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宗陳茂波憂黑暴破壞社會氣氛 經濟復蘇「人和」最重要

2020-05-04
来源:香港商報

  5月1日,大批示威者現身沙田新城市廣場,多間商舖被迫關閉歇業。張建宗與陳茂波均表示,香港經濟恢復需要社會穩定平和。中通社

  【香港商報網訊】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發網誌表示,最近本地疫情稍緩,實屬得來不易,當疫情結束後,香港要盡快復原;惟近日有人再次發動非法集會和示威活動,不但增加疫症傳播風險,更可能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亦在網誌表示,如果疫情發展以至外圍帶來的壓力,令經濟萎縮幅度靠近預測下限,今年將是香港經濟自上世紀60年代有紀錄以來最差一年;經濟要恢復動力,需要穩定平和的社會氣氛,「人和」較「天時地利」更重要。

  張建宗:基本法是定海神針

張建宗

  張建宗在其最新網誌表示,在「一國兩制」下,中央對特區擁有全面管治權。在基本法下,全賴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雙重優勢,香港定位獨一無二且不可取替,並在不同的國際排名位居前列。回顧香港積極參與國家改革開放歷程中,既是「貢獻者」也是「受惠者」。當年在基本法頒布後,社會日趨穩定,有人形容基本法為「定海神針」。30年過來,對於近年香港社會再次出現有關政制發展以及中央和香港特區關係等問題的爭拗,正本清源之正途,就是全面認識、擁護和落實基本法。

  有人對「一國兩制」出現誤解、甚至曲解,對國家和香港的發展造成破壞,我們必須及時給予正確引導指正、澄清及反駁。因此,正確認識及解讀「一國」和「兩制」的關係至為重要。

  本港瀰漫着一種不守法歪風

  張建宗續指,香港繁榮穩定有賴港人同心協力。最近本地疫情稍緩,實屬得來不易,當疫情結束後,香港要盡快復原。但近日有人再次發動非法集會和示威活動,不但增加疫症傳播的風險,更可能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

  他指,本港社會瀰漫着一種不守法的意識。自去年6月,有1400場公眾活動,其中很多演變成嚴重違法暴力。被捕者當中約四成是學生,18歲以下接近1400人,年紀最小的只有11歲。被落案控告的學生超過460人,當中年紀最小的3人都是12歲。而經過司法程序處理的被捕者中,已有8名18歲以下的人士被定罪,當中年紀最小的只有13歲。這些青年人以身試法,自毀前途,令人痛心。

  張建宗強調,無論政府再投入更多資源、推出更多措施支援受疫情影響的市民和企業,假如社會治安仍然持續受到非法集會、示威以及暴力的威脅,公然挑戰法治及社會安寧,市民的安全無法受到應有的保障,外資卻步,香港經濟要復原將面臨嚴峻挑戰,難上加難,談何容易!

  陳茂波:港經濟連三季萎縮

陳茂波

  陳茂波最新網誌亦寫道,隨着疫情初步受控,不少市民趁這幾天假期外出走走,市面略微回復生氣,商店人流也旺起來。針對食肆及多類商業處所的營運限制,以及「限聚令」等措施還有數日便將屆滿,社會生活、百業運作能逐步恢復正常。

  但他強調,香港經濟正處於深度衰退。回看1998年,本港受亞洲金融風暴打擊,第三季GDP按年收縮8.3%。約十年後到2009年,受環球金融海嘯衝擊,本港第一季GDP負增長7.8%。今年,在暴力衝擊與疫情接連打擊下,即將公布的第一季GDP按年增長預測將會更差,且是連續第三季度萎縮,情況令人擔憂。

  此外,持續做好防疫,意味着本地經濟活動只能有限度逐步恢復,歐美等地經濟仍受疫情拖累而疲弱難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環球經濟將收縮3%,單計美國和歐洲收縮幅度分別預測為5.9%及7.5%。環球市場正面對也許是自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因此,拉動本港經濟的三頭馬車,包括內部需求、出口及投資,暫難有顯著起色。「我們把今年經濟預測大幅向下修訂,最新估計為負增長4%至7%,遠差過2月中時原先估算的負增長1.5%至微增0.5%。如果疫情發展以至外圍帶來的壓力,令經濟萎縮幅度靠近預測的下限,這將是香港經濟自60年代有紀錄以來最差的一年。」

  經濟復蘇全靠市民齊心

  陳茂波坦言,不用看數字,只要感受一下過去數個月市道的冷清,了解一下從事服務業朋友的苦況,已能掌握這一輪經濟寒風有多凜冽。透過財政預算案及兩輪的防疫抗疫基金,推出規模合計約2900億元的措施,支援巿民及企業應對難關,冀能紓緩燃眉之急。

  他說,預算案中提出向全港合資格市民每人發放1萬元,冀可支援市民,並發揮鼓勵消費的刺激作用。有超過20家銀行將會參與協助發放款項,而相關登記程序亦非常簡單,有個人銀行戶口的市民,可透過電子方式申請,既可省卻文書處理時間,亦可較快收到錢。還未有個人銀行戶口的市民,宜考慮盡快在銀行開設個人帳戶。按照目前時間表,6月底將接受合資格市民登記,7月中開始現金到手,估計8月底大部分申請人可收到款項。如果疫情受控的良好趨勢能持續,對不同行業的限制措施逐步放寬,屆時市民大眾一起增加消費,相信可為打工仔及中小企業帶來收入改善,並讓各行各業逐步重拾生氣。

  陳茂波最後說,經濟要恢復動力、甚至踏入復蘇,需要良好有利的條件--穩定平和的社會氣氛。此時此刻的香港,「人和」或者較「天時地利」更重要。百日抗疫,全賴全港巿民能上下一心,朝着同一方向努力,因而取得成果。挽救經濟,我們又能否重複這條成功的良方呢?

[责任编辑:肖靜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