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保就業 長遠謀轉型

2020-04-14
来源:香港商报

  文/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葉建明

  特區政府8日推出「第二輪抗疫基金」。其中保就業是重點。在總值1375億撥款中,800億作為保就業計劃,資助部分受疫情影響企業出糧,補償員工薪酬,令受資助公司在一段時間內不得裁員。計劃「史無前例」,預計150萬人受惠。

  保就業值得肯定

  與此同時,政府將投放60億元,未來兩年在公營及私營機構創造約3萬個有時限性的職位。

  針對已經失業人士,政府將暫時放寬申領綜援計劃的資產審查,並透過綜援系統提供限時性的失業支援計劃,將健全人士的資產限額提高一倍。估計將會惠及4萬個住戶。

  對於這樣一套保就業、保民生的組合拳,社會各方反應良好,期望資助盡快到位,避免出現大規模企業結業潮和勞工失業潮。

  香港是外向型經濟體,經濟形態以服務業為主,高度依賴外部環境。同時香港中小企業佔所有企業的九成多,抗擊風險能力不強,也是基層市民就業的主渠道。在去年一場動亂傷筋動骨之後,今年的疫情更令香港雪上加霜。本地及外部需求雪崩式下滑,不少行業業務急劇衰退,企業走向倒閉邊緣,市民焦慮日增。

  香港眼下的最新失業率為3.7%,是近9年的最高。但據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分析,接下來的失業率至少會升至4%-5%。也就是說,如果不補救,香港失業人數將達到大約20萬人,20萬個家庭飯碗堪虞。

  在巨大風險之下,政府短期內最應該關注的就是就業。保就業就是保民生,這是施政的根本目標。只有企業不大量倒閉、市民不大量失業,才可能保障香港社會基本穩定。近兩個月政府推出近3000億元資金應對經濟衰退,其中至少800億放在可能失業的群體,表明政府重視就業導向,用有限的政策工具保就業、保民生,此舉值得肯定。

  借鑒內地謀轉型

  政府出錢保就業,短期內十分必要,但這畢竟是權宜之計、治標之舉。從長遠和根本上來看,還是需要經濟復蘇,才能根本性幫到市民。當每一次危機來臨,人們都會總結今天的經濟政策,思考未來何去何從。2003年SARS後,特區政府與中央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以及內地居民香港「個人遊」,令香港經濟很快從谷底回升,躲過了經濟衰退。現在服務業界不少人希望在內地疫情受控後,盡早重啟與大灣區乃至整個內地的口岸,爭取內地遊客帶動香港零售、餐飲、酒店等行業復蘇。但是,時過境遷,在經歷了驅趕內地遊客、去年暴亂,以及疫情帶給人們消費方式轉變等因素,完全沿用原有的一套並不足夠,也無法給香港經濟帶來轉型、重新上路的機會。

  目前,內地疫情受控,武漢也已解封,各地都在一手抗疫,一手加緊恢復生產。雖然,香港眼下防疫還是首位,但政府和各行各業都應該有前瞻性思考,一旦疫情受控,我們如何復蘇經濟,有哪些條件可以「在危中尋機」。

  為穩經濟、穩就業,內地推出「新基建」規劃,各地新基建投資規模數十萬億,正蓄勢發力。所謂新基建,是指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新基建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不僅會產生很多新的商機,還會引發商業的重構。

  疫後香港經濟能否重振,可以考慮借鑒內地。除了積極參與到內地的新基建計劃中以外,更有必要推動香港本地新基建發展,包括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建設。2月底政府發布的《財政預算案》,強調發展創科基建,預留30億元推動科學園第二階段擴建計劃。但這與全面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尚有差距。

  此次疫情對創新科技發展提出迫切需求:智慧城市有助於處置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防範疫情擴散效果明顯;「宅經濟」改變企業經營方式,互聯網時代打破了幾乎所有生意邊界。香港一直推進緩慢的線上經濟,有條件迎來突破性的發展;同時,作為未來的服務方向,「公共服務智能化」已經在此次抗疫中小試身手,AI+前景廣闊。

  近20多年來,香港經歷多次危機。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變局孕育機會,危機也可以成為轉機。在保就業、保企業的基礎上,我們必須提前籌謀如何保經濟、謀轉型。

[责任编辑:郭玉桔]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