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儲連續下降 規模回落 平穩依舊

2020-04-08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黃鶯報道:在國際金融市場大幅震盪的背景下,中國連續第二個月外匯儲備減少,遠低於市場預期。官方數據顯示,中國3月末外匯儲備報3.0606萬億美元,環比減少460.9億美元,創2016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並較年初下降473億美元,降幅為1.5%。

  國家外匯管理局總經濟師王春英稱,中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外匯供求保持基本平衡,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不會改變,將繼續為外匯儲備規模總體穩定提供支撐。分析指,外匯儲備創較大降幅和全球美元荒有關,由於新冠肺炎大肆蔓延引發全球股市等風險資產暴跌,市場避險情緒急劇升溫,對人民幣匯率帶來巨大壓力,進而影響了跨境資金流動。

  受疫情影響月度間波動

  此前2月底外匯儲備較上月下降87.79億美元,至3.1067萬億美元。而3月是外匯儲備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創2018年10月以來的最低,且為2016年11月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2018年10月外匯儲備為3.0531萬億美元。

  而1月底外匯儲備較上月增加75.73億美元,連增兩月,至3.1155萬億美元,並再創2019年6月份以來的新高。

  針對3月份外匯儲備規模變化的原因,王春英表示,3月份,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響,國際金融市場大幅震盪。美元指數走強,部分非美元貨幣相對美元匯率下跌,主要國家資產價格出現大幅調整。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告訴記者,由於疫情對全球的影響加劇,需求減弱導致真實貿易受到影響,恐慌情緒引起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非美元資產價格整體跌幅較大,導致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環比回落。但也要看到,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給國際上很多機構投資者都造成了影響,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雖有所下降,但始終穩定在3萬億美元以上,月度間波動屬於正常現象。

  外儲多元 變化在所難免

  外匯儲備規模被認為是中國的外匯「家底」,這一數據的波動一直備受社會關注。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資產價格連日來紛紛「跳水」,讓不少人對中國3萬億美元國家外儲以及存放在美國等國家的黃金保值非常擔憂。而近期,美聯儲打開流動性「水龍頭」,有人認為,這將對中國外匯儲備中持有的美債資產帶來影響,應該大幅減持美債。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對此持否定意見,她認為,用短期的疫情因素去應對長期的國家外儲戰略是不當的。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同樣認為,在目前美元匯率不降反升的情況下,大幅拋售美債或美元資產並不可取。美債作為核心資產也是避險資產,外國私人投資者依然對其青睞有加。從去年全年數據看,外國投資者對美債投資總體是淨增持的。

  事實上,中國的外匯儲備在多元化投資方面已經實踐了多年,配置有美債、黃金以及美元、英鎊等多幣種資產。中國外匯儲備始終堅持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資理念,這意味?外匯儲備投資不會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筐裏」,正因為如此,外匯儲備月度變化在所難免,短期波動並不代表長期趨勢。

  人幣避險資產特徵顯現

  自2月下旬以來,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而人民幣匯率近期在全球外匯市場,尤其是在新興市場中的表現相對穩健。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認為,在此輪全球危機中,人民幣資產整體表現較為穩定,展現了避險資產的特徵。此輪危機後,美元在國際儲備貨幣中的份額有可能進一步下降,這給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孫明春指出,中國是全世界基本面最穩健的經濟體之一,國家外匯儲備穩居全球第一。過去4年,中國降槓桿成效顯著,提前釋放了風險。貨幣政策一直保持謹慎,為未來的寬鬆留出了空間。疫情發生前後,貨幣政策已開始微調,進一步放鬆空間較大。中國的國債收益率更高,對國際投資者具有吸引力,人民幣匯率整體處於長期升值通道之中。

  溫彬表示,即使在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時期,中國金融市場波動有限,人民幣兌美元雖有所貶值,但兌一籃子貨幣升值。隨着國際金融市場恐慌情緒的消化,美元指數預計將有所回落,非美元資產價格逐漸修復,也有助於中國外匯儲備估值上升。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