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集】戒除封城依賴症

2020-06-23
来源:香港商报网

        文/學研社成員 吳桐山

  北京疫情死灰復燃,短短幾日急增過百宗病例。筆者在內地的朋友不少,反應兩極。一部分是非常擔心疫情擴散,希望北京效仿武漢封城應對;另一部分是擔心北京封城會帶來很多不便,做生意的尤其擔心對經濟復蘇的打擊。面對北京封城的傳言甚囂塵上,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回應稱,嚴格出京管理,堅決阻斷傳播管道,並不意味着封城。

  不同階段不同手段

  吳桐山認為這個態度是正確的。我們要明白,在有效疫苗得到廣泛應用前,疫情很可能都不會結束,人類已經進入與病毒共存的新階段。在疫情初發階段,我們對病毒了解不多,應對手段有限,醫療系統和聯防聯控機制毫無準備,封城可以解燃眉之急。封城是打阻擊戰,但病毒傳染性強且廣泛,現在是打持久戰,不同的戰略階段,應對手段不一樣。如果說阻擊戰的主要手段是靠封來截斷傳播鏈,那麼持久戰的階段就要靠持續的衛生措施、病例追蹤、抽檢排查等可持續手段,來降低病毒的傳播率。

  但我觀察到內地一些群眾有一種「封城依賴症」。那就是在過去一兩個月,內地疫情比較平靜的時刻,很多人都已經不再堅持個人衛生措施。口罩不戴了、搓手液不用了、各種聚集活動恢復了,一些人甚至去醫院都不戴口罩了。一聽說某個地方疫情重燃,就寄望盡快封城來阻截。雖然武漢封城的經驗是成功,但老百姓不能形成一種依賴心理,自己的衛生措施太容易鬆懈,依賴政府的強大行政手段來對付疫情,這種想法很可怕。

  應堅持良好的習慣

  吳桐山很早就說,封閉措施是不可持續的,如果病毒持續存在,很明顯我們不能靠封閉措施,除非疫情失控,否則不應該動輒封城。現在北京的病毒源頭更懷疑是進口的冷凍食品,說明部分貨物也有一定的播毒風險,對此,我們只能加強對貨物的消毒和個人防護來應對,總不能連貨運都封了吧?持久戰依賴的是聯防聯控機制和個人的良好衛生習慣,因為只有機制和習慣是可持續的。由1月份開始,我已經完全習慣戴口罩和勤洗手的做法,即使未來沒有新冠疫情,也打算繼續堅持下去,因為發現自己染上普通感冒的機會也變小了。行為心理學研究顯示,21天以上的重複就可以形成習慣。一種行為一旦形成習慣,就會習以為常,我根本不覺得自己為此付出了什麼代價。現在口罩價格也已經降下來,每個人都可以負擔得起,也有不少善心組織為基層市民捐贈口罩。我們實在沒有理由不堅持良好的習慣。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18日表示,北京疫情已經控制住了,但是相繼還會有報告病例出現,這個曲線還會延續一段時間,病例數會越來越少。希望今次北京通過精準防控手段戰勝新一波疫情,可以立下一個積極的榜樣,讓大家明白:封城防疫只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成功了也要付出沉重代價,只有我們有能力以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檢疫排查機制戰勝疫情的時候,我們才有能力長期與新冠病毒周旋下去。

[责任编辑:黄莺]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