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獵服裝智造 進入房地產業 阿里「五新」戰略陸續有來

2020-09-17 01:54
来源:香港商報網

  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近日動作頻頻。9月16日,阿里正式對外披露全球首個新製造平台犀牛智造後,旗下天貓與易居企業集團又發布戰略合作,聯合推出「天貓好房」平台,並共同發布「不動產交易協作機制」(ETC)。未來,天貓好房將幫助房地產企業定製線上房產旗艦店,把3D購技術、直播以及更多金融服務能力與房產行業結合,一起打通線上看房、購房的全鏈條。

  受訪專家認為,阿里巴巴「進軍」房地產行業和將觸角更多地伸進傳統製造業,是其「五新」戰略積極推進的最新動作。技術創新、商業鏈條的數字化會為房產行業帶來新的紅利,而在新製造平台犀牛智造的助推下,傳統製造業的智能化、數字化升級有望實現。      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天貓好房打造「鑽石雙11」

  據悉,ETC機制將基於新的產品升級,提供新屋、二手樓、特價房和拍賣房四大交易場景,承載房產線上交易過程的多項服務功能。目前,碧桂園、中南等房企已與天貓達成了深度合作。今年「雙11」,天貓好房也將推出大額補貼、引入更多優質樓盤,在傳統購房旺季「金九銀十」之外再創造一個「鑽石雙11」。天貓方面表示,天貓好房至少在未來的3年內不賺錢,所有收入100%補貼購房者。

  「ETC是最為核心的內容,有助於真正促進線上交易的成熟。」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說,各大企業將積極入駐,形成深度合作。各類房企後續在營銷方面會發力,藉助此類平台,能夠形成營銷模式的轉變。此外,促銷等活動會增加。

  中華房地產投資開發商會會長、富力集團董事長李思廉對「不動產行業交易協作機制」表達了高度認可,富力集團宣布率先加入該機制,同時攜富力集團約500億貨值的全國優質樓盤項目,加入到房產界的首次「百億補貼」雙11購房節活動之中。

  補貼購房者有助提高成交量

  天貓好房聲稱在3年內將收入補貼購房者,會否促進成交量的躍升呢?中原地產華南區總裁李耀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包括購房者買房的過程、成交的過程以及平台收房的過程,都會產生很多問題,線上平台未必能完全解決。儘管補貼會令交易成本降低,但成交量能否反彈,還取決於眾多其他因素。比如剛需購房者考慮得更多的可能是自身的承受能力。「不動產的線上交易牽涉的價值和複雜性相對大一些,比如涉及到售後服務、按揭買房等事項,也是購房者需要考慮的因素。」

  李耀智指出,通過補貼購房者吸引流量的促銷活動,實際上是網聯網+的「燒錢」模式,未來能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房產的成交量則仍需觀察。但毋庸置疑的是,天貓好房的促銷活動能夠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促使購房者將更多目光聚焦到線上購房平台,並對房地產中介行業形成一定的衝擊。

  「雲賣房」料成趨勢

  消息指出,未來在天貓好房的定製化房產旗艦店里,會用上更多技術能力。比如3D購技術與房產的結合,能把樓盤單元的窗外景觀、噪音光照等真實數據都結合進來,讓線上看房的體驗更真實。加上後續房產交易鏈條逐步打通,房企的天貓旗艦店將成為線上的「智能售樓處」。

  阿里巴巴集團天貓淘寶總裁蔣凡在發布會上表示,技術創新、商業鏈條的數字化會為房產行業帶來新的紅利。未來的房產消費裏,線上會是重要場景,而線下場景也會更加智能化。

  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忻表示,易居將發揮自身的房源優勢、經紀人賦能產品、區塊鏈技術以及行業消費洞察等方面的能力,與天貓一起,致力於解決各交易主體目前面臨的各類問題,幫助行業提升交易效率,帶行業科技升級。

  嚴躍進認為,此次阿里巴巴和易居的合作,具有較好的導向性。一方面,今年線上模式總體上受關注,成為目前房地產領域和互聯網結合的重要體現。對於此類線上的模式,各類企業參與積極性提高,是行業和房企轉型的重要着力點。另一方面,線上模式也依然面臨很多質疑和壓力,所以要求相關企業合作的時候,注重消費市場的需求和顧慮,真正研究市場痛點,以形成更好的平台效應。

  此外,嚴躍進提到,目前很多企業都搭建了此類平台,房地產互聯網市場的機會很多,合作機會大於競爭壓力,後續也能夠為行業形成更好的生態環境。

  李耀智也認為,房地產互聯網化是未來的一個趨勢,購房者藉助移動互聯網的便捷性,加上技術的支持,比如VR睇樓等,將助力房地產的互聯網化。「這次天貓和易居聯手推出天貓好房並不出乎意料,線上平台的搭建,對行業來說是個好事,也將令整個行業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李耀智說。

  保密三年 犀牛登場

  阿里巴巴另一個吸引外界眼球的動作是,正式對外披露全球首個新製造平台犀牛智造,同時,阿里巴巴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已在杭州正式投產。阿里巴巴稱,這一戰略級項目已保密運行3年。作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的落地,犀牛智造的亮相是今年互聯網行業的最大創新。

