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總量去年迫近100萬億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20-01-18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張麗娟報道: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最新數據,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1%,符合6%至6.5%的預期目標,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冠軍。全年GDP接近100萬億元大關,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實現新的跨越,同時意味着全球人均GDP過萬美元的人口翻了一番。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雖然人均GDP與世界高收入國家差距縮小,但中國仍處於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2019年GDP增6.1%符預期

  根據初步核算,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此前三年,中國經濟總量已連續跨越70萬億、80萬億和90萬億元大關。

  寧吉喆指出,6.1%的增速明顯高於全球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在1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中位居第一。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這與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四個主要發達國家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之和14.7萬億美元大體相當。「2019年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動力最足的火車頭。」

  去年人均GDP達到70892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0276美元,突破1萬美元的大關,實現新的跨越。根據世界銀行資料,2018年人均GDP在1萬美元以上的國家人口規模近15億人。隨着總人口達到14億的中國步入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國家的行列,全球在此行列的國家人口規模將接近30億人。全球約70億人當中,由於中國的加入,有30億人人均GDP都達到了1萬美元以上。寧吉喆表示,這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進步,也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新興經濟體對世界作出的貢獻。

  •   人均GDP含義:按照世界銀行2018年的標準,人均GDP低於995美元為低收入國家,在996至3895美元之間為中低等收入國家,在3896至12055美元之間為中高等收入國家,高於12055美元為高收入國家。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已處於中高等收入國家行列的水平,不過距離高收入國家仍有一段差距。

  最大發展中國家地位沒有變

  寧吉喆強調,中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仍然沒有改變,中國的人口多,生產力總體還不發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中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亦沒有改變,雖然人均GDP與高收入國家的差距在縮小,但仍處在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

  寧吉喆認為,總的來看,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要看到,當前世界經濟貿易增長放緩,動蕩源和風險點增多,國內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交織,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中等收入群體壯大釋放消費紅利

  人均GDP邁過1萬美元大關,同樣意味着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壯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指出,中等收入群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人力資本基礎,是釋放消費紅利的主力軍,也是構築「橄欖型」社會結構的基礎。他建議,將中等收入群體倍增上升為國家戰略。

  展望2020年,中國GDP總量撞線100萬億元已無懸念,更關鍵的是如何持續推動經濟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從外部看,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仍然較多;從內部看,中國經濟韌性較強,但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仍存,激發內需動力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因此,中國發展更要注重以我為主,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強化逆周期調節,把控政策力度與靈活性,熨平周期性波動。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指出,去年來中國金融市場改革開放蹄疾步穩,為新一輪改革開放全局提供了助力。以此為基礎,2020年改革重心有望「刀口向內」,進一步聚焦關鍵要素和制度層面。在此背景下,鄉村振興、消費升級重心下沉、國企改革等趨勢有望為中國發展積蓄長期潛力。

  2019中國經濟年報八大亮點

  1 經濟增速全球第一

  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約99.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1%,符合6%至6.5%的預期目標。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冠軍,在1萬億美元以上經濟體中增速位居第一。

  2 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

  按平均匯率折算,2019年中國人均GDP達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

  3 外貿外資成功「逆襲」

  在貿易摩擦、全球經濟整體不景氣等多重挑戰之下,中國外貿競爭力不降反升。2019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31.54萬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出口17.23萬億元,增長5%;進口14.31萬億元,增長1.6%;貿易順差2.92萬億元,擴大25.4%。

  4 國內市場有望全球第一

  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1萬億元,同比增長8%。這意味着,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國內市場。

  5 就業物價雙穩定

  儘管經濟存在下行壓力,就業、物價兩個最受關注的民生指標仍保持穩定。2019年全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連續7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明顯高於11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物價方面,2019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9%,符合3%左右的預期目標。

  6 高技術產業發展提速

  2019年,中國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7.3%,是投資整體增速的三倍以上。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7.7%和16.5%。

  7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

  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均有進展。2019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達76.6%,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

  8 城鎮化率首超60%

  2019年中國城鎮化率達60.6%,首次超過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

  【專家觀點】去年經濟符合預期 今年下行壓力猶存

  記者朱輝豪報道:對於今年經濟走勢,受訪專家認為,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出口—製造業」拖累大,房地產投資表現出一定的韌性,對經濟起到支撐作用。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或階段性企穩,但下行壓力仍存。

  對出口敏感製造業承壓

  從傳統「三駕馬車」來看,資料顯示,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5.4%,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8%,製造業投資增長3.1%,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9.9%;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3.4%,其中出口增長5.0%,進口增長1.6%,進出口相抵,順差為29150億元;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8.0%。

  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2019年經濟增速回落較多,「出口—製造業」拖累較大。受外需回落影響,對出口敏感的製造業承壓,製造業PMI在大多數月份處於收縮區間,生產增速從2018年6.5%降至2019年的6%,投資增速從2018年的9.5%降至2019年的3.1%。房地產投資表現出一定的韌性,基建投資不溫不火,整體上建築業表現好於製造業。

  房地產投資有支撐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全年增長5.4%,較前值回升0.2個百分點。投資增速整體企穩回升。製造業投資觸底回升,國內方面,PPI降幅收窄,新訂單PMI連續兩個月位於榮枯線之上,同時政策導向加大對民企、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支援,對企業投資起到一定提振作用;國外方面,新出口訂單PMI重回榮枯線之上,海外訂單亦對投資增長起到一定驅動作用。

  溫彬指出,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9.9%,年內首度跌破10%,但仍對投資起到支撐作用。分項指標表現尚可,施工方面基本平穩,新開工、施工面積增速基本持平;銷售方面有所回落,銷售面積回落0.1個百分點,銷售額增速下滑0.8個百分點至6.5%;資金來源逐漸緩和,增速回升0.6個百分點至7.6%,個人按揭貸款增長15.1%,創2017年4月以來的新高,說明購房需求相對旺盛。2020年仍將延續「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的政策基調,大方向從嚴將不會改變,但部分壓力較大的城市有放鬆的空間。

  上半年或處補庫存周期

  對於今年經濟形勢的分析,潘向東認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或階段性企穩,名義GDP與庫存周期將迎來修復。若貿易摩擦不顯著惡化,信貸脈衝、訂單指數、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等領先指標顯示,上半年可能將處於補庫存周期。

  「實際需求層面上,未來出口、基建投資、製造業投資、汽車消費、地產竣工增速都存在回暖的可能。同時,在庫存周期底部,價格會先迎來修復,進一步支撐名義經濟增長與企業盈利。」潘向東說,但是由於導致經濟增速回落的因素沒有改變,經濟長期下行壓力仍在。比如,規範經濟帶來經濟參與體的不適應,前期刺激政策留下的後遺症,經濟轉型本身意味經濟增速回落,上個世紀90年代的改革紅利在衰竭等。

  潘向東指,第二階段中美經貿談判關係到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合作、國企競爭、2025「中國製造」、可核查機制等,這些涉及到中國的體制,加之2020年美國經濟依然不錯,特朗普有資本繼續與中國較勁,中美第二階段經貿談判可能陷入僵局,這也會為2020年中國經濟添加不確定性。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