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選後經濟不樂觀

2020-01-16
来源:香港商报

   文/香港中小企業總會會長 劉炳均

  1月11日台灣大選結果,民進黨繼續全面執政,令台灣政治及經濟各方面蒙上很多不利因素。政治上,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及「一國兩制」,而經濟上,台灣又受中美貿易摩擦及大陸旅行團及自由行的抵制,經濟成長緩慢。如果沒有台商回流投資,挽救工業生產,情況更加堪虞。自從民進黨的蔡英文於2016年5月20日出掌台灣以來,台灣經濟就一蹶不振。她對與大陸簽署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採取民進黨一貫的反對立場,冷漠對待。雖然中美貿易摩擦令部分台商回台生產,但台灣供電緊張,工業地價飛升,令很多高科技生產都望而卻步。大選後台灣的經濟何去何從?這正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阻撓ECFA優化進程

  ECFA全名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類似香港的CEPA,是大陸與台灣在貨物與服務貿易上減免關稅及壁壘的安排,2011年1月1日生效。在ECFA貨品貿易早期收穫計劃執行後,台灣輸往大陸關稅共節省68.94億美元(截至2019年7月底)。在服務貿易方面,台灣有16家銀行、4家基金管理公司及12家保險公司獲准在大陸投資及營運。但可惜ECFA還有很多保障協議、爭端仲裁安排及其他跟進事項受到擱置及談判停止。ECFA的條款要台灣立法院通過,而現屆立法院任期由2016年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在113名立委中,民進黨有68名;國民黨有35名,親民黨有3名。因為民進黨席位佔多數,ECFA受到百般刁難。這次大選,民進黨在立法院有61個議席,仍然保持過半的多數議席優勢,當然會重施故技。筆者發覺民進黨的日文網頁引用香港的CEPA來歪曲事實,竟然訛稱香港貧富懸殊擴大及社會對立激化是由CEPA造成,而台灣通過ECFA會步香港後塵。如果民進黨在立法院繼續阻撓ECFA的優化進程,ECFA就不能充分發揮其功能。

  「新南向」成效不彰

  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被謔為「新難向政策」,成效不彰。她在第一次就職演詞已經提到「新南向政策」,目的是令台灣經濟多元化,不可以依賴單一市場。當然,「新南向政策」乃「南向政策」的新瓶舊酒,而後者出自李登輝及陳水扁年代。台灣過去曾發動3次「南向政策」,分別在1994年、1997年及2002年,但都無疾而終。有關目前台灣與外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FTA)及經濟合作協議(ECA),只限於與台灣有「邦交」的國家,都是一些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小國,如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及巴拿馬(因「斷交」而失效,但台灣堅持有效)等,完全沒有經濟意義。郭台銘表示台灣的中小企業因為沒有FTA而貿易受到掣肘,平均成本多出5%。台灣在東盟十國都沒有「邦交」及簽署任何FTA,所謂「新南向政策」根本是徒託空言,而大陸的「一帶一路」在這些國家已經扎根多年,「新南向政策」更是不容置喙。

  宜透過地方政府與大陸交流

  在2018年台灣的「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候選人旗開得勝,6個直轄市市長贏了3個席位。 在整體22個縣市首長選舉中,國民黨候選人一共有15位勝出(上屆有6位),而民進黨只保持6位(上屆有13位)。2020年大選後,雖然台灣政府仍由民進黨全面操控,但地方政府大部分由國民黨籍官員做決策,可以透過市對市或縣對縣與大陸作經貿及文化交流,這些活動都可避開台灣政府不合理的干預。鑑於兩岸政治氣氛不佳,很多ECFA下得到優惠的海產水果貿易都滯銷。例如大陸都轉向巴基斯坦購買香蕉及芒果,而這都是台灣最優質的農作物。韓國瑜可以重操故業,除了履行高雄市長職務外,還可以繼續以台灣地方首長身份,到世界各地推銷台灣的優質漁農產品。

  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協進會)成立於2010年4月1日,乃香港推動香港與台灣經貿文化的半官方機構。台灣的對口機構是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策進會)。兩地透過上述機構可以合作互補,開拓大陸市場。面對中美貿易糾紛,港資及台資的企業都面臨出口困難,所以在內銷及開發新市場都有合作空間。如果部分香港企業打算搬遷生產基地到東南亞地區,台資企業在生產機械設備及原料供應鏈上亦可以提供服務。筆者建議協進會及策進會,定期檢討雙方的商機及困難,比單打獨鬥更佳。

[责任编辑:郭玉桔]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