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团结”的国家,我赌是印尼

2020-03-19
来源:新周刊

  一个散落在茫茫大海中的国家,会是怎样的?

  贫穷?无助?人情淡漠? 我想最恰当的答案,藏在印度尼西亚的身上。

印度尼西亚 / unsplash

  最近,境外疫情的蔓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印尼已新增至134例。

  《雅加达邮报》报道称,印尼拟将本国的新冠病毒患者隔离在一个无人居住的岛屿——加朗岛(Pulau Galang),并在该岛上兴建医院,由卫生部负责管理。


  印尼拟在加朗岛的前难民营上建一座新医院 / 雅加达邮报

  这个无人岛的交通方便,离有人口居住的巴淡岛,乘船不过一小时。

  这波操作,确实很“印度尼西亚”了。

  要知道,在印尼这个岛屿国家上, 有1.7万多个岛屿,其中有大量的无人岛。

  近2.7亿的人口,就散居在6000多个岛屿上。


  印尼人口虽然大都集中在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但仍然有大量人散居在6000多个岛屿上 / unsplash

  然而, 偏偏大海的分割,并没有击沉印尼人的心志。

  去年初,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Plc)通过利用购买力平价汇率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进行预测,显示 2030年,印度尼西亚将跻身世界前五大经济体。

  这不禁让人产生好奇: 又散又拼的印度尼西亚,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国家?

  散装的「万岛之国」

  靠轮渡相连

  印度尼西亚,古称爪哇国。

  曹雪芹曾在《红楼梦》一书中描述此地: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


  印度尼西亚,云雾与大山连成一体 / pixabay

  无数明清的文人学士曾用爪哇国来形容“远”,但随着现代航海技术的发展, 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地理特点恐怕只剩下:散。

  说印尼是个岛屿拼凑起来的“散装”国家,一点都不为过。

  到底有多散?

  印尼还有个别称,叫「万岛之国」。

  盘踞在赤道之上的印度尼西亚, 东西跨度5300公里(只比我国5200公里的东西跨度略多) 的范围内,足足遍布了17508个岛屿。

  这是什么概念? 哪怕一天去一个岛,也要48年才能走遍。


  印度尼西亚岛屿分布位置(橙色)/Aspenia

  被海水分割得如此彻底的群岛国家,哪怕放眼世界来说都是罕见的:

  如 日本,同样是群岛国家,但其四大岛屿分布集中,最窄处的海峡距离连1千米也不到,通过架设桥梁和隧道就可以轻易实现国内交流。

  又如 菲律宾,虽然也散落着7000多个岛屿,但岛屿之间的距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紧密,从视觉上还是可以看出是一个整体。

  但印度尼西亚就完全不同: 岛屿多,而且距离远。

  两个相近的大岛,海上距离还达到了1000千米以上,简直不敢相信是同一个国家。


  印度尼西亚,不能相连的国土 / unsplash

  但,这并没有给印尼人带来过多的散漫。

  印度尼西亚有五大岛,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婆罗洲(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和苏拉威西岛, 不过53%的人口,都挤在仅占国土面积7%的爪哇岛上。

  尤其是位于爪哇岛的印尼首都雅加达,人口过千万,永远在堵车。


  晚高峰的雅加达。雅加达是全球堵车最严重的城市之一,2017年的平均等待时长是63小时 / 图虫

  虽然不及新加坡富裕,但 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GDP总量第一),印尼也没有我们想象中“寒酸”。

  2020年,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宣布将最低工资上调8.5%,涨至428万印尼盾(折合人民币2175.4元),对比一下北京的最低工资2120元和上海的2480元,差距也正在缩小。

  当然, 除了喜欢到首都拼搏的印尼人,还有其余的过亿人口散居在6000多个岛屿上。


  不是所有印尼人,都喜欢雅加达 / unsplash

  怎么把这些文化、宗教、习俗、人口结构都各不相同的“散装”岛屿连在一起,就成了印尼最大的难题。

  航空不够,那就水运来凑。

  印尼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运,如果说长途汽车、铁路是我们通往各城市的命脉,那么水运和航空就是印尼的命脉。

