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共進,華為與莞皆有為

2020-09-26 20:38
来源:東莞時間網

  9月10日,如同去年8月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一樣,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華為,聚焦東莞。

  過去15年,從智能終端產業鏈的集聚發展,到科技創新引領,發力新基建,再到探入東莞整座城市的社會治理、城市建設範疇……東莞和華為的協同共進之路,成為新的時代坐標下一家企業與一座城市之間共同成長、互為成就的典型樣本。

  正如阿里巴巴之於杭州,華為之於東莞,是在改革開放多年後,從「世界工廠」邁向以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路途中,又一股自帶流量的生力軍,成為東莞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力量之一。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

  有了中國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學裝置源頭創新的強大引擎,依托華為等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東莞,這座「改革開放的生動縮影」的城市,將擁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華為入莞

  從點到鏈,開啟「深企入莞」新階段

  華為從深圳遷入東莞經歷了一個漸進的過程。從2005年首次落地東莞松山湖,成立聚信科技有限公司,到2009年華為南方工廠在松山湖正式投產,隨後的多年時間裡,華為先後投建了華為大學、華為終端、華為研發實驗室等項目。

  從基站、終端產品的研發、製造,到投入大量人力推進鴻蒙系統等面向未來的業務開發,再到面向全球的開發者大會……在湖光山色的松山湖,華為的根逐漸深植東莞這片「沃土」。

  「全球每4台手機有一台來自東莞。」相比於國內其他城市而言,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地理區位的毗鄰優勢,東莞和華為的聯姻,也屬門當戶對的「天作之合」。

  「華為到哪裡,我們就到哪裡。」強企到來之後,一連串智能手機產業鏈企業紛紛到來。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華為的影響力自不待言。

  就在華為開發者大會召開之際,上市企業電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東莞電連技術有限公司落地鬆山湖。該公司是包括華為在內的眾多智能手機供應商,主要經營微型電連接器及互聯繫統相關產品的技術研究、設計、製造業務。

  一家華為供應鏈企業經營者這樣比喻從深圳遷入東莞:「如果以深圳為圓心向外發展的話,那東莞必然成為首選之地。這個首選對於企業而言,有華為,有先天的區位優勢,更有多年來深度合作的必然結果。」

  在記者對華為相關產業鏈企業進行的多次訪談中,企業所談到的話題中,無不透露出和華為合作的「好處」。 「可以推動公司在技術進步、服務提升、管理創新等方面的全面進步。」

  華為的到來,不止於此。在製造業立市的東莞,華為的到來,在軟件、數字經濟領域同樣帶來了豐富的資源,對東莞智能手機產業鏈予以補足,延展至軟件設計領域。

  與華為南方基地毗鄰的光大We谷已經聚集了60多家軟件開發、軟件服務外包、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VR、電子商務等數字產業相關企業,其中包括中軟國際、軟通動力、易寶軟件、華微軟件等華為軟件領域產業鏈企業。

  從星星點點的單個企業進入東莞,散佈於東莞的各個鎮街(園區),到整條智能手機產業鏈紛至沓來,深企入莞自華為開始,開啟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華為在東莞持續投資,是深圳企業遷入東莞的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事件。它改變了東莞吸引深圳企業進入的方式,不是一家企業在東莞嵌入一個點,而是一個產業在東莞鋪開一條鏈。」中山大學嶺南經濟學院教授林江表示。

  科創進階

  華為成東莞科創「新名片」

  在波譎雲詭的國際風雲變幻下,2020年華為開發者大會的召開注定被各方解讀出不同的意義。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在本次華為開發者大會上,鴻蒙2.0系統正式對外開源。該系統也被業界解讀為面向「5G+物聯網」時代的下一代操作系統。

  毋庸諱言,面對已經成熟的蘋果操作系統和安卓,鴻蒙操作系統在智能手機領域的開拓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但必須看到,隨著5G商用的加速落地,在今年的開發者大會上,歷經一年打磨,鴻蒙所展現的萬物互聯的能力,為業界提供了極具想像的發展空間。

