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民建聯走訪灣區創科基地 李慧琼籲港青把握機遇

2019-04-27
来源:香港商报

考察團到福田的人才公寓參觀。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林駿強報道:民建聯結束一連兩天到粵港澳大灣區考察,走訪深圳、廣州及佛山多個城市,了解當地的青年創業孵化器、科技展示交流中心等。主席李慧琼總結行程時表示,本港年輕人應給予自己多一個機會,到大灣區走走,了解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她說,到大灣區創業既得政府支持,也獲企業支持,民建聯在未來會與各界別、年輕人等一同探索大灣區發展空間。她期望年輕人立足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走訪多個創科基地

  民建聯大灣區考察團於25日及26日舉行。李慧琼、會務顧問兼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副主席陳學鋒、秘書長王舜義、立法會議員葛珮帆等人,前往深圳、廣州、佛山,到訪當地的創新創業基地、青年創業孵化器等機構。

  考察團的行程緊湊,所到之處包括福田區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前海夢工場、位於廣州大學城的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創業基地、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青創空間。這些創業孵化器提供多項支援,如讓初創企業運作的辦公室、營運所需的資金、作為配套的人才公寓等。

  舉例而言,位於福田的水圍檸盟人才公寓,約400呎的單位,企業人才只需付每月大概2000多元人民幣的租金。廣州大學城的創業孵化器,已有多個行業進駐,如金融科技、網購、環保等,他們做好「研究及開發」工作,使產品、服務更為貼近市場。

  接觸多項創科成果

  考察團到訪佛山工合空間孵化器──粵港澳科技展示交流中心、三山科創中心,了解佛山當地的創業孵化器最新運作情況。

  考察團接觸一些到大灣區創業的港青,涉及的業務範圍十分廣泛,如3D顯示技術、智能親子玩具、網上學習課程等等。他們願意到大灣區發展,除了是因為政策支援外,也是看準大灣區7000萬人口的龐大市場;考察團亦參觀了工合空間佛山站,這是粵港澳科技展示交流中心,展品包括智能沙盤、創智卡片等。

  李慧琼表示,是次考察的主題是「創業是有可能的,創業是很接近的」。只要年輕人願意走出這一步,就會發現有很多不同機會在身邊。如是次考察的不少「孵化器」,既有政府支持,有私人企業支持。

  李慧琼提及,考察時了解許多在大灣區創業的年輕人,本身在香港成長及畢業,已出現不少成功故事。她寄語港青多到大灣區走走,了解當中的機遇。

  與各界創造成功故事

  她說,民建聯作為香港主要政黨,正值剛剛換屆,接下來會趁千載難逢的大灣區發展機遇,與不同行業如專業界別尋找大灣區發展機遇;會透過專業事務委員會及青年民建聯,邀請更多擁有成功香港故事的創業人士到民建聯平台分享,一起找發展空間,與大家一同創造更多成功故事。

  本身是香港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的葛珮帆說,香港仍有不少年輕人抗拒內地及大灣區發展,甚至對此是「零知識」。她提醒道大灣區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直言年輕人不要錯過:「如他們錯過,不走第一步,不會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無論夢想是金融、零售、設計、文化創意等,大灣區都有更大的市場及空間,有不同的支持及支援。」

  葛珮帆:灣區予空間港青發揮

  她又形容大灣區是港青追求夢想的及完成夢想的地方:「他們家在香港,仍然住在香港。他們一星期到大灣區城市數次,視香港是創作原基地,內地是開拓市場及聘請技術人才的地方。」

  葛珮帆指出,大灣區不僅沒有搶香港的人,當中有更多發揮空間:「只要有好的理念,有好的方法,針對不同行業的特點,企業及政府願意支持,加上過來人願支持及輔導,可帶住年輕人一步一步走,在大灣區圓夢。」她寄望部分人士不要抹黑內地,更說如年輕人放棄大灣區這市場,會失去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