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思維應對疫情衝擊經濟

2020-04-14
来源:香港商报

  文/易憲容

  從4月7日公布的美聯儲3月15日舉行的緊急會議紀錄來看,面對新冠疫情,美聯儲認同動用所有利率工具,讓利率錨定在底部水準,直至經濟有足夠能力抵禦疫情所帶來的風險。他們假定美國經濟可能出現兩種發展情況,一是今年下半年復蘇,即V型反彈;一是最為惡劣的情況,即經濟陷入衰退,直至2021年才可能有明顯反彈。面對經濟衰退威脅,美聯儲斷然採取強力手段,不惜將利率降至緊貼零的歷史低水準,也就是讓信用擴張到極致。

  為防疫情惡化,封城、鎖國以及政府以管制的方式要求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區隔不會停止。在這種情況下,商業活動停止、居民消費緊縮、企業生產停擺、貿易活動受阻、生產供應鏈中斷等,全球經濟衰退與經濟危機爆發已成了大概率事件。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全球性經濟衰退是一種超級外部力量衝擊下所導致的劇烈震蕩,表現為供給突然中斷與損失巨大,需求突然急劇收縮及不知何時可啟動。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對新冠病毒疫情擴散延續及經濟的不確定性正在產生超級恐慌。這種恐慌及預期將直接導致行為模式及交易模式的改變。我們要用一種新的思維來認識它,並採取一種新的方式來應對。

  信用擴張到極致有危險

  現時,全球各國政府不僅根據疾病大流行採取了嚴峻的隔離政策,同時也啟動財政與金融並舉的大規模強力救助,當中有兩個最為重要的特徵。

  一是金融貨幣政策寬鬆了再寬鬆,把信用過度擴張推到了極致。疫情使商業活動突然休克,既不是瞬間流動性急速收縮所導致,也不是經濟周期性調整所引發,但是各國政府所開出的則是醫治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藥方,肯定無法對症下藥,更何況治療金融海嘯的藥方本身就存在大問題,已經給近十年來的實體經濟及金融市場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爆發後,美聯儲把基準利率降到零水準,且連續三次採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如果這種信用過度擴張不能及時讓貨幣政策正常化,它既可是經濟復蘇的動力,也可是金融危機再次爆發的根源。因為,當大量的資金注入金融市場而不流入實體經濟時,一定會吹大各種資產泡沫。美國2011年的大牛市、中國2017年的房地產價格暴漲,及全球各國資產價格快速飆升都與這種信用過度擴張有關。而當前一些國家的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及美國大牛市的結束都與信用過度擴張有關,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只不過是使泡沫破滅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今新冠病毒疫情衝擊美國經濟,幾個星期導致1700多萬人失業,已經陷入嚴重衰退,並且局面還可能惡化。面對這種局面,美聯儲不但重施故技,而且變本加厲,瞬間讓基準利率下降6碼到零水準,還實施無限制的QE,甚至購買美國企業垃圾債券。政策看上去具前瞻性,可救助將要破產的企業,實際上不僅重蹈覆轍,也是病重亂投醫。因為,受疫情的衝擊,許多企業早就破產倒閉了,融資管道最便利、融資成本最低,對這些破產的企業來說,已經沒有多少作用。但金融市場流動性過度氾濫,最終同樣不會流入實體經濟,而在金融體系內迴圈,讓搖搖欲墜的美國股市苟延殘喘,但已經破滅了美國股市這個大泡沫,肯定是無法再回去2011年的大牛市。在這點上,中國貨幣當局沒有追隨美國,應是棋高一。而且有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的經驗教訓,中國政府沒有推出強力啟動房地產的急進金融政策,應該是一種正確的選擇。

  政府為衰退包底有惡果

  二是為了防控正在惡化的疫情擴散,各國政府採取各種嚴厲措施,如封城鎖國、限聚令、居家令乃至社交隔離等,既是阻止疫情擴散的必要方式,也是造成當前全球經濟突然休克及墮入衰退深淵的根本原因。為了減少經濟衰退對企業及民眾的衝擊和影響,歐美各國政府推出了一連串巨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希望不讓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不讓企業破產倒閉,不讓民眾生活陷入困境,但這些方式既沒有以新認知來應對,同時也正在摧毀運行幾百年的市場經濟法則。比如,這次以美國政府為主導的救助方案基本上為兩大特色,一是規模一般都是佔GDP比重的10%左右;二是政府為防止經濟衰退包底,幫助企業給工人發工資。美國有薪酬津貼及調升失業救濟金,英國政府向企業老闆補貼工人工資80%,上限每月2500英鎊,為期半年。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地救助政策也是大同小異。這樣的政策給未來經濟帶來什麼後果是相當不確定的。

  不過,德國的短工制則是一種較有特色的制度創新。它是一種政府職能與市場法則的結合。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德國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一系列保障企業生存和就業的措施,包括「短工制」(Kurzarbeit)。如果企業沒有訂單,短時工作是很受企業主歡迎的降低薪資成本方法。企業按工時支付工資,不足原來薪資的部分由德國勞工局補償這部分工資稅後的60%,有孩子的員工則為67%。這樣一來,陷入困境的企業就可以在不必裁員的情況下減少薪資成本,同時,也保證員工不失業。如果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企業可以立即啟用這些有經驗的專業員工。早在上一次2008年的經濟危機中,這種制度就起到過重要作用。所以,新冠疫情爆發後,德國政府又啟動了這一政策。這種短工制目前也為歐盟一些國家所仿效,如西班牙、意大利、法國、奧地利和瑞士等都引入了有關機制。

  總的來說,當前以美國為主導的大規模救助政策,實際效果相當不確定。這不僅在於新冠病毒疫情走勢的不確定,更在於疫情之後不少國家、企業及個人一定會債台高築、生產力下降,經濟逐漸地日本化,以及市場經濟法則受到嚴重侵蝕,經濟生活中的激勵約束機制缺失,從而使得整個經濟體沒有活力,經濟增長動力喪失,經濟有可能陷入新的衰退與困境之中。當前各國的經濟衰退是痛苦的經歷,也是浴火重生的一個起點,對此,最為重要的就是讓市場經濟的法則能夠長存,而不是政府對整個經濟衰退大包底。要有新思維、新認識,從而根據經濟特徵採取新的應對方式,才能為走出衰退及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责任编辑:郭玉桔]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