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趙燕玲
中美貿易談判日前因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變臉威脅加稅充滿不確定性,前景極不明朗,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已率領中方代表團抵美展開第十一輪談判,但結果如何還未可知,美方談判代表萊特希澤在本周三已發布聲明,基本上確認有計劃美國時間本周五將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提升至25%,中國商務部昨作出回應如美加稅,中國亦將採取反制措施。如果新一輪談判未達到理想結果,中美關稅之戰再度燃起,勢必對全球市場和經濟又是一次震蕩,本港所受衝擊將更大。
香港作為細小外向型經濟體,容易受外部市場變化動蕩影響。去年以來,中美貿易戰拖累全球市場和經濟增長,加上貿易戰雙方都是香港最為重要的兩個貿易夥伴,香港是中美貿易重要轉口港,因此,港經濟勢必會受直接衝擊。本港立法會於去年研究發布了一份《中美貿易衝突及其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報告評估了貿易戰將對香港出口轉口、金融服務業、製造業及食品等多行業都會造成打擊,而香港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首季度經濟放緩亦證實這一點,201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降至1.3%,創2016年以來新低,今年首季GDP增長更大幅放緩至只有0.5%,是逾十年來最差表現,不僅進出口錄得負增長,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私人消費開支等亦下降,說明貿易戰及環球市場動蕩對香港經濟衝擊是多行業、多方面,亦會波及市民生活。
現時可謂香港經濟面臨嚴峻挑戰時期,環球經濟增長受壓,外部需求疲軟,而且經濟數據說明香港內部市場、投資、消費等亦在放緩。特首林鄭月娥昨表示香港出口表現疲軟,情況令人擔憂,港府積極開拓東盟等市場,亦協助中小企;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亦都已表示密切關心市場波動;本港不少企業、銀行和商界亦都表明會因應貿易戰走向及時調整策略,減少損失;而市民消費、投資情緒亦轉審慎、消極。
各界都關注、擔憂香港經濟,本應是全港凝心聚力一齊渡過經濟難關和挑戰之時,可本港立法會卻烏煙瘴氣,一片混亂,圍繞《逃犯條例》修訂反覆拖延「拉布」,某些反對派議員更製造出「雙胞胎」會議和主席鬧劇,近日連維持立法會運作服務的秘書處亦被其捲入紛擾中,令立會陷入困局和撕裂。為填補法律漏洞和處理案件而提出修訂的逃犯條例,卻逐漸被誇大扭曲,上升為政治事件,引發社會爭吵對立,無故消耗香港。試問,香港政治紛爭不斷,官員議員和社會各界都被糾纏於條例修訂之中,如何專注齊力應對環球市場挑戰,如何維持香港經濟穩定?作為關係香港發展、代表市民利益的某些議員們全身心只製造流會、阻礙議程,卻不關心香港經濟正面臨的困難,不關心外部市場環境動蕩,不關心各界對經濟擔憂,不和政府一齊出謀劃策協助香港經濟穩定增長,顯然是本末倒置、別有用心。
當前,貿易戰走向依然撲朔迷離,市場動蕩不能小覷,香港經濟受影響放緩已是事實,所以,別再無謂爭鬧了,香港還是踏踏實實、好好搞經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