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1.8萬公里的海岸線上,以魚類名字命名的地區並不多,鮁魚圈是特別的存在。28.5公里的海岸線,蜿蜒綿長,鮁魚圈就這樣靜臥渤海灣,任歲月更迭,任時光變遷,它從未褪色,卻越來越驚艷。
鮁魚圈的由來始於「鮁魚圈公主」的美麗傳說。勤勞勇敢的人們感念「鮁魚圈公主」的美麗善良和無私奉獻,就將這個半圓形海灣的家鄉取名「鮁魚圈」。36年來,該濱海城區以海的胸懷,海的底氣,迎接變化,勇立潮頭,直掛雲帆。
資源稟賦漁俗文化得天獨厚
「開漁啦!」隨着岸上的漁歌和鑼鼓聲響起,數百艘漁船魚貫如海,岸上的人們「祭海」祈福,祈求自家漁船平安、豐收。這,是中國北方(營口)鮁魚圈開漁節上的盛況。
鮁魚圈因海而生,千百年來,這裏的人們對海洋、對大自然始終敬畏和感恩。它完整的保留了傳統的漁文化,現在,依然有550艘漁船,近12000人從事漁業捕撈、生產、加工和貿易。漫長的海洋性勞動使這裏的人們形成了開放創新、勇立潮頭的性格。隨着時代變遷,鮁魚圈的漁業生產方式也發生著變化,從「捕魚撈蝦」到「耕海牧漁」,從「漁商漁貿」到「工廠市場」;從一家一戶作為生產單位的模式轉向開放的社會化生產;從單一的生產到實現產、供、銷一條龍。
來自吉林的遊客李先生告訴記者,每年開海時節,他們一家都會來到鮁魚圈,先到望海漁港看捕魚,買剛下船的海鮮,再到附近的大排檔加工品嘗,對於李先生來說,看的是儀式,品的是文化,嘗的是一道鮮。
利用資源優勢、發展優勢資源,鮁魚圈將大海的饋贈做到了極致。今年是營口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第三年參加中國(營口)海蜇節展會,對於展會帶來的「出海效應」,公司總經理孫海洋感受最深,他說,每屆海蜇節都會吸引很多來自日韓及歐美等地的外商。去年展會,一名英國採購商看好他們的產品,當場簽約。企業的海外市場借著展會進一步擴大。去年,該公司收購原材料20多萬噸,產品出口創匯700多萬美元,惠及當地及周邊漁民、養殖戶上萬人。
營口又稱海蜇之鄉,而鮁魚圈,是營口海蜇最大的加工、貿易區域。目前,有海蜇加工企業20家,規上企業16家,每年出口海蜇逾8000噸,真正做到了用海蜇鏈接世界餐桌。
鮁魚圈用對外開放意識引領遼寧「海產業」升級,將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融合,將漁業、養殖、加工、貿易、旅遊等產業聯動,形成了獨具港口海洋特色的「漁文化」。目前,漁業產業年總產量超12萬噸,產值超16億元人民幣。以海蜇為主,鮁魚、黃花魚、鯧魚等鮁魚灣特色海產品遠銷國內外。
產業融合藍色經濟優勢凸顯
不同於傳統的海洋經濟,鮁魚圈藍色經濟思路更寬闊、眼界更高遠,在藍色經濟的產業體系布局謀篇上更顯功力。堅持把海洋和陸地作為一個整體來謀劃,把海洋產業與臨海產業、涉海產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推進、統籌。
作為諸多國家戰略的疊加區域,鮁魚圈將打造東北亞國際物流貿易中心納入整體規劃,因海而興的物流貿易產業,依託港口、公路、鐵路便捷的區位優勢,發展勢頭強勁。目前,物貿企業總數超過2600家,全區物貿行業實現稅收6.27億元。大力發展臨港工業,區內以鞍鋼鮁魚圈新廠、中船重工物資貿易集團鮁魚圈分公司、北鋼管業(營口)有限公司、遼寧佳拓重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等30餘家重點項目為代表的冶金、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使其成為海洋經濟的重要承載區。
以海連世界。針對北方氣候和毗鄰渤海的兩大地理特點,鮁魚圈明確了冰雪溫泉、魅力海溫泉的發展定位,連續十一年舉辦中國·營口國際海濱溫泉旅遊節,連接溫泉與大海,打造涵蓋冰雪旅遊、山水觀光、休閒療養、海濱度假,日接待能力超15000人次的50平方公里綜合旅遊度假區。還引進了大白鯨世界海岸城項目、依海而建了魔法溫泉公園項目……一年四季,旅遊沒有淡季,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共接待遊客65.0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74億元。
這裏有媲美東南亞的碧波清浪、細沙軟灘;這裏保留著「漁村」的傳統,又有著都市的現代;這裏的海產品肥美鮮香、種類繁多;這裏商貿繁榮、四通八達,被稱為「小香港」……這裏,是鮁魚圈。
從背靠大海到直面海洋,昔日的漁村,緊隨時代步伐,用大海賦予的圓融開放、吐故納新和虛懷若谷的精神內核,為夢想接力奮鬥,華麗轉身,向世人展現出藍色鮁魚圈開放、融合、發達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