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的稅月故事」系列報道之二】一本稅源清冊:見證70年稅收征管變遷

2019-09-06
来源:香港商报网
汕頭市澄海區稅務局文化展廳收藏的手寫稅源清冊。
 
  在汕頭市澄海區稅務局的文化展廳,一本手寫的稅源清冊靜靜陳列在展櫃里。由於年代久遠,清冊的書釘裝訂線早已銹跡斑斑,薄脆微皺的紙張也部分散落,泛黃的封面上赫然印著:澄海縣財稅局東方紅財稅所一九七二年度稅務征管資料冊。
 
李少猷老人講述他與手寫稅源清冊的故事。
 
  「1961年,為了方便整理企業納稅資料,我和稅政股的兩名同志合力設計了這本手冊。1972年試點簡併稅制,我們又對手冊進行了更新,重整稅目分類,使表格看起來更直觀。當時所里的專管員人手一本,去納稅檢查、促產培財時都在這個手冊里作記錄。」20世紀50年代入稅的老幹部李少猷捧著這本稅源清冊,向記者講起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這一段往事。
 
稅務人員使用廣東省電子稅務局電子檔案系統查詢資料。
 
  翻開這本清冊,黑色、藍色或紅色的鋼筆字跡清秀工整,記載著當年東方紅人民公社食品購銷站的每一筆納稅申報數據。「用現在的話來說,一本稅源清冊就是一戶企業的成長檔案,涵蓋了企業基本情況登記表、工商稅征納記錄、月份納稅申報表、企業財務指標月報表、資金錶、經營情況表,以及專管員的工作記要等內容。」李少猷說道。
 
  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稅收征管實行的是「一員進戶,各稅統管」的稅收專管員模式。專管員對企業的納稅事宜實行統一負責辦理,收稅、開票、記賬等徵收環節都是手工操作。一本本手寫的稅源清冊,是當時稅收專管員們夜以繼日查賬收稅的工作紀實,也是老一輩稅務人嚴謹細緻、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載體。
 
  在這本清冊的末頁,還夾帶著一疊厚重的工商各稅繳款書,是該戶企業在1972年度所有的繳款憑證,稅款金額從幾元到幾千元不等,每一張都是「納稅光榮」的象徵。李少猷一邊翻閱清冊,一邊說起當時管轄片區相關企業的一二事,彷彿回到了那段「走街串巷上門收稅」的日子。
 
  現在,浸染歲月痕跡的手寫清冊已成為「過去時」,稅收征管模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李少猷這一輩人對此深有體會。「後來有了計算機和打印設備,大家不用再一筆一劃記錄征納情況,在電腦上就能快速建表格、輸入數據,打印出申報表、登記表等等資料,變化太大了。」李少猷感慨地說道。
 
  20世紀9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網絡的普及,稅收征管環節的手工操作減少,手寫的征管資料檔案逐漸被紙質打印資料所代替。「這一時期,我國稅收征管也開始探索由專管員管戶模式向職能分工模式轉變,初步實現各徵收環節的相互制約。1997年稅務機關更全面推行了『以申報納稅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託,集中徵收,重點稽查』的30字征管新模式。」汕頭市稅務局徵收管理科科長賴則華介紹。
 
  進入21世紀,稅收征管模式不斷向信息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邁進,征管體制改革成了稅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順應「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勢頭,稅務部門將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引入稅收征管領域,開發全國統一的核心征管軟件,建設全國統一的稅務雲等,稅收征管也步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互聯網+稅務」時期。
 
  這時,已經退休的李少猷總是能從老同事那裡聽到許多喜人的變化。「過去納稅檢查、統計核算要手工翻閱浩如煙海的紙質資料,就像大海撈針一樣,效率很低,現在征管數據都在信息化系統里,電腦鼠標輕輕一點,就能查詢到想要的東西。」李少猷笑著說。
 
  2016年6月,全國首個「省級電子稅務局」在廣東正式上線運行。作為國家稅務總局第一批「互聯網+稅務」試點示範工作,廣東省電子稅務局全面突破依附於紙質資料的傳統模式,憑藉先進的電子憑證技術和文書管理系統,真正實現了納稅申報無紙化、涉稅申請無紙化、審核審批無紙化等,大大減輕了納稅人的辦稅成本。
 
  賴則華告訴記者,電子稅務局在實現辦稅全流程電子化的同時,也簡化了稅務機關的文書歸檔業務,涉稅事項辦理各環節不再需要按戶進行手工歸集、整理、入盒、歸檔等,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2019年3月起,廣東省稅務局更進一步明確,全省稅務機關統一使用廣東省電子稅務局電子檔案系統,通過該系統進行稅收征管檔案的整理、登記、掃描和歸檔等工作。
 
  從手寫記錄納稅情況,到計算機打印紙質資料,再到統一的電子檔案系統,稅收征管資料載體變化的背後,醞釀著大數據時代的深刻變革。「省、市、縣(區)多級涉稅信息實現互聯互通,稅務部門還進一步與其他政府部門開展數據共享合作,通過涉稅數據收集與分析實施數據管稅,提高稅收現代化治理的能力。」賴則華指出。
 
  70年彈指一揮間。一本手寫的稅源清冊,如同一把打開舊時光的鑰匙,帶領我們走過共和國稅收征管模式變革的崢嶸稅月,也見證了70年間國家和社會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無論是一筆一劃的工整記錄,還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編程代碼,都承載著稅務人對稅收事業的無限情懷,激勵著一代代稅務人為祖國、為人民創造稅收現代化的美好未來。(岳瑞軒)
 
[责任编辑:李振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