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直播首秀背後:搜狐,不只是「賣貨」

2020-06-12
來源:鳳凰網科技

  「順應風口,我也在風口上跳一把。」

  在搜狐大廈18層大廳,穿着休閑的張朝陽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带貨直播。得益於多年堅持的英語教學直播經驗,張朝陽在介紹、演示商品以及送福利獎品的環節都表現的頗為輕鬆自如。

  事實上,張朝陽加入直播带貨的陣營已不是令人驚奇的事。在電商直播這一最熱風口上,短視頻平台、電商平台以及直播平台早已全部入局,一眾互聯網大佬們也都紛紛進場。

  但值得關注的是,電商直播站上風口已有大半年時間,已經成為「後浪」的搜狐,在這一時點上開啟直播带貨的用意是什麼?借着直播带貨的風口,搜狐真正的戰略布局又是什麼?

  張朝陽的「非常規」带貨

  張朝陽的带貨首秀,與常規的電商直播風格截然不同。

  直播一開場,張朝陽首先是在搜狐媒體大廈18層的辦公室門口出現,隨後就带着鏡頭一起「逛」起了搜狐的辦公室。而在介紹和演示使用不同產品時,也是在辦公室、茶水間、陽光房等多個不同的場景下進行。不斷轉場的設計讓此次直播看起來完全不像是一場商業带貨直播,反而更像是一次直播版的Vlog。

  由於此次直播所带商品是張朝陽自己生活中長期使用的好物,在直播中,張朝陽的演示操作非常自然、嫻熟,在講解時也會與自己日常生活相結合,語言上更具生活化。

  另外,此次直播的主題是好物分享,順便聊聊生活,因此在直播過程中張朝陽也介紹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並聊到了更多有關如何健康生活的話題。產品講解與生活方式分享結合的方式,使得直播带貨的促銷緊迫感減弱,但反而能夠讓主播與消費者之間增強信任感。

  直播中強調價值觀的傳遞,其實搜狐在多年前做直播時就已提到了這一主旨。彼時正是秀場直播最火熱的時候,業界普遍認為是獵奇心理和荷爾蒙支撐着這一市場,對於其未來發展和行業潛在風險存在擔憂。

  就在這一階段,搜狐提出了一個「非常規」的新概念——價值直播。

  價值直播的含義,即未來直播不會拘泥於秀場,而是要做科技、知識、信息傳遞的載體,同時還能夠具備社交功能。直播在未來會涉及多個領域,觀眾從中不僅獲得娛樂快感,同時也能夠獲得知識、提升技能。

  搜狐關於直播進化方向的預測,在目前來看確實是准確的。今年在疫情的助推和幾位頭部網紅的带動下,各大平台正不斷突破直播內容邊界,带領用戶跑步進入了「萬物皆可直播」的時代。

  如何做好價值直播,也是搜狐近年來不斷探索和找尋答案的問題。

  就目前來看,搜狐在直播領域布局了千帆直播和搜狐視頻兩個平台,其中搜狐視頻的直播專區則更加側重於知識的傳播。當然,這里的「知識」並不是局限於文化教育,而是涵蓋了美妝、養生、情感、母嬰、旅行等多個領域。與此同時,搜狐直播也在通過直播5G/財經等各類峰會直播、抗疫期間醫療健康方面的科普直播等內容,更進一步體現出了搜狐以及直播本身的「信息載體」功能。

  

  為豐富內容垂類、提升直播內容質量,搜狐也和其他平台一樣發起了創作者扶持計划。例如在今年年初搜狐視頻發起的「尋找100位知識達人」扶持計划,就吸引了李子柒、「手工界No.1」手工耿等知名頭部網紅博主,以及協和醫院婦產科醫生譚先杰、開心好奇媽等專業垂直領域的達人入駐。

  據搜狐視頻公布的數據,今年年初在搜狐視頻已開播的知識達人中,全網千萬粉絲量級的大V已佔20%,全網百萬粉絲量級大V佔60%。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張朝陽的带貨直播中,直播的形式也與一般带貨直播有所不同。首先是直播畫面是以橫版顯示,觀看時可橫屏也可豎屏,能夠適應用戶不同觀看習慣;其次是能夠明顯看到直播畫面的流暢度和清晰度都較高,並且直播內容可以回放;另外直播畫面左下角也出現了電商直播必備的「購物車」功能,可以實現一鍵式購物體驗。

  直播圖像清晰、無卡頓,其實是對平台的直播技術提出了要求。在今年5月舉辦的搜狐科技5G峰會以及近期舉辦的搜狐新聞馬拉松活動中,搜狐展示出了自己的「視頻分屏連麥互動直播」技術,直播時視頻延時低,人像清晰,無明顯卡頓,張朝陽也表示這是「技術上的一個小突破」。從這一點來看,搜狐在直播技術方面也並沒有落後於其他平台,而之後更多的带貨直播也能夠對技術的持續創新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綜合來看,不論是平台、主播資源還是技術支持,開啟带貨直播所需的基礎能力搜狐其實都已經具備。

