。

  上周五(3月29日),安倍上午拜访皇宫与天皇会面,下午赴东宫御所与皇太子会面。外界猜测,安倍汇报了4月1日新年号选定流程及多个年号备选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皇太子德仁本人就是一名历史研究者,主攻交通史。

  保密万无一失:

  盆栽里都查过没有窃听器了

  为保障年号公布前不会泄露,日本政府全力做好各种保密措施。时事通讯社称,年号方案被存放在内阁官方的金库中,就连官邸建筑物内的盆栽都已经检查过有没有窃听器。

  政府已经要求参加恳谈会的专家、两院正副议长和全体阁僚配合工作不携带通信工具,正式公开前避免与外界接触。即使恳谈会专家身份显赫,但也要求在进入官邸前接受随身物品搜查,去卫生间也要工作人员随行。

  但与国会协调一度出现困难。日本政府本来准备参考1989年改元“平成”时的旧例,在国会议事堂内的常任委员长室听取两院正副议长意见。但众议院副议长、在野党立宪民主党的赤松广隆反对“这实际上就是软禁房间里”。

  国会常任委员长室(众议员小此木八郎Blog图)

  于是众院议长大岛理森出面协调,把地点改在自己的公邸。这样两院正副议长在年号正式发布前至少可以在公邸内自由活动。

  虽然还是“软禁”,但至少宽敞了不少(Google地图截图)

  谁起草了年号?

  NHK称,政府为了以防万一,早在改元平成(1989年)后就秘密委托多位学者考虑新年号。政府人士透露,迄今这么多年收到的备选没有一百个也有几十个。到今年2月底,已经缩小到十几个了。

  对于菅义伟3月24日的发言,NHK解读:这代表年号选定已进入最后阶段。政府已经正式与剩下十几个备选的起草人补齐了正式委托手续。

  依惯例,日本政府不会公布年号的起草人。1989年时,各界专家在恳谈会上看到的是三个备选方案:平成、修文和正化。但日本政府在恳谈会上并没有附上起草人姓名。

  唯一的线索就是当时内阁内政审议室长的场顺三2015年接受采访时的证言:平成由东亚史专家、东京大学教授山本达郎起草;修文由中国文学专家、九州大学名誉教授目加田诚起草;正化由中国哲学专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宇野精一起草。

  (从上至下)山本、目加田和宇野。(NHK 图)

  的场还透露,除了上述三人,还委托了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市古贞次。市古就是日本文学专家。

  的场表示,能被政府找上门的学者至少要符合这几个标准的一个:1.日本学士院会员(相当于中国两院院士);2.文化勋章获得者或文化功劳者;3.拥有其他世界知名的重要贡献。对于出身院校,虽然不局限于东京大学,但至少是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九州大学这种老牌国立大学。

  “大学教授们也会嫉妒别人,到时候说什么‘凭啥是他不是我’可就难办了。”的场在接受NHK采访时如此解释。

  的场后来历任国土事务次官和内阁官房副长官,今年84岁。(NHK 图)

  讽刺的是,要成为真正的年号起草人,老教授们必须要比天皇活得久。

  政府为了以防万一提前征集年号,此举虽然合理,但毕竟不能大张旗鼓地公开进行。按常理,拟定下一个年号要等到天皇驾崩后或确定退位后进行,政府此时才能与学者“补齐”正式委托手续。

  而符合标准的著名学者大都年岁已高,难免出现先走一步的情况。逝者无法补齐手续,为了不出现程序漏洞,起草人如果去世,日本政府就会将其起草的年号方案排除在外。

  “令和”,还是没能抹去中国痕迹

  日本新年号为“令和”出自日本诗歌集《万叶集》,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个源于日本古籍的年号。

  然而,《万叶集》与中国古典文化之间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日在记者会上介绍称,“令和”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愿每位日本人,都能如度过寒冬、在春日中盛开的梅花一般,在对明天充满希望的同时,各自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安倍还说,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文化以及四季皆美的大自然代表着日本的国民性,要坚定不移的把这一国格移交给下一代。希望人民在美丽的心灵当中,孕育滋养出文化,正因怀有此番心愿,最终将年号选定为“令和”,象征着新时代的来临。自此“令和”成为645年日本启用首个年号“大化”以来,历史上的第248个年号,也是首个出自日本古籍的年号。

  具体来说,“令和”出自《万叶集》第五卷《梅花之歌》32首的序文,“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珮后之香”。在“令和”之前的247个年号中,凡是得以辨明出处的年号均出自中国古籍。  

 

  NHK新闻报道截图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和歌集,收录诗歌4500余首,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诗经》。尽管被看作是日本古籍,《万叶集》仍然无法抹去源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公开资料显示,《万叶集》借鉴了中国诗歌的题材、形式以及表现方法,收编了部分汉诗。值得一提的是,《万叶集》成书时,日本尚未拥有自己的文字,全部诗歌采用汉字为注音符号记录而成。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日籍教授、原日本读卖新闻编辑委员加藤隆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万叶集》第五卷《梅花之歌》的原文部分,还是按照古代中文的写法记录下来。而且,《万叶集》收录了118首关于梅花的诗歌,看得出是受到了中国审美的影响。不过“和”代表“和风”,因此加藤隆则认为“令和”带有中日融合的含义。 

  日本现任明仁天皇将在4月30日“生前退位”,皇太子德仁将于5月1日即位新天皇,当日零时开始正式启用新年号“令和”。自此,始于1989年1月的“平成”时代,仅剩1个月便将退出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