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香港要更融入大灣區發展 首要恢復人員流動

2020-11-18 11:29
來源:香港商報網

 「大灣區:前行啟新程」大灣區論壇18日在香港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作主旨演講。林鄭表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在國際貿易、金融服務、法律體系、稅務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優勢,不會在大灣區發展中被邊緣化。

 林鄭說,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優勢,能共同為大灣區帶來光明的前景,要積極合作,互利共贏。她指,香港正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經濟受到衝擊;而內地已有效控制新冠疫情,經濟恢復得很好,香港經濟恢復視乎與內地的聯繫,必須更緊密融入大灣區發展中。林鄭認為,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讓內地和香港人員流動恢復正常,目前特區政府正在積極抗疫,爭取早日讓兩地正常通關。

 林鄭表示,香港要繼續發展,首先就要堅持「一國兩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一國兩制」的內涵,為香港帶來更多繁榮穩定;此外,創新和技術必須在議程上放在最重要位置,必須打破思維定式。國家給了深圳很多優惠政策,香港必須在現有基礎上加強與深圳的合作;還要扶助年輕人,培育人才。

 林鄭強調,中央已經給香港了毫不動搖的支持,我們需要做的是在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指導下保證國家安全,盡可能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機遇。這對香港發展、社會和年輕人都至關重要。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致辭時表示,過去一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香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計劃沒有停下,而國家「十四五規劃」已經出台,当中提到要支持香港及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成為創新中心。梁振英認為,大灣區戰略已經出台,香港要做好準備,全面研究大灣區各个城市,互補優勢應對挑戰,亦要拉動本港不同行業界別融入大灣區發展。他说,大灣區內有不同人才,鼓勵推動內地科學家及香港投資者合作推出新產品。

 前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在論壇上表示,內地採用封城措施有效遏制疫情,經濟很快回復正常,預料新冠疫苗研發好快有突破,但各國或會因為政治或經濟因素,影響疫苗派發。他指,病毒有可能會存在數年,需要製定更有效防疫措施,而現時大灣區已有跨境電子諮詢,認為本港可以向電子醫療方向發展,建立電子問診中心,建立新的醫療服務模式。

 而全國政協常委胡定旭亦指,內地電子醫療十分高效,病人不一定要到醫院,透過物流可在家中收到藥物,認為香港應把握有關技術,重塑醫療行業。他指出,大灣區為醫療行業提供很多機會,本港有高醫療水平,可以讓大灣區人員得到最新醫療手段,香港醫療機構亦可以在大灣區建立新業務。(記者 何加祺)

圖:大公文匯全媒體

[責任編輯:蔣璐]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