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作為兩名代表之一在會場發言
【香港商報訊】記者焦家志 通訊員張楓報道: 8月29日,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以下簡稱「優秀建設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京西賓館隆重舉行,王傳福、雷軍、丁磊等100位非公經濟人士獲此殊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大會並講話。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和「中國第一個工商個體戶」章華妹作為獲獎者代表發言。
新聞聯播畫面
「優秀建設者」是由統戰部、工信部等五部委聯合開展的評選,權威性高,涉及行業廣,自2009年起,五年評選一次。此次評選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被認為是從中央的高度,再次確認了民營經濟的市場地位和作用。
作為優秀建設者代表,王傳福呼籲:「民營企業家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慢不得的機遇感,在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潮中,當先鋒、打頭陣、作貢獻!」
民營企業也要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導向
25年前,王傳福從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下海,創辦了比亞迪。起初,比亞迪只是一家生產二次充電電池的小作坊,到2018年,公司營收超過了1300億元,成為橫跨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和電子四大產業的國際性企業。
此前,《新聞聯播》也曾把比亞迪的發展,作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案例,用3分鐘的篇幅專題報道了比亞迪「從為世界知名手機廠商生產電池,到收購國有汽車大廠進軍汽車製造,再到新能源汽車和軌道交通設計、研發、生產的『三級跳』。」
在表彰大會上王傳福感言,是改革開放催生了比亞迪,是自主創新發展了比亞迪,是新理念釋放的巨大機遇壯大了比亞迪。而對比亞迪自身而言,成功的秘訣之一便是「始終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出發點」。
數據統計,過去10年間,我國城鎮化率從45%提升到60%,汽車千人保有量從50臺提升到了170臺。中國正在同時經歷全球最大規模的城市化,和汽車快速普及化的「兩化」疊加期,導致了城市空氣污染和交通擁堵兩大瓶頸。王傳福和他的比亞迪正是瞄準這兩大社會問題,提供了「用電動車治污、用軌道交通治堵」的綠色大交通解決方案。
如今,比亞迪的新能源車已經連續4年位居全球第一,並發揮集成創新的優勢,將產業鏈延伸至軌道交通領域,研發出了雲軌、雲巴等產品,填補了我國中小運量軌道交通技術和產業空白。《人民日報》點贊稱,比亞迪正繼續用「科技創新繪就城市美好未來」。
技術創新是比亞迪的成長密碼
去年的民營經濟座談會上,一組關於民營經濟分量的數字,特別是「民營企業貢獻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引發了社會熱議。作為技術狂人的王傳福,在此次「優秀建設者」表彰大會上的發言中,以比亞迪為例,專門講述了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意義。
王傳福介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動力電池和IGBT芯片因為門檻高、技術難度大,被稱為行業的「珠穆朗瑪峰」。尤其是後者,核心技術多年來始終掌握在國外廠商手裡,成為制約我國電動車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主要瓶頸。
而十幾年前,當大多數人都不看好新能源的時候,比亞迪就認準了這一未來發展方向,並組建團隊,頂住巨大壓力,開始儲備IGBT芯片技術。如今,比亞迪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研發出了自己的IGBT,並率先發佈了車規級領域具有標桿性意義的 IGBT4.0 技術,成為目前中國第一家實現車規級 IGBT 大規模量產、也是唯一一家擁有 IGBT 完整產業鏈的車企。
王傳福說,當前中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顯得尤為重要。比亞迪已擁有研發人員超過3萬人,僅2018一年的研發投入總額就達到85億元。在全球累計申請專利超過2.6萬項,其中已被授權專利超過1.7萬項。
深企比亞迪的「先行先試」經驗
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佈,深圳再一次迎來歷史性時刻。作為此次「優秀建設者」中來自深圳的企業家代表,王傳福也著重介紹了比亞迪在深圳「先行先試」的探索經驗。
王傳福回憶,2010年,比亞迪率先在深圳推出「城市公交電動化」解決方案時,「沒人相信,沒人願意用」,「是深圳在巨大的壓力下,鼓勵創新、給了我們先行先試的機會」。十年過去,深圳已成為全球首個公交、的士100%電動化的城市。2018年的PM2.5平均濃度降至26微克/立方米,創15年新低。在藍天保衛戰中,「深圳藍」已經領跑全國。
今年,深圳1萬多臺渣土、環衛等重型卡車也啟動了電動化進程。通過深圳先行示範的實踐,比亞迪電動車沿著「一帶一路」駛入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城市,更成為首個進入歐、美、日等汽車發達市場的中國品牌。
此前,比亞迪就曾因為在全球推廣空氣污染治理的電動車方案,兩度被《財富》雜誌評為「改變世界企業榜」的企業,今年更是榮登榜單第3名,成為該榜單前十名中唯一的中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