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虹雷:見證香港作家首次訪深

2020-08-05
来源:讀創

  1980年4月20日,穀雨,深圳河兩岸春意正濃。香港作家劉以鬯先生等一行人穿過邊防檢查入境處,從羅湖橋的另一邊走過來,廖虹雷等四位深圳作家受深圳市文化局委托,站在羅湖橋頭迎接香港客人。轉眼40年過去,廖虹雷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回憶當時情景,仍然顯得心潮澎湃。他說,那是香港作家第一次訪問深圳,也是深港兩地作家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下正式交流。

  晚年劉以鬯(1918—2018)

  破冰之旅

  劉以鬯1918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經深圳抵達香港。他後來回憶,曾在蒸汽機火車“哐啷哐啷”聲中瞥見過沿途的水田和低矮的房屋,下火車步行一小段路,然後跨過羅湖橋出境。深圳留給他的印象僅此而已。劉以鬯曾在新加坡、吉隆坡擔任過報刊主筆,後定居香港,寫小說、搞評論,著文編史,卓有成就。他的小說《酒徒》和《對倒》影響最大,是王家衛電影《2046》《花樣年華》的靈感來源。

  此次訪問深圳的7位香港作家,除劉以鬯外尚有李國柱、鄭辛雄、李文建、張志和、王永楓和譚秀牧。李國柱筆名林真,著有小說《一個母親的故事》、散文《黑膠書包》及《巢》等,爲讀者所熟悉;鄭辛雄筆名海辛,香港《文匯報》副刊專欄作家,其小說集《寒夜的微笑》剛剛由廣東人民出版出版,深圳新華書店上架出售,引來許多讀者爭先購買。

  廖虹雷說,深圳與香港雖然只是一河之隔,但兩岸却圍著蜿蜒的鐵絲網,隔絕了數十年時光,形成絕然不同的意識形態、文化背景和社會生活。當時深圳作家對香港感到陌生,而香港作家對深圳也幾乎一無所知,他們中有幾位曾匆匆在羅湖關過境乘火車北上廣州,另外幾位則是首次踏上大陸的土地。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到深圳河邊,原寶安縣改名深圳市,而深圳經濟特區也正緊張的籌備之中。廖虹雷與劉學强、林雨純、鄧維新四人,都是首批中國作家協會廣東省分會會員,受深圳文化部門委托接待香港作家,也是對外開放的一次重要舉措,意義重大。廖虹雷說,雖然他們剛開始語言交流稍感滯礙,但大家內心都是很激動的。

  香港作家訪深前,1980年初,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劇作家協會主席李門(右四),以及黃培亮(右五)、歐陽翎(右六)、曾煒(右三)等廣東作家與廖虹雷(右一)等在九龍海關合影。

  血濃于水

  當時廣深鐵路兩旁的和平路、建設路坑坑窪窪,雨天洪澇積水,晴天泥塵漫天。香港客人走在高低不平的馬路上,却毫不在意,興致勃勃地左顧右看,和陪同者談笑風生。看得出,他們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他們正以作家敏銳的觀察力,關注著這塊即將創造奇迹的土地。

  這一天,廖虹雷等深圳作家陪同客人參觀了東門老街、深圳展覽館和深圳水庫。廖虹雷告訴記者,那時深圳景點不多,來了客人大多帶去這幾個地方參觀。深圳河兩岸雖有鐵絲網的阻隔,但深圳水庫和東江供水工程則更能說明兩地唇齒相依的關係。

  深圳水庫始建于1959年,建成于1965年,將東江水經過十多個抽水站提高27米後流入,再經巨大涵洞管道向香港供水。深圳水庫旁建有紅樓紀念館,由陶鑄題寫“深圳水庫”四個大字,館內陳列著周恩來總理關于建設東深引水工程的指示,以及朱德、董必武、陳毅、葉劍英等國家領導人視察深圳水庫的留影。站在紀念館旁向深圳水庫極目遠眺,只見碧波漣漣,翠綠幽深,與不遠處的梧桐山動靜集合,剛柔相融,詩情畫意撲面而來。此情此景令香港作家感慨萬千,劉以鬯說:東江水經深圳水庫流入香港,祖國同胞血濃于水!

  白天參觀完畢,當晚市文化局等有關部門宴請客人,香港作家和深圳10多位文學青年座談交流,氣氛熱烈,臨別已有依依不捨之情。廖虹雷說,首批訪深香港作家,原計劃尚有彥火、原甸、黃河浪等人,但他們臨時有事未能參加。不久,香港作家曾敏之、巴桐、張詩劍、彥火、黃河浪、陳振明和原甸等陸續訪深,兩地作家交流更爲密切。

  八場粵劇《邊防槍聲》發表于《廣東文藝》

  遲到的體驗

  作爲出生于1946年的地道“老寶安”,廖虹雷第一次訪港還要更晚一些。

  廖虹雷1966年參加工作,在惠陽地區文工團從事文藝創作,1968年初調回家鄉寶安縣文藝宣傳隊,開始到全縣的農村、漁港、工廠、部隊和學校進行文化宣傳演出。他先後創作過小話劇《新兵巡邏》、小歌劇《深圳河畔》、小舞劇《邊防崗哨》以及電影文學劇本《邊防綫上》。1976年,他與曾文炳合作將電影劇本改編爲8場粵劇《邊防槍聲》,發表在《廣東文藝》上。正是在這一年,他加入了恢復不久的中國作家協會廣東省分會。廖虹雷說,雖然他幾十年文學創作都離不開深圳河,都隱隱暗示著河對岸的香港,但直到1983年他從來沒有跨出過羅湖橋。

  1983年9月20日,廖虹雷(後右)與同事第一次訪問香港

  1983年9月20日,廖虹雷終于踏上香港的土地——他和4位同事受邀請前往考察學習。廖虹雷說,雖然只是一河之隔,但對它太陌生了,以致當自己真的踏上羅湖橋時,緊張、興奮、新奇,刹那間心中五味雜陳。當時見到一位同行者肩上斜背著褪了色的印有“爲人民服務”幾個字的軍綠卡包,幷用白毛巾綁著搪瓷口盅,這一身打扮和他們的舉動引來一些奇怪的目光,使他們渾身不自在。

  廖虹雷在香港

  他們在香港一個星期,先後在灣仔華潤大厦看展覽,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看演出,在九龍高山劇場(露天)看場地設施,還參觀了海洋公園的海豚表演和新界荃灣會堂的文藝演出。

  1980年代,廖虹雷(左一)與著名作家秦牧(左四)及其夫人紫風(左五)等在羅湖區委大樓前合影。

  廖虹雷說,那是一種遲到的體驗。此後,他因工作關係,十多年間赴港達180多次,但第一次跨過羅湖橋的感覺終身難忘。

  作者:深圳商報記者 夏和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责任编辑:蔣琳]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