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紅隧全新解封 市民開心 冀香港再出發

2019-11-27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木子報道:封閉了兩周的紅磡海底隧道今天清晨五點恢復通車,早上繁忙時間開始出現車龍,市民都很開心可以乘搭過海巴士出行,既方便又節省時間。親見隧道被大肆破壞的工作人員則表示,心情很激動,感覺就像一條新隧道開通一樣,希望香港也有一個全新的開始。
 
在隧道公司工作了32年的吳先生直言,心情很興奮,感覺像一條新的隧道第1天開通似的
 
  清晨4點鐘,天還沒有亮,運輸署的人員就到隧道口視察開通前的各項工作,隧道公司的工作人員則通宵加班,為順利通車做足準備。深秋的晨露有點微涼,但現場卻彌漫著熱切的期待,大家的心情都很興奮,刷上亮黃色的收費亭新簇簇的,靜候著重啟服務。
 
隧道旁邊的辦公室仍然一片淩亂
 
  時間踏正五點鐘,在隧道公司工作車輛的引導下,一輛輕型貨車一馬當先,駛過收費亭,成為紅隧開通後的第一架由九龍過海的車輛,現埸一陣小騷動,大家都忍不住地輕聲叫好,有做直播的記者同行更是語帶興奮地喊,「我們見到第一輛車已經開過去了。。。」就像在評述賽馬開閘一樣。
 
  在隧道公司工作了32年的吳先生坦言,做了幾十年,心情從來沒有這麼興奮過,「感覺就像是一條新的隧道第一天開通似的,很開心可以重新為市民服務,方便大家出行!」他嘆言,看到收費亭被破壞燃燒的那一刹那,心情很忐忑,也很惋惜,之後幾天更要步行上下班,對於年紀已經不輕的他來講真是苦不堪言,「表達訴求不用用暴力的方式,更不應該影響到其他人,這樣只會喪失人心!」
 
 
  之前隧道雖然暫停服務,但吳先生和同事還是要照常上班,協助重修工作。昨晚通宵開工主要是檢查隧道裡還有沒有什麼障礙物沒有清除,收費亭裡各種設備儀器準備妥當,其中電腦系統還沒有完全恢復,不同車型的收費標準要靠人手識別操作,信用卡支付也還沒有恢复。為了保證通車暢順,今天在每個收費亭前面還加派了一位工作人員,幇忙處理各種突發情況。
 
  一字排開的收費亭都刷上了新的油漆,吳先生說顏色要比原來的淡一些,損壞最嚴重的14號收費亭,原來的玻璃窗全部用木板封上,前面的通道重新鋪上水泥,所以一有車經過就塵土飛揚。旁邊的辦公室還沒有來得及修復,原來是透明的玻璃幕牆暫時用鐵皮封上,裡面的服務窗口打爛了的玻璃也沒有重新安好,辦公桌一片淩亂,電腦顯示器被砸爛了,只剩下後面的殼。
 
隧道旁邊的辦公室仍然一片淩亂
 
  同樣做了幾十年的老員工何先生當天親眼看著自己服務了半輩子的隧道被破壞,「很震撼,從晚上7點多開始,搞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厲害!跟拍電影一樣,不停的爆炸!」他和同事都很害怕,躲得遠遠的,現在回想起來,仍心有余悸,「破壞這些設施也就是幾十分鐘的事情,但修補起來卻要花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扶手電梯前面仍堆積很多雜物,上下都要走樓梯
 
  天色漸漸放亮,九龍往香港方向的車開始多起來,到了七點鐘的上班繁忙時間,已經出現長長的車龍,何先生卻笑不合口,直言從來沒有看到堵車堵得這麼開心,「塞車好,證明隧道又可以像以前一樣,恢復服務了!」看著原來被燒得只剩下黑洞洞框架的收費亭重新投入服務,他坦言,「很開心,一切都是新的,希望不要再搞破壞了,不衹是隧道,香港也有一個新的開始!」
 
  隧道旁邊本來冷冷清清的巴士站也開始排起長龍,很多穿黃背心的工作人員在現場協助乘客上車。上中學五年級的陳同學開心地說,之前要改搭地鐵,再換不同交通工具,繞路走,上下學起碼要多半個小時,現在隧道恢復服務,可以多晚點出門,多睡一會兒。在尖東附近上班的王女土過去兩個禮拜也是改乘地鐵,雖然時間差不多,但是要換來換去,而且沒有座位坐很不方便,不像乘隧道巴士,可以一車坐到底。
 
人行天橋雖然解封了,但是兩邊都封上了黄色的塑料膠板
 
  隧道口附近的幾條天橋也同時解封,但是兩邊都封上了黃色的塑料板,通往理工大學的出口則有警員把守,扶手電梯仍然見到有雜物堆積,沒有開通。林先生說這樣已經很方便了,之前要繞道尖東,進進出出都要多20多分鐘,希望能儘快全面解封,整個香港也都恢復正常的秩序。
 
[责任编辑:李振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