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推出病毒性肝炎行動計劃 提升診斷及治療覆蓋率

2020-10-08 11:31
來源:香港商報網

 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和醫院管理局8日公布2020-2024年香港病毒性肝炎行動計劃,目標在2030年或之前提升診斷及治療覆蓋率,降低發病及死亡率。將從提升認知、加強推測、推廣預防及擴展治療等四方面著手。

 政府資料顯示,本港現時有約54萬及2.2萬人感染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慢性肝炎可引致肝硬化及肝癌。研究顯示,本港超過七成的肝癌與慢性乙型肝炎有關,預計肝癌是2018年香港第三大致命癌症,約有1500人死於肝癌。

 根據行動計劃,特區政府將致力於2030年或之前達致世衛訂立的目標,消除病毒性肝炎對公共衛生的重大威脅,達致乙型及丙型肝炎90%診斷覆蓋率和80%治療覆蓋率,以及降低90%發病率和65%死亡率。

 食衛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由於乙型肝炎主要靠母嬰傳播,醫管局8月起安排較高風險的孕婦服用抗病毒藥物,並計劃為合適的嬰兒提供疫苗接種後血清測試,預防母嬰傳播,當局已經增加500萬元有關藥物撥款,預料每年有約800名孕婦受惠,希望達至「無乙肝新一代」。

 政府亦計劃為受乙型肝炎感染母親所生嬰兒進行疫苗接種後血清測試,為他們提供第二次三劑疫苗注射,此計劃將於2021/22年度實行,預計每年不多於3000名嬰兒需要接受檢驗。

 另外,醫管局已經逐步擴展醫管局藥物名冊中直接抗病毒藥物的適應症,以治療所有不同疾病嚴重程度的丙型肝炎病人。2019/20年度起增撥7000萬元至現時合共每年投放約1.2億元購買直接抗病毒藥物以治療內型肝炎,預計每年惠及約1700名丙型肝炎病人。

 醫管局每年亦會增加約5000萬元購買治療丙型肝炎的藥物,明年起為所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提供直接抗病毒藥物,成功率較舊有藥物高,副作用少,治療時間亦大幅縮短。

 衞生署顧問醫生(病毒性肝炎)兼公共衞生工作小組召集人林潔宜表示,乙型肝炎主要靠母嬰傳播,行動計劃首要預防母嬰傳播,行動會為每一名孕婦,每一次懷孕作乙型肝炎檢測,亦會為嬰兒打標準3劑乙型肝炎疫苗。她指,新措施亦會使用抗病毒藥物預防母嬰傳播,行動中,若發現媽媽感染,量度病毒數量,若病毒載量高,超標準,會向孕婦提供使用抗病毒藥物。另外,亦會為感染乙型肝炎孕婦生下的嬰兒除打3劑標準針外,亦會為嬰兒做血清測試。林潔宜表示,現時新生嬰兒感染乙型肝炎少於1%,推出計畫是冀感染率再降低,冀減至少於0.1%。

 陳肇始表示,政府一直關注病毒性肝炎帶來的公共衛生風險,不是急急推出,因應本港有約54萬人感染乙型肝炎及及約2萬丙型肝炎病毒,所以特首上年在施政報告宣布成立督導委員會,所以研究出現有新計畫。 (記者馮煒強)
[責任編輯:蔣琳]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