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長久
受到上周末利好消息的提振,上周大跌5%的內地股市20日迎來報復性反彈。在金融權重股大爆發带動下,上證綜指收盤大漲100點或3.11%,收復3300點關口,報3314點;深證成指收盤大漲334個點或2.55%,報13448.85點;創業板指漲35個點或1.31%,報2697.3點。滬深兩市成交總額連續第13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達到1.193萬億元。但是比大盤更牛的,是A股的IPO,內地股市勢必將會迎來歷史性的IPO大年。
系列利好呵護有加
上一周,內地股市受到重挫,上證綜指周跌幅達到169個點或5%,深證成指周跌幅達到555個點或4.1%,創業板指數上周跌幅也達到116個點或4.2%。正當內地股市面臨方向性選擇的節點,7月17日收盤後管理層對資本市場利好政策頻出,促使市場對于資本市場未來改革預期再次升溫,直接刺激A股7月20日大幅高開高走。
其中保險資金投資股市迎來新的監管規則,銀保監會再次提高保險公司投資權益類資產比例,屬重大利好消息,對股市穩定有重要作用。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出《通知》,對保險公司投權益類產品,掛鉤償付能力充足率,給出了8檔比例監管,保險公司投權益類資產最高可以達到上季末總資產的45%。一直以來,保險資金是市場當之無愧的主力,一舉一動動深刻影響市場,之前權益類資產配置偏低,只有12.3%,而這次大幅提高配置上限,大幅提升了險資入市的空間,對險資加速入市提供了制度保障,另外,內地推出證券、基金行業並購重組的鼓勵政策,也是實質性利好,對券商、保險板塊提振尤其明顯。
比大盤更牛的是IPO
內地股市今年以來走出獨立行情,無疑有利于內地股市承接歷史性的IPO大潮。本周內地股市迎來擴容最火爆的一周,又有12只新股安排發行,7月20日到23日每天3只。其中科創板6只、滬市主板4只、中小板股票2只。
6月以來,新股核發數量一度環比增長近8成。其中6月證監會核發新股數量較上月增長了76.19%達37家,科創板18家,環比驟增1倍。7月以來,到17日內地股市已有25只新股完成首發上市,累計募資68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只新股和39億元,分別增長400%和1659%。其中剛剛上市的芯片巨頭中芯國際募資532億元,成為IPO的“主力軍”。
整體來看,截止7月17日,今年以來A股累計有144家企業完成首發上市,比去年同期的71家整整翻了一倍,合計募資2123億元,同比增長了2.3倍之多,去年數據僅為645億元。可以預見,今年前7月的數據有望達到甚至超過去年2532億的水平。
內地股市今年勢將迎來歷史性IPO大年,截至7月17日,A股主板、創業板、中小板合計還有275家企業排隊審核,其中有41家已經通過發審會等待上市。科創板方面,目前IPO注冊在申請企業有218家,其中5家申請已通過。業內預計,內地股市今年全年或挑戰2010年4900億的IPO歷史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