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指點】論克拉奇訪台之後續影響與效應

2020-10-01 03:19
来源:香港商報

 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結束不到48小時的訪台行程,但其後續影響與效應,仍在持續發酵中,且頗值關注與檢視。儘管克拉奇以弔唁李登輝名義低調訪台,但在經過一番低調保密的折騰之後,與台方進行了經濟部門宣稱是「經濟議題」的非正式會談,涉及「經濟繁榮網絡」、5G乾淨網絡、產業供應鏈重組、印太戰略、新南向政策、投資審查等議題,為以後的正式對話做準備。但無論如何,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在讓台灣賺足「面子」後,美方是否又要求更多的「裏子」。

 「美冷台熱」

 相較於上次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的高調訪台,作為美國國務院第三把手的次卿克拉奇,此行顯得相當低調,而且行程絕大部分都不公開,主因當然是顧及中國大陸的反彈。從克拉奇的行程安排來看,主要針對半導體等科技產業供應鏈、投資審查、美國主導的「經濟繁榮網絡聯盟」等項目展開討論,全都是美方關切的議題,沒有雙方關切議題的「對話」,只是美方單方面要求的「談話」。克拉奇此行堪稱給了蔡英文當局更大的「面子」,為協助特朗普勝選,可預期美方將持續要求台灣給予回饋。故此,克拉奇此行「美冷台熱」,雙方態度截然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克拉奇此次與台方之非正式「經濟會談」,其實是和美國國務院在談戰略,無怪乎會有「經濟繁榮網絡」、印太戰略、5G乾淨網絡、產業供應鏈重組、新南向政策、外資審查等都是要「去中國化」的項目。看來,美方早已洞悉台方亟欲簽署台美BTA(雙邊貿易協議)之企圖,因此在蔡當局尚未被榨乾之前,美方是不會作出任何諮商承諾的。而且,依美方往昔在雙邊諮商中的強悍態度看來,台美任何貿易協議幾乎都會淪為「美國吃肉、台灣喝湯」的地步。甚至,台灣可能在尚未嘗到甜頭之前,就會單方付出龐大的經濟代價。

 尤有甚者,克拉奇訪台將台灣的外資審查(尤其是陸資)、產業供應鏈重組列在台美經濟合作的範疇,一則將使台灣逐漸實質捲入中美貿易戰;另一則強迫台商必須將以往的長鏈分工調整為至少兩個短鏈;再則可能使美國因而獲得介入台灣的投資審查過程之權力,使得台灣淪為美國的經濟附庸。如果美方要求台當局不得再核准企業赴大陸投資,民進黨當局難道也要服從?

 審查標準向美國利益靠攏

 再進一步言,一旦「投資審查」端上台美經濟會談中,將來台方經濟部投審會審查投資案時,審查標準必然會變成向美國利益靠攏;當然,最糟的就是美方根本登堂入室,直接參與審查,等同美國將直接介入台灣的事務。「投資審查」這個項目與「台美合組供應鏈」也可視為一體兩面來看待,藉由影響甚至掌握投資審查,將台灣的產業與企業資源挪移至台美供應鏈,同時在兩岸之間設下障礙。

 照常理說,特朗普為了爭取勝選連任,選前應該會加大力度,刺激大陸回應。然而,克拉奇低調訪台,在在體現美國有所忌諱,台灣更應注意後續發展。特朗普最廉價的選舉催化劑就是拉抬台灣,也可以說是在蹭台灣,結果特朗普並未進一步刺激大陸,只是先藉由外媒宣布再度軍售台灣,一口氣將售台七大項武器,而這些武器都要到2023年才會陸續抵台。可見特朗普並非真想和大陸兵戎相見。

 美台合作 台灣需付代價

 最後,克拉奇訪台反映出特朗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及特朗普個人的總統選舉策略。尤其,克拉奇訪台可視為美方對於蔡英文當局的犒賞,並且打鐵趁熱進一步推動其他美方更關注的美台合作議題。由此看來,台方要與美國發展進一步的經濟及「官方」關係,並非「白吃的午餐」,台灣必須先付出一定的成本;試觀克拉奇訪台立即牽動兩岸關係的發展,中國大陸連日均在台海之海空場域進行相應之反制,這也是發展美台關係台灣必須付出的政治及安全成本。(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责任编辑:朱劍明]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