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金融業彰中國實力

2019-10-26
来源:香港商報

  文/學研社成員 吳桐山

  中美經貿談判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國除了擴大購買美國農產品,還加快了金融業開放的時間表。自明年4月起,在全國範圍內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自明年12月起,在全國範圍內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自明年1月起,取消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銀行、壽險業也會提前到明年開放。

  兩地金融體驗不同

  長期以來,市場上對金融業開放多少有點擔心,因為金融業是經濟環節的核心,對各行各業、社會穩定都至關重要。但說實話,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很多行業早已有強大的競爭力,我認為不用懼怕競爭。競爭的結果,只會令外界認識到中國的真正實力。

  近年隨香港與內地交流的深化,香港人去內地開銀行戶口,還是內地人來港開銀行戶口,都十分普遍。我幫助過一些朋友跨境開戶口,總體而言,香港人對內地的金融服務的認知起碼過時10年,他們還以為內地的銀行都是落後的,服務態度都是差劣的。相反,由於國際金融中心的美名,內地朋友對香港的金融服務多寄予厚望,但使用服務後幾乎無一例外表示失望,覺得技術手段落後、溝通認證麻煩,服務態度也不好。總體而言,香港朋友用內地戶口,最大問題是跟不上內地的金融技術;相反內地朋友用香港戶口,卻總是感歎好似回到十幾二十年前一樣。

  我在內地和香港都有多個銀行戶口,也有購買兩地的保險產品,總體而言,內地金融服務的使用體驗遠比香港好,服務好、效率高、響應溝通快。內地人來港開戶純粹是由於境外與境內的區別,如果是同一種貨幣、同一個市場的比拼,以香港銀行的經營方式,在內地根本毫無競爭力。當然,也有很多香港老人家去內地開戶後覺得很煩惱,覺得不懂用他們的服務。那只能說這部分人被技術淘汰了,將來是屬於年輕人的,一些人跟不上,不足為奇,社會不可能停下來等他們。

  話又說回來,總有一部分中國人有一種「外國月亮特別圓」的思維定勢,這部分人也許會對外資金融服務趨之若鶩,但這部分人的數量不多。中國各行各業的產品和服務,在過去十年實現巨大飛躍,從服裝、家電、汽車到金融服務,都已經令人刮目相看。或許中老年人受自己的思維定勢影響,但年輕人對此最有發言權。瑞信去年的調查顯示,在18至29歲的中國消費者當中,超過九成傾向購買國產電器。近年在年輕群體中掀起一番「國潮」,就是推崇國貨。

  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的實力

  金融業開放可以引進一些競爭,大家取長補短,很好。但擔心中國的金融業被外資搶奪,甚至失去主導權,那絕對是杞人憂天。相反,開放競爭的結果,是令境外人士,包括香港人看到,原來內地的競爭力如此強大。今日的中國已經不是積貧積弱,自身發展基本完善之後,現在要做的就是衝出國際。在打開家門的過程中,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的實力,長遠對中國走出去有着十分正面的作用。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