  经历了荷兰日本殖民后,为了重新掌握国内的海洋控制权,印尼成立了 “印尼国家航运公司”(简称“ PELNI”)。

  印度尼西亚全国的铁路不过5042千米, 但水运航道就有21579千米。


  2006年,PELNI的整体水运航线 / wiki

  密密麻麻的水运航线,就承载着各个岛屿之间的互通交流。

  乘船的价格基本和我们的长途汽车别无二致,例如印尼人常坐的Binaiya。

  其穿梭于五个常见岛屿:巴厘岛,松巴哇岛,弗洛雷斯岛,苏拉威西岛和婆罗洲。 从巴厘岛到弗洛雷斯岛,需航行30个小时,船票15美元,包六餐。


  Binaiya船上的标准间卧铺,在印尼搭船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 Atlas Obscura

  就这样,这些战战兢兢的船只,把这些分散在不同岛屿之间的印尼人连结了起来。

  求同存异,印尼人的信仰?

  印度尼西亚地理上的“散”,又造成其另一个特点: 多。

  印度尼西亚什么都多,火山多,地震多,天然资源多,森林多,动物多,人口多,食物多,宗教文化语言习俗更多。


  印度尼西亚,什么都很多 / unsplash

  印尼的 景观多,从火山之巅、原始森林,一直延伸到辽阔的海底。

  印尼的火山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有400座,其中120多座是活火山。随时喷薄而出的火山熔岩,像极一头发怒的狮子。

  而肥沃的火山灰,又滋养了这片土地史诗级的雨林奇观。


  印尼的火山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又有“火山之国”的称号。/图虫


  印尼的森林覆盖率超过60% / unsplash

  印尼的 动物多,无人居住的小岛,丰富的自然景观,令3000多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在这里构建起它们的“伊甸园”。

  走进这里,像走进一道时空穿梭的巨门:从恐龙的“表亲”、600多万年前的的科莫多巨蜥;到全球仅剩63头的爪哇犀牛,再到濒危的苏门答腊虎,还有数之不尽的灵长类动物......


  科莫多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蜥蜴 / 图虫

巴厘岛上的猴子 / unsplash

  印尼的 美食多,虽然岛屿被大海冲击得“七零八落”,但在味蕾上,老天总算是没有辜负印尼人。

  印尼菜光有名有姓的传统菜肴就有5350道,各个岛屿上饮食文化受到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苏门答腊菜受中东和印度影响,常放咖喱;爪哇菜则属土菜,受中国影响。

印尼传统美食,沙爹串 / unsplash

  地处热带的印度尼西亚,口味辛辣,盛产各种香料。

  自香料诞生之日起,这片土地就与香料形影不离。一道伴入香料、回味无穷的印尼炒饭,带出了多少印尼人的酸甜苦辣。

印尼的香料无穷无尽 / unsplash

  印尼的 人口、宗教、民族和语言多,在这些岛屿上,生活着印尼2.67亿人口,300多个民族,700多种语言和6大宗教。

  虽然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官方语言是印尼语,但不少人认为印尼语过于“kaku”(即死板和僵硬),难以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于是日常还是惯用地区方言交流。

  所以,当东爪哇的人在说话,西爪哇的人可能是听不懂的。


  印尼的民族分布图,惯用自己的地区方言,交流的隔碍较大。/ wiki

  在印尼, 你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信教。

  印尼的宗教受历史影响巨大,先是印度人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带来印度教和佛教。


  位于爪哇岛的婆罗浮屠佛教庙宇,建于公元750-850年信仰大乘佛教的夏连特王朝,雕刻了5.5万立方米的石头,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被称为东方“四大奇迹之一” / 图虫

  13世纪后,伊斯兰教传入印尼,后来慢慢发展成国教......

  虽然超过86%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但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和儒教在法律上都被认可。

  而文化上,在交通不发达的时候,甚少联系的岛屿之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各自发展,生活习俗、建筑、语言、文学、音乐和舞蹈上自然各不相同。

  直到荷兰殖民者来了,统一了法律和制度,才稍微好一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印尼各岛屿的文化互不相同 / unsplash

  面对这些令人头大、林林总总细碎而多的不同,印尼又有一句国家格言,被刻在了国徽之上——

  “Bhinneka Tunggal Ika”(存异求同)。

  如果说,航空和水运在硬件上连结了印尼,那么这句话就从精神上连结了印尼人。

  但格言永远是格言,是要被高高钉在墙上的,现实的印尼又是否真的能做到?

