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跟着國家腳步走 港銀灣區攻略路線圖

2019-05-21
来源:香港商报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今年2月出爐,明確將加強區內經貿融合。香港銀行界摩拳擦掌,紛紛為拓展區內版圖厲兵秣馬。本報綜合了港銀攻略大灣區的路線圖。

  香港商報記者 馮金鋒

  中銀推本地開設內地戶口

  中銀香港(2388)獲人民銀行批准「先行先試」,推出代理見證開立內地銀行帳戶服務,並可綁定內地電子支付工具。在新安排下,本港居民持有或新開立中銀香港的帳戶以後,即可以透過「代理見證」的方式,開立母行——中國銀行(3988)大灣區分行人民幣戶口,過程毋須提供內地地址,亦毋須親身到內地。現階段有關戶口主要用作存款,以及綁定內地電子支付工具,作在內地消費購物用途。不過,要注意的是,此戶口分第II類及III類,前者配有提款卡,後者沒有,兩者均有存入及轉出款項的數額限制,一旦超過限額就不能再存款或提款。

  渣打增設大灣區業務總監

  渣打(2888)已增設大灣區業務總監一職,由渣打香港資訊科技總監洪滿霜出任,以加強該行於區內的策略發展,及統籌各業務的跨境合作。

  渣打香港行政總裁禤惠儀早前指出,渣打一直致力於大灣區內各城市積極開拓業務,在新的任命下,洪滿霜將帶領和統籌各個不同的業務範圍,為銀行制訂和推動具前瞻性的大灣區業務策略,為客戶提供新穎的跨境銀行產品及服務。

  渣打中國總裁張曉蕾稱,隨國家有序推進兩地金融市場的互通,人民幣跨境業務及理財產品方案的規模及範圍會逐步擴大,大灣區已成為外資銀行未來布局的一個重要區域,也對銀行業服務提出更高要求。

  工銀亞洲成立大灣區公司業務部

  工銀亞洲於4月初宣布成立大灣區公司業務部,以發展灣區業務為重點,加強9+2區域內聯動,為灣區客戶提供綜合、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務。

  工銀亞洲副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武龍指出,香港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之一,在9+2區域中有特殊的地位及優勢。工銀亞洲作為中國工商銀行在境外的銀行業務旗艦,將積極發揮跨境平台優勢,背靠母行及其灣區分行的有力支撐,全力為客戶提供跨境跨市場、一籃子的綜合金融服務。

  香港在DD方面優勢明顯

  實德金融集團策略研究部首席分析師郭啟倫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若內地政策許可,香港銀行作為內地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橋樑角色將會加強。大灣區內地居民或機構可註冊香港銀行戶口,作儲蓄或投資香港及海外金融產品,不過,鑑於人民幣目前還不是國際結算貨幣,海外投資者或機構可藉香港銀行,以購買人民幣相關的衍生產品的方式,以投資內地市場。

  另外,香港銀行在盡職審查(Due Diligence,簡稱DD)及核數方面有良好的信譽,可為海外投資者在大灣區內篩選優良的企業,以作間接放貸投資。這是香港銀行所具備的優勢。

  不過,郭啟倫提到,香港銀行須在業務方面更加電子化,即加強金融科技的發展,才能吸引區內居民。未來內地居民在持有香港銀行戶口時,會享有怎樣的外匯額限制,將會大大影響港銀在區內的發展。

  港銀應先打通兩地戶口

  中銀國際證券執行董事白韌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距離真正讓大灣區內地居民納入香港銀行體系還有一段距離。他舉例說,如果在外匯管制方面沒有明顯改變,便會減低內地居民使用香港銀行服務的意欲,不論存款還是投資。

  他認為,首階段,本地銀行應以便民、方便兩地人員流動為主,如香港人現在可於中銀香港開設內地戶口,方便港人在大灣區內生活、就業。當兩地人員流動增加,產生社會經濟效應,屆時內地政策若再鬆綁,本地銀行就可以推動區內投資及放貸等業務。

  另外,他補充,海外投資者雖然可以直接在華投資(FDI),但受資金撤回政策影響,要抽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相信這方面香港銀行在未來十至廿年都會有其優勢,作為中間人收取費用,為海外資金自由投資內地市場提供便利。

  外匯管控的走向是關鍵

  三菱UFJ銀行(MUFG)環球市場研究東亞區主管陳仲華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短期而言,香港銀行界可以與內地同業合作,令兩地居民可以使用雙方的銀行戶口及服務,方便兩地的經貿來往。長遠看,香港銀行如何將大灣區轉化為目標市場,則仍要視乎內地政策方向。

  他同樣認為外匯管控是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區內的限制不改變,而另一邊廂,上海在金融及海外資金投資方面,又越來越寬鬆的時候,將來無疑會吸走一部分外資。

  【拆局解碼】最終還看銀行自身競爭力

  如果政策只對內地居民使用香港銀行的權限鬆綁,而不是對內地銀行及境外金融活動鬆綁,這當然有利於香港銀行及金融機構。如此一來,香港相關機構便會因眾多金融衍生產品及對外、對華投資的資金自由進出,而獨享「中間人」優勢。

  然而,隨着內地的持續發展,與世界經貿融合,對金融活動的改革,在理論上只會越來越自由化,假以時日,香港金融界對境內外的橋樑角色便會日漸褪色。類似的情況,可以從上海身上找到痕。

  貿發局資料顯示,2017年,上海佔內地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比例約為13%。近年,隨服務業不斷開放,服務業吸納的外商直接投資增速已經遠超第二產業。2017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中,第二產業佔5.0%,第三產業佔95%。截至2017年,累計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達2232億美元,其中第二產業佔26.7%,而第三產業則佔73.1%。

  香港是上海最大的外商投資來源地。2017年,香港投資者簽訂1233個合同項目,合同金額為228億美元,同年實際利用金額為97億美元,佔實際利用外資總額57%。2017年,其他主要投資者來自日本和新加坡。

  當港銀及內銀在政策限制上趨於同質時,投資者如何選擇,便是考驗港銀在內地市場的知名度及附加值服務質量的時候了。

  馮金鋒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