  搜狐如何進化

  事實上對搜狐而言,發展直播是其近幾年來持續進化升級的表現之一。

  2019年4月,搜狐視頻提出了「雙引擎」戰略,指在加碼以自制劇與自制綜藝為主的長視頻之外,同時發展PGC、UGC、Vlog類自媒體產出的短視頻內容。而直播其實也是UGC內容中不可或缺的一大組成部分。

  長視頻內容方面,搜狐視頻所說的「加碼」並非是不設上限的提升內容投資,而是指對內容成本的高度可控,以最合適的預算盡可能創作出最高回報率的作品,通俗來講就是走差異化的「小而美」路線。

  在低成本、小規模制作策略下,搜狐視頻的自制方向是清晰的:第一是做愛情甜寵劇,第二則是懸疑探案劇。就目前來看,搜狐視頻也確實產出了部分高熱度和口碑較好的內容,例如2019年的甜寵劇《奈何Boss要娶我》曾成為網絡劇播放量和熱度榜冠軍,被稱為「開年第一部黑馬劇」,自制綜藝《送一百位女孩回家》三季都在豆瓣拿到了7.0以上的評分。

  短視頻內容方面,搜狐視頻是將短視頻的重要性提升到了與長視頻相同的高度。

  在搜狐視頻APP內可以看到,短視頻內容以其所在內容領域被划分在了娛樂、音樂、軍事、體育、Vlog等不同的頻道中,與電影、電視劇等長視頻內容並列。與此同時,搜狐視頻以達人大V入駐計划不斷聚集着更多頭部KOL,以此來提升內容豐富性和優質度。

  特別的,在搜狐視頻APP中還有一個名為「關注流」的頻道,在這一專區用戶可以看到已關注KOL和自己好友最新發布的短視頻內容,相當於是在一個長視頻+短視頻內容平台里內置了一個可發揮社交功能的專區,短視頻以及可回放的直播內容可以在這一專區被廣泛轉發和傳播。

  搜狐視頻頻道列表及關注流

  在「雙引擎」戰略下,搜狐視頻的商業模式其實也在隨之改變。

  2016年前,搜狐視頻走的還是傳統長視頻平台的發展路線,即以高價大規模採購影視劇內容,隨後再以廣告方式變現。這一模式下平台需要付出的內容採購成本極為高昂,因此盈利空間就被嚴重壓縮。

  隨後,搜狐視頻開始轉型,徹底跳出長視頻平台比拼大製作、重磅劇的戰場。為盡可能控制內容成本,搜狐視頻通過「國民校花」、「國民校草」等項目發展藝人經紀業務,用自家藝人演自製劇,以此來降低自製劇的演員成本,將有限資金盡可能傾斜在內容製作環節。而現在,搜狐自家的藝人們也順勢加入了直播中,進一步助推直播業務發展。

  另外,發展短視頻、直播業務,其實也是在直接拉動平台的廣告收益。在今年第一季度財報溝通會上,張朝陽表示目前搜狐的直播產品,已經給很多企業提供了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一些廣告商尤其車企願意給搜狐投放。由此來看,與品牌商聯繫更加緊密的電商直播,創造收益、带來新價值增長點的潛力還會更大。

  在長視頻業務方面嚴控成本,在短視頻和直播業務創收,在這樣商業模式之下,搜狐才能夠做到媒體和視頻業務持續減虧、實現並保持盈利。

  不過就行業整體發展來看,發展直播更多也還是因為「大勢所趨」。

  正如張朝陽所說,直播带貨不是風口,而是未來會長期存在的一種模式。因此,對於不能完全依靠長視頻內容盈利,並且已跨入短視頻領域的搜狐來說,就沒有理由不加入其中。

  另外,從直播的發展方向來看,從最初的秀場直播、到現在「萬物皆可直播」,直播已經在朝着不斷深化、拓展邊界的方向進化。這一進化趨勢與搜狐早年提出的「價值直播」觀點是完全一致的,也因此搜狐對直播業務已經有了符合行業發展的理解,以及多年探索積累的經驗。

  在這一時間點上入局電商直播,看似是「趕晚集」,但事實上搜狐的目標並非是「賣貨」,而是多年前提出且一直探索的「價值直播」。

  在信息冗余、碎片化的當下,高價值的內容永遠會是用戶的剛需,因此直播不會局限於秀場、也不會局限於带貨,未來直播更多會作為一種「載體」與多個領域結合,去傳遞更多知識、信息和價值。

  在競爭不斷加劇的直播賽道,以另一種思路來探索前路,能否带來變數、催生新格局,就要看搜狐的下一步如何走了。

[責任編輯:董岳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