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記者從廣東省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暨「三舊」改造工作現場會上獲悉,2008年至2020年11月底,該省累計實施「三舊」改造91.24萬畝,節約土地22.39萬畝,已累計投入改造資金1.87萬億元,約佔同期固定資產投資的5%;社會投入佔86.9%。
其中,2017年至2019年、2020年1至11月底,全省投入改造資金分別為6094億元、2074億元。通過實施連片改造而形成的工業、商住、文旅、生態等集聚區,廣東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高地。
會議現場。(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社會投資成主力軍 推動產業轉型
「三舊」改造是廣東省政府與自然資源部合作共建節約集約用地示範省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土地資源保障能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自2008年到今年11月底,廣東「三舊」改造工作已取得一系列成效。廣東全省累計實施改造面積91.24萬畝,節約土地22.39萬畝。今年1至11月底,廣東全省新增實施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面積2萬畝,有效增加了建設用地供給。
為此,廣東省累計投入改造資金1.87萬億元,約佔同期固定資產投資的5%;社會投資佔86.9%,成為推動「三舊」改造的主力軍。
記者了解到,在優化用地結構,推動產業轉型方面,廣東全省通過改造共完成產業結構調整項目4876個,佔改造項目總數的54.46%,投資超億元項目1589個。其中,2017年至2019年、2020年1至11月底,分別完成產業結構調整項目1429個、417個,佔改造項目總數的50%、39.41%,投資超億元項目分別為747個、259個,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騰出了用地空間。
「三舊」改造,還為廣東全省提供了城市基礎設施、公益性事業項目及公共綠地等用地11.41萬畝。其中,2017年至2019年、2020年1至11月底,通過改造提供城市基礎設施、公益性事業項目及公共綠地等用地分別為2.2萬畝、7496畝,完善了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促進了宜居城鄉建設。
同時,「三舊」改造還改變了廣東農村村容村貌,完善了基礎設施,增加了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截至11月底,廣東全省已累計完成舊村莊改造面積20萬畝,實施改造後村集體收入約為改造前的3.3倍。其中,2017年至2019年、2020年1至11月底,完成舊村莊改造面積分別為8.4萬畝、3.18萬畝。
「三舊」改造後的廣州琶洲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加大模式創新 加強平台載體產業導入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東將以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為契機,將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作為市、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重要內容,與產業發展規劃充分銜接,明確升級改造方向,全面落實升級改造所需建設用地規模,按照建設現代化產業園區的標準,確定功能分區、開發強度、配套設施、空間環境等控制要求。
同時,鼓勵各地合理劃定工業用地控制線和預留區,嚴禁劃入控制線的工業用地轉為商業、居住等經營性用途,防止房地產化。預判重大產業項目建設需求,合理確定戰略預留區,為未來產業升級換代預留彈性空間。
在此次會議上還提出,要抓緊完善補償安置操作辦法,制定相對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推動同一區域內補償標準均衡穩定,減少不合理的補償安置成本支出,降低改造成本。儘快制定省「三舊」改造指導意見的實施細則,明確集體和國有土地混合改造、置換改造等具體操作辦法,科學調節不同類型項目收益,縮小「工改商」「工改居」與「工改工」項目的收益差,促進各類項目均衡推進。
「要加大模式創新,認真借鑑順德村級工業園改造經驗,既要學其形,更要學其神。」廣東要求各地針對各類改造項目的特點和癥結,用足用活省市「三舊」改造政策,實施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以點帶面推進改造升級,打造一批示範樣板和成功範例。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要繼續深入推進規劃用地改革,優化詳細規劃審批流程,做好委託下放審批權的服務和指導工作。
記者還了解到,廣東村級工業園改造將突出珠三角核心區產業引領帶動作用,重點培育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產業等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瞄準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根據企業、產業實際情況,各地還將研究出台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指導一部分企業就地技改轉型升級,指導另一部分企業將整體或將生產製造環節轉移到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解決好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後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問題。
接下來,廣東將紮實推進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攻堅戰,爭取儘快出台村級工業園改造攻堅戰行動方案,紮實推進土地盤整、產業再造、環境提升、安全達標等四項工作任務,根據珠三角地區工業發展需求,研究制定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利用試點工作方案,按程序報國家批准,爭取國家賦予廣東更多政策利好,以推動升級改造工作更好更快開展。(記者 徐紅 通訊員 馮建奎)