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界回應】中央將推出新政策 為大灣區带來全新的機遇

2020-10-14 21:51
来源:香港商報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今日(14日)上午在廣東省深圳市前海隆重舉行。香港與深圳同是大灣區的重點人才培訓及科研創新基地,香港教育界今日回應習主席講話有非常多看點和新意。 

    張翔:港大將增強研究創新能力 拓大灣區合作空間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與會後表示,欣聞中央將會推出連串的新政策,推動大灣區的科研和創新,會為香港和大灣區帶來全新的機遇。他說,港大一直積極探討大灣區的發展潛力,期望藉着各種新措施和政策,增強大學在研究及創新方面的能力。

 張翔表示,港大正與大灣區各城市的院校及企業探索合作機會,現時的項目包括設立培育平台,而各行業的項目及實驗室亦將準備就緒。這些新計劃將加強港大與內地夥伴之間的聯繫,在已發展數年的港大深圳醫院及香港大學深圳研究院(HKU-SIRI)等項目上,開拓更多合作空間。

 段崇智:中大将致力培育人才 促進學生交流

 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表示,恭賀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該校非常榮幸在近十多年深度參與深圳市的教育發展與創科建設。他說香港與深圳同是大灣區的重點人才培訓及科研創新基地,而中大一直致力支持和推動深圳市創新發展及人才培養。早於2006年,中大已與深圳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在深圳建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 夥伴合作,是最早於深圳市進行「產、學、研」協作的香港高等院校;其後在深圳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SZRI) ,其眾創中心亦在2018年開幕,為中大的研究人員及校友到深圳發展提供新的平台,結合深圳的產業優勢,進行初創公司培育孵化。中大更於今年獲批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作為中大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科研基地。

 段崇智續說在教育方面,2012年獲國家教育部批準以及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籌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14年起招生,至今連續五年成為廣東省內院校中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去年開始籌建醫學院和教學醫院,冀為深圳引進國際頂尖醫療及研究經驗。他強調中大將繼續致力培育人才,促進學生交流,推廣和支持知識型創新科技發展及智庫建設等,積極開展與深圳市等大灣區高等院校合作,繼續加強國際上的教育及科研聯繫,進一步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國際地位,共同應對疫情下的全球新常態。

 史維:應善用灣區發展契機培育科研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史維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今日在深圳特區成立40週年慶典上的講話中,提及要透過人才培育推動以創新為動力的高品質及可持續的發展。他強調基本及應用科研同步並進,以及創新和產業鏈互相支持。香港多年來培養並匯聚了不少科研人才,如今正好透過大灣區這個平臺,加強與深圳及內地各城市的合作,結合香港的人才和內地城市的產業優勢,以便香港善用粵港澳的發展契機,推動高科技及建立產業鏈。

 史維指出,事實上培育具創新思維人才,以推動整個地區的創科發展,是香港科技大學一直以來的理念。科大現正於廣州籌建新校園,本著「港科大一體、兩校互補」的概念,清水灣校園及廣州校園將利用各自優勢,融合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以開放探索及為社會人類解決問題的雙主軸,錯位發展、構建產學研合作新格局,高效推進知識轉移,為大灣區以至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史維續稱,面對香港近年來的社會挑戰,中港兩地若能在開放、互信的基礎上推動具實質內容及鼓勵創新的計劃,以聯絡擁有各種志向的人才互動、交流及合作,社會將可注入更多正能量與新動力。

[责任编辑:刁瑾玲]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