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派錢1萬元 點做投資?

2020-03-16
来源:香港商報

  一萬元金額不算多,但已足夠入場多個投資選項。

  【香港商報網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宣布全民派錢1萬元,希望刺激消費挽救經濟,但面對本港經濟衰退,相信不少人會更審慎理財,選擇將1萬元儲起來或做穩健投資。1萬元金額不算多,但其實已足夠入場多個投資選項,包括做銀行定存、買高息股收息等。本報為你介紹1萬元穩健投資策略。

  香港商報記者 張智榮

  近年不少港銀紛紛推出港元定期存款優惠,入場費低至1萬元或以下。憂慮環球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拖累,美國近日突然宣布減息半厘,市場普遍預期本月或再減息一次。雖然部分中小型銀行下調定存息,但大部分仍享有逾2厘特惠息。

  工銀亞洲膺定存高息王

  其中,工銀亞洲3個月期定存年息高達4.2厘,膺「高息王」,入場費僅1000元,上限10萬元。假設做1萬元定存3個月,可獲利息105元。但須注意有附帶條件,包括須透過指定App申請,且推廣期只到3月底。招商永隆2個月期定存年息也有3.8厘,條件是須經「招商永隆銀行一點通」手機App開立帳戶。

  中銀香港(2388)與信銀國際的3個月定存,年息分別逾2厘和3厘。門檻最低是去年底正式試業的虛擬銀行眾安銀行(ZA Bank),起存額僅1元,3個月、6個月和1年存期均享2厘息。

  值得一提,預算案重推銀色債券和通脹掛的債券(iBond),兩者入場門檻均1萬元,雖然未公布息率細節,但市場預期iBond保證年息逾2厘,銀債保證年利率去年由2厘加至3厘。因此,銀債和iBond是另一穩健投資的選擇。

  5G及大數據股看升

  帝峯證券及資產管理行政總裁郭思治表示,如果希望在股價上賺取回報,可關注5G和大數據相關股份。但現市況下不宜大手入市,應採取分注策略。

  郭思治又指出,環球主要央行減息,銀行存息或跟隨下跌,若上市公司維持派高息,變相令高息股更有吸引力。單從長線收息角度出發,買控(005)是比較穩健和保守的投資,「控股息率逾7厘,該行宣布近兩年不會繼續進行回購,這部分已慳返40億美元,加上在全球裁減約3.5萬個職位,有助營運成本減輕。董事局亦宣布未來盡量維持派息政策,因此預計每年派約4元股息不變,入手時股價跌得越低,股息率就越高。」

  不要過分在意股價波動

  郭思治又稱,在經濟周期放慢之下,買任何股份都不能過分憧憬股價能大升,股息率吸引而且派息政策不變的股份來說,控是首選。不過,投資者可能擔心,控業務未復蘇可能拖累股價表現,會否出現賺息蝕價。他認為,「經濟周期放慢的話,很多股份股價都跌,問題是跌多跌少,即使是低息股份,唔賺息一樣蝕價,不代表派息少的股份股價一定會升。若投資者純粹收息,就不應過分在意股價波動。」

  郭思治也建議買內銀股收息,因今年內地經濟面對較大挑戰,憧憬人行財政刺激政策令內銀受惠,首選建設銀行(939),「建行逾5厘息,一手6000多元,如果覺得一手太少,亦可考慮中國銀行(3988),1萬元可買入3手,中行也有逾5厘股息率,即使股價有幾毫子上落,影響帳面也只是數百元的事。」

  公用股與REITs持續派高息

  不過,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提醒,美國減息帶動美國國債價格急升,息率下跌,短線利好高息股,但同時須關注經濟前景有壓力,現時有較高派息的股份,是否在未來一段時間仍能維持現有派息水平,因此仍有能力持續派高息的股份可看高一線,建議關注公用股和個別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但強調股息率不是現時入市的唯一考量。

  【財經拆局】勿小看複息效應

  以香港物價來說,其實1萬元不算多,交一個月租金,或買一部智能手機,可能已所剩無幾,但如果善用於理財投資,例如將資金投入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或做定存收息,經過長年累月的複息效應,便可以每年為自己派糖,所以不要小看1萬元的作用。

  將閒餘資金儲蓄到銀行,不去做投資,以現時銀行息率近零水平,不會使資產增值。

  何謂複息效應?舉一個例子,假設一個人在25歲將1萬元作投資,年回報5.5%,以複息計算,50歲時他連本帶利可得38134元,回報近4倍。這就是「利疊利」的效果,將每年的回報疊加於最初的本金,本金發大之下再投資賺取更多的回報。因此,財富在複利率的雪球效應下,增長速度會越來越快。

  複息效應依靠的是時間,投資的時間愈長,效益增幅越大,因此投資期不宜過短。另外,在投資上也不宜追求過高的回報率,因過高的回報率意味投資者便很可能承受過多的風險,複息效應或會大打折扣。 張智榮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