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亂局中的中美博弈

2019-10-15
来源:香港商报

 

  孫喜

  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華誕,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上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和遊行慶典活動,14億中國民眾的愛國激情空前高漲。同日,遠在千里之外的香港內卻是另一番景象,已持續數月的「反修例」遊行示威進一步升級,部分人士公然叫囂「沒有國慶,只有國殤」,一時間電光火石四射,「東方之珠」儼然成了戰場。西方媒體則樂於坐山觀虎鬥,乘機幸災樂禍。

  9月25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外委會審議通過了多項涉港法案,其中最受矚目的是《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若該法案隨後在參眾兩院獲得全院通過並提交總統簽署,就能成為正式法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稱,該法案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公然為香港激進勢力和暴力分子張目,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有評論認為,近來一系列涉港、涉疆、涉台法案的密集籌備,凸顯美國正不斷為美中全面戰略對抗進行機制與法律準備。

  美國向來無利不起早

  的確如此,筆者也曾預言:「美國將會時不時地借台灣、新疆、西藏、香港等中國內政和南中國海、釣魚島等領土爭端問題,敲中國人民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和民族團結的情感竹槓。」其實,美國政客炒作《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話題已達5年之久,如今終獲實質性快速推進,表明美中兩國在香港的博弈已經由暗鬥轉為明爭,香港亂局的島內和國際兩大戰場變得更加明朗化。

  不過,美國真的是全世界的民主鬥士和正義使者嗎?美國打着民主和正義的幌子,卻往往成為自私自利的攪局者。上世紀80年代初,為了制衡伊斯蘭革命後的伊朗,美國開始拉攏和支持伊拉克。然而,兩伊戰爭結束後,美國逐步轉向制衡伊拉克,並最終發動了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無獨有偶,上世紀80年代,為了制衡入侵阿富汗後的蘇聯,美國積極支持本·拉登發展伊斯蘭「聖戰」組織。然而,蘇聯解體後,美國和本·拉登反目成仇,並在2001年「911」事件後,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在冷戰期間,美國則為了支持某國與蘇聯對抗,而選擇犧牲民主國家印度。可見,美國向來「無利不起早」,從來不是為了和平或正義,而純粹是為了一己私利。

  香港莫作無謂炮灰

  一直以來,美國就把香港視為制衡中國的天然「橋頭堡」之一,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活動。冷戰時期,美國把香港作為中國和遠東地區的前哨站;香港回歸後,美國則希望把香港變成中國的心腹之患。如今,美國冷戰思維故技重演,妄圖通過國內立法來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為反中亂港勢力和少數暴徒打氣撐腰,為香港的亂局火上加油。美國進一步搞亂香港進而牽制中國發展和崛起的圖謀昭然若揭,其心可誅。

  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前院長馬凱碩此前就警告,香港人應該非常小心,決不能被誤導以為西方會支持他們,西方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千萬不要被用作地緣政治鬥爭中的棋子。只可惜,部分香港頑固派示威者仍然執迷不悟,似乎「不撞南牆不回頭」。我們相信有些年輕人是被蠱惑充當「馬前卒」而不自知,而有些別有用心之徒則是心知肚明而故意為之。值得一提的是,一小撮香港激進示威者,作為中國公民卻肆意毀損中國國旗和國徽,而在示威時卻高舉美國國旗、高唱美國國歌,真是可氣、可笑又可悲。

  想當年,美國主導的北約積極拉攏烏克蘭意圖制衡俄羅斯,結果反而讓俄羅斯藉機收復了克里米亞。如今,美國意圖通過亂港制衡中國,不僅恐難得逞,而且極有可能再次「偷雞不成蝕把米」。至今,香港亂局對於中國的實質性傷害十分有限,不過卻讓中國人民和世界看清了所謂「民主」與「自由」的真面目。中美博弈是一場持久戰,中國從容迎戰,因為「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希望香港不要去作令「親者痛仇者快」的無謂炮灰。

  (作者是旅居新加坡中國籍獨立時評作家)

[责任编辑:郭玉桔]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