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 雙節觀察:黑風欲起還休 維園秋月靜好

2020-10-03 12:56
來源:香港商報

 中秋加國慶,難得的雙節,本應好好慶祝,却因1日有人在铜锣湾街頭发起非法集结,破壞過節氣氛。警方当日表現克制,最後用大截查的方式控制了場面;但也已經過了回家晚飯的時間,錯失共享天倫的時光。

 有人說今年的中秋國慶真懂事,來得剛剛好,加上周末,香港難得連放4天的「大長假」,有人卻發起國慶日示威遊行的號召。中午12时,网民在銅鑼灣「主戰場」聚集,那时已有大批警員戒備,地鐵站內也加強了巡視。

 崇光百貨附近的「黃金地帶」,人頭湧湧,能感覺到「高漲」的情緒在人潮裏流動,挑釁和仇視的聲音此起彼落;感覺又回到去年修例风波时的街頭,平靜了幾個月的香港,好像又再次騷動起來。

 人群情緒暗湧

 和去年不同的是,沒有標語橫幅,不見「勇武」的面孔,少了那些走在最前方的「行為突出」者,人群散亂無序,像一盤散沙。旁邊有一位光著膀子的大叔搖著頭說,「有什麼用?鬧不起來了,該抓的抓,該跑的跑,已經不成氣候,也就是瞎嚷嚷!」

 街頭還是有不少的年輕人,但都比較沉默低調,不像去年那麼激进。人群裏有一些中年人士大聲地挑釁辱駡警察,有些甚至直接上前指責叫囂——「黑警」等侮辱性词汇不絕於耳,有的人還極力地引起肢體衝突,企圖引起更多人的關注,煽動圍觀者的情緒。

 曾出现在集结現場的常客,一老一少的姨侄倆,又是緊盯著警察,不停地挑釁和辱駡。胖姨婆説,不擔心國安法也不擔心會被抓,「如果大家都害怕就沒有人出來了!」她説,國安法剛開始實施的時候,是有點害怕,但只要自己小心點,不要帶海報或者裝備,就沒有問題,「我們也就是出來行街的市民,怕它條毛呀!」

 在崇光百貨門口,有一名瘦瘦的年輕人和女朋友靜靜地站著,手舉著一張A4紙,用英文寫著「拯救12港人」,用的是普通的圓珠筆,稍微離遠一點根本看不見寫什麼,他也不喊口號。他坦承,「是有擔心國安法,這樣站出來就是一種姿態。」

 警察溫和執法

 面對騷動的人群、各種的挑釁,現場警察整體表現還是比較忍讓溫和的,甚至在難聽的罵話前,還是各種的好言相勸;對著記者,即使在混亂中,也是特別的有禮貌,有記者行家還納悶地笑言,警察今天怎麼這麼保守,是因為過節嗎?

 去年修例風波初期,警方採取的方式也是比較保守,幾乎是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就在旁邊守著,黑衣人幾乎鬧翻天之後才開始行動。而事實證明,主動有力的執法可能更有利於控制場面。

 國慶當天,銅鑼灣的現場即使配備了不少的警力,但在鬧哄哄的人群中,各個小隊沒有辦法形成有力的阻嚇,反而在人流中有點移東補西的感覺。大街上的人情緒持續高漲,場面越演越烈,衝突一觸即發。

 警方數度出示黃色、藍色和紫色的警告旗,有時還是有用的,旁邊的人群會安靜下來,並稍微散去,但有的時候人群反而會聚集靠近,起哄叫囂,情緒會更加激動。

 年輕媽媽攜稚子遊行

 人群中,有一名年輕的媽媽帶著兩名年幼的兒女,一手拉著一個,趕在封鎖線劃分前,快步離開。她邊走邊回頭,狠狠地對著警察叫喊,「只會抓年輕人,一定會有報應的!」然後又對著兩邊的兒女說,「看到了嗎?警察都是壞人,長大了,千萬不要學他們!」一臉稚氣的小孩,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小記忍不住追上去問,擔不擔心小朋友的安全?年輕的媽媽邊走邊說,我們只是出來行街,如果沒有警察,這裏安全得很。

 看著一大兩小的背影消失在擁擠的人群中,還是很擔心那兩個還沒及腰高的小孩會被人群撞倒。很想跟這名媽媽說,這真的不是很好的身教,爭取所谓民主自由之前,先做個盡职的媽媽,不要帶小孩來這種危險的場合。

 拘捕近百人恢復秩序

 最後警方還是用了近期常用的老辦法,封鎖部分的道路,做大規模的截查。先是在人群最集中的記利佐治街,突然拉起了紅色的警戒線,有近百人被圍起来,逐一檢查證件和隨身物品之後,大部分都被允許離開,本來人潮流動的街道馬上清靜下來,少了不少人。但是人群還是沒有離開銅鑼灣,散開在不同的地方,隨時可能又聚集起來。