  这就要打个问号了。

  印尼人

  真的活得过于“两极”了

  伊丽莎白·皮萨尼(Elizabeth Pisani)在她撰写的《印尼Etc.:众神遗落的珍珠》一书中提出观点: “印尼是想象的共同体。”

  这可能是对印尼一直存在的“拧巴感”最好的表达了。

印尼,拧巴的国家 / unsplash

  无论如何,印尼人活得实在太过“两极”了:

  占印尼人口43%的爪哇族,聚居在爪哇岛,再加上爪哇一直是印尼的政治中心,导致重要的资源、权力都在向爪哇岛倾斜,而其他岛屿的民众对这个“核心”的联系依旧很弱。

  印尼当地一直有个说法: “爪哇岛,和爪哇岛之外。”

爪哇岛的辐射范围 / 微博

  雅加达的现代和开放是真的:位居东南亚第一大城市,高楼林立,金光闪闪的金融中心和我们的相差无几,尽管穆斯林人口占多数,但纸醉金迷的酒吧仍然会营业到凌晨2点钟......

  但其他岛屿的落寞和无奈也是真的:尚未开发的土地,大片的原始森林,泥泞不堪的小路,破旧的村庄,与首都脱节的发展,甚至处于“失语”的状态......

  不在爪哇岛生活的居民,常常自嘲自己是“被遗忘的国民”。


  纸醉金迷的雅加达和其他岛屿形成鲜明对比 / 图虫


  生活在其他地区的国民就没那么“幸运”了 / unsplash

  因为这样的状态,印尼人对“国家观念”也不怎么上心:

  没有任何印尼人获诺贝尔奖;跻身国际组织高层的印尼人也屈指可数;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拥有过亿人口的印尼只派出了22位运动员......

  印尼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作出努力,包括: “移民计划”,利用宗教建立强大的凝聚力,还加大了对其他岛屿公共设施的投入。

  但效果,似乎还是微乎其微。


  印尼政府的“算盘”并没有打响 / unsplash

  不过这样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过于集中的印尼方便管理,散居其他岛屿的印尼人又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样之下,印尼人的性格也被塑造得很两极:一边是宗教问题带来的燥郁,一边是“笑纳苦难”的佛系。

  他们活得很“慢”,做事很慢,开会很慢,渡轮很慢,连“迁个都”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拖拖拉拉了好几年。

  他们可以忍受摩托车在突突突地排放废气,要等的那班船延误了一个星期,连绵的大雨丝毫没有停息的苗头, 印尼人似乎已经接受这种“乱糟糟”。

印度尼西亚,万隆 / unsplash

  而且,印尼人活得一点也不物质。

  他们没有储蓄的习惯,国内的消费额占国内生产总值达50%以上。“活在当下”更像是他们的信条。

  尽管工资不高,但印尼的假期很多。除了每年约20天的法定假期外,印尼的劳动法还规定, 连续工作一年后,可享受最多12天的年假。

  有了假期,印尼人还不喜欢出国,因为印尼本身已经足够大了。

  梁文道曾这样写过印尼人不爱出国的理由:

  “何必要出国?他们只要搭船去另一座岛,即可摆脱地域和宗亲的束缚,还能学习新舞技,尝试新食物,而不须接触没学过的外语、不熟悉的货币、缺乏人情味的警察。”


  特有的印尼笑脸,很有感染力 / unsplash

  是啊,拥有火山和森林的印尼,本身就够“探索”的了。

  国外网站Atlas Obscura曾记录过一个典型的印尼人日常:

  William是佛洛雷斯岛上的居民,曾选择到巴厘岛从事旅游工作,每年通过PELNI回家一到两次,但最终,社区观念强烈的William还是选择和妻子回老家开了一间小卖部。

印尼人,活得好“两极” / unsplash

  这可能是无数印尼人的缩影,也是印尼追赶世界的方式:

  在发达的城市拼搏,在无人的岛屿慵懒。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