  這是華為在操作系統領域從0到1的突破,邁向未來的一步。這同時也成為東莞開啟新的發展格局的一步。

  就在大會召開期間,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落子鬆山湖。該實驗室將圍繞智能穿戴產品研究、標準研發、檢測認證和展示體驗等核心功能進行建設。

  這成為松山湖眾多科技創新的一分子。截至目前,松山湖已經聚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98家、新型研發機構33家、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8個。

  創新是第一動力。 8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廣東光大集團,在松山湖共建的廣東省首個「華為雲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正式上線。創新中心將助力東莞數字新基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速落地,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5G+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

  在此之前,上市企業拓斯達上馬華為雲首個製造企業SAP上雲項目。在以往要用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的複雜項目,通過華為雲工業互聯網平台FusionPlant,僅用4小時就可以完成系統部署上線。

  人才是第一資源。在去年舉行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大中小企業融通專業賽暨2019年創新松湖創業大賽上,記者在與多位前來參展的項目負責人的溝通中了解到,他們前來參加比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華為」。

  記者從華為開發者大會上獲悉,近年來,華為為東莞引進聚集各類高端人才超過5萬人。

  之於東莞,在當今世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產業進階之路上,華為對人才、資源的虹吸效應,在5G新基建、工業互聯網等前沿領域的佈局,助力東莞在科技創新生態的培育上邁出從點到線、從線到面的寬廣路徑。

  這種科技創新的氛圍隨著華為持續在東莞的加碼,將釋放越來越強勁的創新之力、產業之力。

  這正是東莞所樂見的。從「三來一補」的發軔之初,到1988年後台商紛紛進入東莞,深耕電器及電子產品、五金等多個領域,再到2008年後,加快轉型升級,從世界工廠邁向創新之城……在東莞改革開放40多年的澎湃歷程,在這片2460平方公里的創業熱土上,東莞每一次的進階都深深鐫刻著時代的烙印。

  如果探入產業發展的內部邏輯,東莞過去多年的高光時刻無不在全球製造業轉移浪潮中搶抓住時代的機遇。

  東莞興於製造,將不止於製造。時至今日,在全球產業鏈發生深刻變化的時代背景下,華為攜帶的人才虹吸效應,以及資源優勢,成為東莞踩准時代節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以華為自身的特殊性,具有極其鮮明的現實意義。

  「偉大的城市需要偉大的企業,偉大的企業需要偉大的企業家。偉大的企業和企業家就是一個城市的亮麗名片,名片越多,城市發展就越有支撐。」日前在東莞全球招商大會上,東莞市政府主要領導表示。

  隨著華為在東莞的加速佈局,在科技創新領域,華為成為東莞的一張亮麗名片,並將在雙方持續的合作中越擦越亮。

  企城共進

  聯手打造「數字政府」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石。華為的到來,改變了東莞的產業現狀,和步步高係於2016年同時成為千億級企業,改變了東莞「只有星星,沒有月亮」的產業格局。

  華為進入東莞,松山湖首先受益。松山湖2019年GDP同比增長11%,多項成績位列東莞市第一。而在松山湖園區的成績單中,華為公司入列多個榜單,包括2019年度園區納稅前 10名企業、2019年度園區固定資產投資前5名企業等。

  除了產業鏈,和顯現在外的GDP增速之外,華為和東莞的關係早已超脫原本的產業關係,探入城市治理、社會管理的全過程,在一個更為廣闊的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灣區時代,各個城市之間的競合態勢已經從產業競合,上升為整個城市的營商環境的綜合性考量。行政服務、社會治理、環境治理、教育、醫療等多個方面成為企業落地發展的主要因素。

  作為大灣區的重要城市之一,東莞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2020年的市政府「一號文」聚焦教育和交通兩大民生板塊。民生的背後則是城市之間競合發展的必然訴求。