 過了大約一小時,警方在轉彎的百德新街拉起警戒線,劃出了更大範圍的封鎖區,而且不斷地增加被截查的人數,粗略估算起碼有100多人。這一次沒有立刻放人,檢查的時間很長,現場又開來了兩架60座的大型巴士。將近一個多小時之後,有超過50人被拘捕,反手捆上索帶,逐一帶上巴士,送往警署。

 這時候已經接近傍晚,道路清靜了好多,原本人頭湧湧的街道又恢復了通車,但是在崇光百貨附近的人行道上還是有人聚集,警方繼續在場戒備,防線人數明顯增加。

 記者管理宜推具體分辨辦法

 此前針對現場記者管理出台了相關辦法,好多人都關注警方在現場的做法,但是警方反而沒有像之前一樣在現場大規模檢查記者的身份,只是有零星個別的截查。

 有資深的記者就説,在規定上確定可以採訪的媒體類別後,警方應該有實際的一些方法去辨別這些媒體的身份。比如貼些標籤,給一些特別的徽章或者採訪證,甚至可以給合資格的媒體記者發放特別的有標識性的背心外套,以作識別。

 現場就有一名19歲的網媒女記者「梨花帶雨」地投訴称,警方在推進的時候,有警員兩度用身體觸碰了她的胸部,要求當事人出來向她道歉。傳媒聯絡隊承諾回去會瞭解相關事件,現場的同行也都在尋找,看當時有沒有人拍到相關的片段。

 其實不少網媒反對警方限制現場的採訪,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說他們需要在現場拍下警察執法的過程,以監督其公平合法性。事實上,警察在現場執法是備受關注和爭議的,如果有片段可以看到整個過程,那是最好不過。

 警察全員配備攝錄儀

 這次在銅鑼灣現場就看到一個很顯著的亮點,就是所有的警察都配備了隨身攝錄機,大部分都是安在頭盔頂部,其他的人則把攝錄機別在胸口,首次見到全員「一人一機」。現場的警員也告訴小記,這是最近的新安排,就是為了增加執法現場的透明度,但這個機器不會長期開著,因為電池沒有辦法支撐這麼長時間,得是有事情的時候才開,但他沒有解釋什麼時侯才會開。

 在该女记者投訴非禮事件之後,小記就留意觀察了一下,發現在警方向前推進的時候,隨身攝錄機都是沒有開啟的,相信那兩名被投訴的警員應該也是沒有開機的。工具是配備了,但什麼時候開啟?怎麼有效的利用?還要再做進一步探討。

 過了晚飯時間,入夜之後,人群還是沒有散去,警方又做了一輪的截查和拘捕,到了8點多9點就收隊離去,沒有了針對對象,人群也逐漸離去,銅鑼灣真正恢復了安寧。

 看看手錶,肯定是不可能回家吃晚飯了,錯過和家人的團聚,或許明天後天還可以補回來,但是一個社會如果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機,可能就很難再追回來了。

 追求「民主」不應影響別人

 皎潔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好懷念維多利亞公園的花燈會,但今天晚上卻是漆黑一片,偶爾會見到家長帶著小孩,提著小花燈一閃一閃的。有個綑著孖辮的小女生拿著一個小兔子灯笼,扁著嘴巴投訴,已經兩年沒有花燈看了。媽媽在旁邊忍不住插話,如果沒有國安法的話,可能今天晚上連維多利亞公園都沒法好好走。「香港是有言論聚會自由,你可以爭取你想要的民主,但是你不可以影響到別人。」小女兒用力地點點頭。

 想起下午帶著一雙年幼兒女,在人群中奔走叫喊的年輕媽媽,真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如果有機會,真的好想讓這兩名媽媽好好地討論交流一番。

 去年黑風最烈 冀明年花燈璀璨

 看著這一家三口的背影和一閃一閃的小兔子灯笼慢慢地消失在夜色中,還是有種歲月靜好的過節味道。想想去年的10月,正是香港黑風最激烈的時候,國慶當天各區「開花」,小記在長沙灣就看著政府合署被縱火打砸,破壞得體無完膚,接下來的幾天更是交通癱大瘓,滿大街都是步行的人,有點像戰區逃難的場面。

 一年過去,真的像恍如隔世,今年的形勢真的好很多了,即使今天的銅鑼灣還有那麼多人上街,但就像女孩的媽媽所說,今年起碼還能在維園散步。希望明年的中秋,香港可以真正的恢復正常的秩序,維多利亞公園的花燈能精彩再現,璀璨耀香江。(记者 木子)

[責任編輯:岳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