  據悉,犀牛智造工廠將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將天貓淘寶的消費數據與生產環節打通,開啟工廠由「批量化生產」轉向「按需製造」的新製造浪潮。犀牛CEO伍學剛介紹稱,該平台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以數據和新技術驅動,服務於中小企業的智能化製造平台,初期主要以服裝行業為切入點探索智能製造。

  犀牛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數據顯示,在試點運營2年多時間裏,「犀牛工廠」已累計為200位淘寶天貓商家、主播、時尚達人等提供生產服務。目前,通過柔性製造系統,犀牛工廠可實現100件起訂,7天交貨。相較其他工廠,「犀牛智造」能夠縮短75%的交貨時間、降低30%的庫存,甚至減少50%的用水量。高度數字化的「犀牛工廠」能夠承接更多個性化、小規模的訂單,同時又可以保持低成本和高效率。

  「新製造讓『Made in Internet』成為現實。」伍學剛說,「阿里巴巴新製造團隊中,80%的成員是工程師,我們相信有一天,工廠的製造能力可以像雲計算一樣被調用,實現生產的雲端化,讓服裝紡織業變得更加靈敏,不僅是中小型的服裝生產企業,全國的創業者、主播、設計師也將從新製造中受益。」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向記者表示,「新製造」由馬雲於2016年提出,是阿里集團「五新」戰略:新零售(天貓為核心)、新金融(螞蟻集團為核心)、新製造(犀牛智造為核心)、新技術(阿里雲為核心)和新能源(N/A)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試運行2年多後,犀牛智造平台的推出,完成了馬雲「五新」版圖中新製造板塊,對於萬千淘寶商家背後的海量製造工廠的數字化升級影響深遠,按需定製,智慧工廠將觸手可及。從淘寶用戶出發,傳統製造業數字化升級在行業巨頭的推動下有望加速。

  傳統製造業 數字化升級

  業內人士指出,阿里新製造是阿里巴巴的又一次新創造,將引領一輪互聯網深入製造業、製造業擁抱互聯網的熱潮,也將成為各行各業利用互聯網的力量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新風口。

  蔣凡表示,如果說淘寶天貓走出數字化商業的第一步,實現了銷售運營上的在線化、智能化,那麼未來20年,阿里巴巴相信從生產到終端銷售一定會實現全面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據網經社跟蹤顯示,近年來,阿里巴巴已展開針對智能製造的多項布局,積極參與工業互聯網的建設。2018年以來,陸續參與了supET、飛龍工業互聯網平台、飛象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建設,具備一定的工業互聯網實踐經驗。

  產業互聯網成新增長點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張周平認為,目前,傳統製造業已經走過了勞動密集型的傳統代工直銷等階段,在智能製造的基礎上,整合工業互聯網平台的能力,構成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供應鏈的互聯互通,智能製造、數字製造是未來製造業新的生態。

  張周平表示,過去20多年,消費互聯網在中國蓬勃發展。而目前,互聯網在消費領域的覆蓋已基本完成,部分場景已經趨於飽和。繼消費互聯網後,產業互聯網正成為下一個重要的市場增長點及發展主旋律,並將迎來「黃金十年」。作為深度融合的產物,產業互聯網成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重要載體,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產業互聯網是指利用互聯網連接企業與企業之間商品流通,提升產業鏈與供應鏈協同效率,具體包括B2B電商平台、供應鏈金融平台與網絡貨運平台等多平台業態。目前從阿里的新製造平台披露的信息看,在產業互聯的布局上還有待繼續完善的空間。」張周平稱。

  螞蟻預計十月在港掛牌上市

  【香港商報訊】據路透社旗下媒體IFR援引不具名人士報道,金融科技巨企螞蟻集團目標下周尋求獲得港交所上市批准。據悉,螞蟻在香港出售的股份數量可能多於在上海科創板發行數量,因為香港出售的股份可能包括一些舊股。

  消息人士稱,在港上市部分股份將包含超額發行部分,因此在港發行股份將超過科創板發行股份。目前集團預計在9月28日前後開始路演,國慶假期後開始申購,預計於10月底上市,但時間表仍未最終確認。

  9月9日,螞蟻集團在回覆完第二輪問詢之後,同一晚,科創板上市委會議公告顯示,將於9月18日審議螞蟻集團科創板首發。招股書顯示,螞蟻集團擬在A股和H股發行的新股數量合計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10%,發行後總股本不低於300.3897億股(綠鞋前),意味着將發行不低於30億股新股。招股書稱,與本次發行同步,擬在香港聯交所進行H股發行。全球首次公開發行後,螞蟻外資股比將不超過發行後股份總數50%。

  「五新」戰略

  新零售——新零售成為第一個突破口,阿里巴巴先後孵化盒馬、零售通、淘鮮達等創新業務,目前新零售已顯現規模效應。

  新製造——將成為阿里巴巴探索供給側深度數字化的起點。

  新金融——以科技為底色,幫助數以千萬中小企業獲得透明和普惠的金融服務,為釋放市場消費活力、企業擴大經營提供了活水。

  新技術——阿里雲技術支撐着數以百萬計的企業在平台上進行創新。2017年成立達摩院,大力投入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

  新能源——新技術是引擎,只有新能源和新技術完美結合,才能真正驅動我們走向產業互聯網、新製造的世界。

[责任编辑:蔣琳]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