  自2019年8月開始,東莞實施「數字政府」建設,打造「雲數網一」於一體的政府「數字底座」。東莞「數字政府」的中標廠商正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

  東莞項目是華為在智慧城市領域佈局的重要開端,華為攜手東莞生態夥伴,有望引入更多資源與東莞攜手共進,為新基建「添磚加瓦」。

  根深方能葉茂。東莞多年來在發展中所展現的城市遠景和華為在新基建等方面的產業雄心不謀而合,達成了協同共生的奇妙默契。

  「華為公司已經廣泛服務於東莞各個行業,兩者合作關係緊密。」8月25日,華為中國生態之行2020·東莞數字峰會上,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任樹錄表示。

  此外,今年8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廣東光大集團共建廣東省首個「華為雲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創新中心將助力東莞數字新基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速落地,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5G+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

  同在8月,市屬國企東實集團和華為簽約。東實集團將利用華為基於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領域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推動集團在城市綜合運營、人才安居、環保產業、公共服務等主營業務領域的數字化、信息化轉型。

  「因為阿里巴巴,杭州大有追上北上廣深,邁入一線城市的勢頭。」林江表示,不管杭州能否追上,但杭州和阿里巴巴的關係成為企業和城市之間相互成就的一個版本。東莞和華為同樣可以演變成一個全新的政企共進的合作關係。

  更多「華為」

  東莞引進、孵化能力同步提速

  在智能手機時代之前,東莞已然是電子信息行業的集聚地。如今,本土成長起來的OPPO、vivo齊聚長安,華為深耕松山湖。面向5G時代,全球第三大連接器製造商富加宜在東莞的生產基地位於沙田鎮;虎門中探探針是探針式連接器領域全球市場佔有率排名第六的企業;位於塘廈鎮的銘基電子,生產手機數據線的數量位居全國前五位……

  東莞,「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精彩而生動的縮影」,在當今世界更多不確定之下,如何走出一條穩健的發展之路?

  集40多年的改革開放成果,正在積蓄勢能的松山湖科學城,以及在建的濱海灣新區成為東莞面向未來的最大籌碼。

  今年1月,中子科學城更名為松山湖科學城,面積擴容至90多平方公里。作為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國之重器」,未來,中國散裂中子源將持續在材料科學和技術、生命科學、物理學、化學化工、資源環境、新能源等諸多領域前沿研究和應用中發力。

  中國散裂中子源不遠處,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將為科技創新的項目從材料研發、中試、到產業化,將整個鏈條打通,縮短實驗室和市場之間的距離,讓更多成果加快實現產業轉化。

  散裂中子源路上,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姐妹花」南方先進光源正在加快推進,三棟大樓拔地而起。

  今年7月,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完成更名,大學、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孵化器、商住配套、科技服務、國際交流等科技創新要素在此交會。

  如同國內大多數城市一樣,曾經的東莞,無論是「三來一補」,還是港資、台資湧入,以及來自各地的項目落地東莞,東莞都在「跟跑」的階段。如今,華為等龍頭企業,松山湖科學城所蘊含的巨大創新力量,讓東莞未來的某一個時刻有望進入「領跑」全球科技創新的階段。

  而來自源頭創新、原始創新的強大力量,將在東莞催生更多的「華為」,而隨著科技創新的能量越發強勁,在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下,東莞將引來更多的「華為」。

  從「世界工廠」的東莞製造,到轉型升級的「東莞智造」,再到源頭創新的能級躍升……攜40餘年改革開放的風風雨雨,依東莞厚積的改革開放成果,以鬆山湖科學城為引擎,以華為等龍頭企業為牽引,東莞,這座創造奇蹟的城市,正迎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巨大發展機遇。(記者 張華橋 實習生 葉芝 李卓穎 張俏曼 鄧佳榕)

[责任编辑:蔣琳]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